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北大国学课 [梁启超,鸿雁 等著] 2014年版 > 下载地址2
北大国学课 [梁启超,鸿雁 等著] 2014年版
- 名 称:北大国学课 [梁启超,鸿雁 等著] 2014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国学古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drzd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北大国学课(超值白金版)
作 者: 梁启超,鸿雁 等著
出版时间:2014
内容简介
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 作为我国文史类科研成果最为显著的学府,北京大学对于国学典籍的传承和研究探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炎黄子孙的文化根基就隐藏在国学经典之中,而国学的精华部分,是经由历代大师们苦心积淀下来的;而那些弘扬国粹、孜孜不倦的大师,又大多和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鼎力支持之下,北大国学课堂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书精选了章太炎、吕思勉、刘师培、鲁迅、闻一多、梁启超、钱理群、张祥龙、王娟、张辛、蔡礼旭、彭林、孙开泰等13位学者的作品或演讲录,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让你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就让本书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走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领略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入北大国学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
目录
第1 堂课 国学概论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 一) ——经学之派别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节 结论
第2 堂课 读子之法与理学纲要
第一节 论读子之法
第二节 理学之原
第三节 理学源流派别
第四节 濂溪之学
第五节 康节之学
第六节 横渠之学
第七节 明道伊川之学
第八节 晦庵之学
第九节 象山之学
第十节 浙学
第十一节 宋儒术数之学
第十二节 阳明之学
第十三节 王门诸子
第十四节 有明诸儒
第3 堂课 国学演讲录
第一节 小学略说
第二节 经学略说
第三节 诸子学略说
第四节 文学略说
第五节 订孔
第六节 原墨
第七节 清儒
第八节 原儒
第九节 原道
第十节 原名
第十一节 儒术真论
第4 堂课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5 堂课 中国小说史略
第6 堂课 屈原及《楚辞》研究
第一节 读骚杂记
第二节 端节的历史教育
第三节 屈原问题
第四节 人民的诗人
第五节 廖季平论《离骚》
第六节 《离骚解诂》甲
第七节 什么是《九歌》
第八节 《九歌》的结构
第九节 《九歌》释名
第十节 东君?湘君?司命
第十一节 东皇太一考
第十二节 怎样读《九歌》
第十三节 《天问》释天
第7 堂课 要藉解题及其读法
第一节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第二节 《史记》
第三节 《荀子》
第四节 《韩非子》
第五节 《左传》、《国语》
第六节 《诗经》
第七节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第8 堂课 《故事新编》漫谈
第9 堂课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
第10 堂课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
第11 堂课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第12 堂课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第13 堂课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14 堂课 传统文化与中医
作 者: 梁启超,鸿雁 等著
出版时间:2014
内容简介
国学堪称中国人的性命之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固本之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学习国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走向世界的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良好的国学素养。 作为我国文史类科研成果最为显著的学府,北京大学对于国学典籍的传承和研究探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炎黄子孙的文化根基就隐藏在国学经典之中,而国学的精华部分,是经由历代大师们苦心积淀下来的;而那些弘扬国粹、孜孜不倦的大师,又大多和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大师级人物的鼎力支持之下,北大国学课堂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书精选了章太炎、吕思勉、刘师培、鲁迅、闻一多、梁启超、钱理群、张祥龙、王娟、张辛、蔡礼旭、彭林、孙开泰等13位学者的作品或演讲录,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让你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就让本书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走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领略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入北大国学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
目录
第1 堂课 国学概论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 一) ——经学之派别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节 结论
第2 堂课 读子之法与理学纲要
第一节 论读子之法
第二节 理学之原
第三节 理学源流派别
第四节 濂溪之学
第五节 康节之学
第六节 横渠之学
第七节 明道伊川之学
第八节 晦庵之学
第九节 象山之学
第十节 浙学
第十一节 宋儒术数之学
第十二节 阳明之学
第十三节 王门诸子
第十四节 有明诸儒
第3 堂课 国学演讲录
第一节 小学略说
第二节 经学略说
第三节 诸子学略说
第四节 文学略说
第五节 订孔
第六节 原墨
第七节 清儒
第八节 原儒
第九节 原道
第十节 原名
第十一节 儒术真论
第4 堂课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5 堂课 中国小说史略
第6 堂课 屈原及《楚辞》研究
第一节 读骚杂记
第二节 端节的历史教育
第三节 屈原问题
第四节 人民的诗人
第五节 廖季平论《离骚》
第六节 《离骚解诂》甲
第七节 什么是《九歌》
第八节 《九歌》的结构
第九节 《九歌》释名
第十节 东君?湘君?司命
第十一节 东皇太一考
第十二节 怎样读《九歌》
第十三节 《天问》释天
第7 堂课 要藉解题及其读法
第一节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第二节 《史记》
第三节 《荀子》
第四节 《韩非子》
第五节 《左传》、《国语》
第六节 《诗经》
第七节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第8 堂课 《故事新编》漫谈
第9 堂课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
第10 堂课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
第11 堂课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第12 堂课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第13 堂课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14 堂课 传统文化与中医
下一篇: 国学经典一本全
上一篇: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