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仪器分析 苏明武 著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2
仪器分析 苏明武 著 2017年版
- 名 称:仪器分析 苏明武 著 2017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化学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仪器分析
作者:苏明武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仪器分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系列教材之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波谱解析是中医药与医药院校药学类、中药学类与检验类等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共12章,均由具有仪器分析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在编写《仪器分析》过程中,力求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与创新性。在此前提下,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调整与整合,并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认知对其内容重新进行了准确地定义与描述,概念准确、说理充分、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完全避免了图书编写时的相互抄袭的弊端,并适当地增加了仪器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第1节 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1
一、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过程 1
二、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2
第2节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2
一、根据分析的原理分类 2
二、根据分析的目的分类 3
第3节 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4
第2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5
第1节 基本原理 5
一、化学电池 5
二、相界电位和液接电位 6
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7
四、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11
第2节 直接电位法 12
一、溶液pH的测定 12
二、其他离子活(浓)度的测定 16
三、超微电极、化学修饰电极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1
第3节 电位滴定法 22
一、原理及装置 22
二、终点确定方法 23
三、应用与实例 24
第4节 永停滴定法 25
一、原理及装置 25
二、终点确定方法 26
三、应用与实例 27
习题 27
第3章 光学分析法 29
第1节 光及电磁波谱 29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29
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0
第2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32
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32
二、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 32
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 34
第3节 光谱分析仪器 36
一、光源 36
二、分光系统 37
三、检测系统 39
习题 39
第4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0
第1节 基本原理 40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0
二、常用术语 41
三、吸收带 42
第2节 朗伯-比尔定律 45
一、朗伯-比尔定律 45
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 47
三、透光率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48
第3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0
一、主要部件 50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53
第4节 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 56
一、定性分析 56
二、纯度检查 57
三、定量分析 57
四、结构分析 62
第5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色或浅色物质的含量 65
一、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65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65
三、显色反应干扰消除的方法 67
习题 67
第5章 荧光分析法 69
第1节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9
一、分子的激发与去激发 69
二、荧光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71
三、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72
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其他因素 74
第2节 定量分析方法 76
一、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76
二、定量分析方法 77
第3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与新技术 77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组成 77
二、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 78
习题 79
第6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80
第1节 概述 80
一、红外光区的划分 80
二、红外与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 80
三、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 81
第2节 基本原理 81
一、振动能级和振动光谱 81
二、振动形式与振动自由度 83
三、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及吸收峰峰数 84
四、吸收峰强度 85
五、吸收峰峰位与影响吸收峰峰位的因素 85
六、特征区与指纹区 89
七、特征峰与相关峰 89
第3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吸收光谱 90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90
二、芳香烃类化合物 92
三、醇、酚、醚类化合物 93
四、羰基类化合物 95
五、含氮有机化合物 98
第4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00
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00
二、仪器性能 101
三、试样制备 101
第5节 定性与结构分析 102
一、定性鉴别 102
二、纯度检查 102
三、定量分析 103
四、结构分析 103
习题 106
第7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0
第1节 基本原理 110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10
二、基态原子数与原子总数的关系 110
三、原子吸收线的形状及谱线变宽 111
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13
第2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1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 114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18
第3节 实验技术 118
一、溶液的制备 118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 119
三、干扰及其抑制 120
四、定量分析的方法 121
五、分析方法的评价 122
习题 123
第8章 色谱法 124
第1节 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124
一、色谱法的起源 124
二、色谱法的历程 124
三、色谱法的分类 125
第2节 色谱过程与术语 127
一、色谱过程 127
二、色谱图 128
三、常用术语 128
习题 132
第9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133
第1节 液-固吸附色谱法 133
一、基本原理 133
二、吸附剂 135
三、色谱条件的选择 137
四、操作方法 137
第2节 液-液分配色谱法 138
一、基本原理 138
二、载体 139
三、固定液及其选择 139
四、流动相及其选择 139
五、操作方法 139
第3节 离子交换色谱法 140
一、离子交换树脂 140
二、离子交换平衡 141
三、操作方法及应用 142
第4节 空间排阻色谱法 143
一、基本原理 143
二、凝胶的分类 144
三、操作方法及应用 145
第5节 薄层色谱法 146
一、基本原理 147
二、固定相 147
三、展开剂 148
四、操作方法 149
五、定性分析 151
六、定量分析 152
七、特殊薄层色谱法 156
第6节 纸色谱法 159
一、基本原理 159
二、实验方法 159
三、应用 161
习题 161
第10章 气相色谱法 163
第1节 概述 163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163
二、气相色谱法流程 163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 164
第2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 164
一、塔板理论 164
二、速率理论 167
第3节 固定相及其选择 169
一、液体固定相 169
二、固体固定相 172
第4节 气相色谱仪 173
一、气路系统 173
二、进样系统 173
三、分离系统 175
四、检测系统 177
五、计算机系统 181
第5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182
一、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 182
二、色谱分离方程式 182
三、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185
第6节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187
一、定性分析 187
二、定量分析 187
第7节 应用与示例 190
第8节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192
一、顶空气相色谱法 192
二、裂解气相色谱法 194
三、色谱联用技术 195
习题 197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9
第1节 概述 199
第2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200
一、高压输液系统 200
二、进样系统 202
三、分离系统 204
四、检测系统 204
五、计算机系统 207
第3节 基本理论 208
一、Giddings速率理论方程(柱内效应) 208
二、柱外谱带展宽(柱外效应) 210
三、管壁效应 210
第4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210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 210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211
第5节 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216
一、对流动相的要求 216
二、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216
第6节 分析方法 217
一、定性分析 217
二、定量分析 218
第7节 发展与趋势 218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 218
二、联用技术 220
三、其他研究进展 222
习题 222
第12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224
第1节 概述 224
一、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24
二、毛细管电泳的分类 224
第2节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 225
一、电泳和电泳淌度 225
二、电渗和电渗率 226
三、表观淌度和权均淌度 228
四、分离效率和分离度 229
第3节 毛细管电泳仪 230
一、流程及主要部件 230
二、进样方式 232
第4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 232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 233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234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 235
四、毛细管电色谱 235
五、非水毛细管电泳 236
第5节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与进展 236
一、离子分析 236
二、药物分析 237
三、手性化合物分析 238
四、氨基酸分析 239
五、核酸分析及DNA测序 239
六、新进展及热点问题 240
习题 241
参考资料 243
附录A 标准电极电位表(25℃) 243
附录B 主要基团的红外吸收峰 247
作者:苏明武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仪器分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系列教材之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与波谱解析是中医药与医药院校药学类、中药学类与检验类等各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共12章,均由具有仪器分析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在编写《仪器分析》过程中,力求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与创新性。在此前提下,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调整与整合,并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认知对其内容重新进行了准确地定义与描述,概念准确、说理充分、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完全避免了图书编写时的相互抄袭的弊端,并适当地增加了仪器分析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第1节 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1
一、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过程 1
二、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2
第2节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2
一、根据分析的原理分类 2
二、根据分析的目的分类 3
第3节 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4
第2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5
第1节 基本原理 5
一、化学电池 5
二、相界电位和液接电位 6
三、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7
四、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 11
第2节 直接电位法 12
一、溶液pH的测定 12
二、其他离子活(浓)度的测定 16
三、超微电极、化学修饰电极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21
第3节 电位滴定法 22
一、原理及装置 22
二、终点确定方法 23
三、应用与实例 24
第4节 永停滴定法 25
一、原理及装置 25
二、终点确定方法 26
三、应用与实例 27
习题 27
第3章 光学分析法 29
第1节 光及电磁波谱 29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29
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0
第2节 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32
一、光谱法与非光谱法 32
二、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 32
三、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 34
第3节 光谱分析仪器 36
一、光源 36
二、分光系统 37
三、检测系统 39
习题 39
第4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0
第1节 基本原理 40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0
二、常用术语 41
三、吸收带 42
第2节 朗伯-比尔定律 45
一、朗伯-比尔定律 45
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 47
三、透光率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48
第3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0
一、主要部件 50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53
第4节 定性、定量与结构分析 56
一、定性分析 56
二、纯度检查 57
三、定量分析 57
四、结构分析 62
第5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色或浅色物质的含量 65
一、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65
二、显色条件的选择 65
三、显色反应干扰消除的方法 67
习题 67
第5章 荧光分析法 69
第1节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9
一、分子的激发与去激发 69
二、荧光激发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 71
三、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72
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其他因素 74
第2节 定量分析方法 76
一、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76
二、定量分析方法 77
第3节 荧光分光光度计与新技术 77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组成 77
二、荧光分析新技术简介 78
习题 79
第6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80
第1节 概述 80
一、红外光区的划分 80
二、红外与紫外吸收光谱的比较 80
三、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 81
第2节 基本原理 81
一、振动能级和振动光谱 81
二、振动形式与振动自由度 83
三、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及吸收峰峰数 84
四、吸收峰强度 85
五、吸收峰峰位与影响吸收峰峰位的因素 85
六、特征区与指纹区 89
七、特征峰与相关峰 89
第3节 有机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吸收光谱 90
一、脂肪烃类化合物 90
二、芳香烃类化合物 92
三、醇、酚、醚类化合物 93
四、羰基类化合物 95
五、含氮有机化合物 98
第4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00
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00
二、仪器性能 101
三、试样制备 101
第5节 定性与结构分析 102
一、定性鉴别 102
二、纯度检查 102
三、定量分析 103
四、结构分析 103
习题 106
第7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0
第1节 基本原理 110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110
二、基态原子数与原子总数的关系 110
三、原子吸收线的形状及谱线变宽 111
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13
第2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1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部件 114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18
第3节 实验技术 118
一、溶液的制备 118
二、测定条件的选择 119
三、干扰及其抑制 120
四、定量分析的方法 121
五、分析方法的评价 122
习题 123
第8章 色谱法 124
第1节 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 124
一、色谱法的起源 124
二、色谱法的历程 124
三、色谱法的分类 125
第2节 色谱过程与术语 127
一、色谱过程 127
二、色谱图 128
三、常用术语 128
习题 132
第9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133
第1节 液-固吸附色谱法 133
一、基本原理 133
二、吸附剂 135
三、色谱条件的选择 137
四、操作方法 137
第2节 液-液分配色谱法 138
一、基本原理 138
二、载体 139
三、固定液及其选择 139
四、流动相及其选择 139
五、操作方法 139
第3节 离子交换色谱法 140
一、离子交换树脂 140
二、离子交换平衡 141
三、操作方法及应用 142
第4节 空间排阻色谱法 143
一、基本原理 143
二、凝胶的分类 144
三、操作方法及应用 145
第5节 薄层色谱法 146
一、基本原理 147
二、固定相 147
三、展开剂 148
四、操作方法 149
五、定性分析 151
六、定量分析 152
七、特殊薄层色谱法 156
第6节 纸色谱法 159
一、基本原理 159
二、实验方法 159
三、应用 161
习题 161
第10章 气相色谱法 163
第1节 概述 163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163
二、气相色谱法流程 163
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 164
第2节 色谱法基本理论 164
一、塔板理论 164
二、速率理论 167
第3节 固定相及其选择 169
一、液体固定相 169
二、固体固定相 172
第4节 气相色谱仪 173
一、气路系统 173
二、进样系统 173
三、分离系统 175
四、检测系统 177
五、计算机系统 181
第5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 182
一、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 182
二、色谱分离方程式 182
三、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185
第6节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187
一、定性分析 187
二、定量分析 187
第7节 应用与示例 190
第8节 气相色谱法的发展趋势 192
一、顶空气相色谱法 192
二、裂解气相色谱法 194
三、色谱联用技术 195
习题 197
第11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9
第1节 概述 199
第2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 200
一、高压输液系统 200
二、进样系统 202
三、分离系统 204
四、检测系统 204
五、计算机系统 207
第3节 基本理论 208
一、Giddings速率理论方程(柱内效应) 208
二、柱外谱带展宽(柱外效应) 210
三、管壁效应 210
第4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210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 210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211
第5节 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216
一、对流动相的要求 216
二、改善分离度的方法 216
第6节 分析方法 217
一、定性分析 217
二、定量分析 218
第7节 发展与趋势 218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 218
二、联用技术 220
三、其他研究进展 222
习题 222
第12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224
第1节 概述 224
一、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24
二、毛细管电泳的分类 224
第2节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理论 225
一、电泳和电泳淌度 225
二、电渗和电渗率 226
三、表观淌度和权均淌度 228
四、分离效率和分离度 229
第3节 毛细管电泳仪 230
一、流程及主要部件 230
二、进样方式 232
第4节 毛细管电泳法的分离模式 232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 233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234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 235
四、毛细管电色谱 235
五、非水毛细管电泳 236
第5节 毛细管电泳的应用与进展 236
一、离子分析 236
二、药物分析 237
三、手性化合物分析 238
四、氨基酸分析 239
五、核酸分析及DNA测序 239
六、新进展及热点问题 240
习题 241
参考资料 243
附录A 标准电极电位表(25℃) 243
附录B 主要基团的红外吸收峰 247
下一篇: 仪器分析 魏福祥等编著 2018年版
上一篇: 仪器分析 第5版 胡坪,王氢 编 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