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现代通信原理 第三版 2010年版 > 下载地址2

现代通信原理 第三版 2010年版

  • 名  称:现代通信原理 第三版 2010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通信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qcrq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现代通信原理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书以信息传输为核心,主要讲述了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并介绍其电路实现方法。讲述从物理概念入手,结合数学分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涉及面广,新概念多,理论性强。强化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广泛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原理技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课程内容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发展简史
1.2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1.3 通信系统的分类和数字通信系统
1.4 信息量与香农公式
1.5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习题
第2章 随机信号分析
2.1 概率论基础知识
2.1.1 事件及其概率
2.1.2 概率的基本定理
2.1.3 概率的几何表示
2.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2.2.1 随机变量
2.2.2 概率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
2.2.3 多维随机变量和多维概率分布
2.2.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2.5 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概率分布
2.3 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密度
2.4 随机过程
2.4.1 随机过程的概念
2.4.2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
2.4.3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2.4.4 平稳随机过程
2.4.5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及功率谱密度
2.4.6 各态历经性与时间平均值
2.4.7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2.5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
2.5.1 通信系统加性噪声的分类
2.5.2 高斯噪声
2.5.3 高斯白噪声及带限高斯白噪声
2.6 窄带高斯噪声的振幅特性和相位特性
2.6.1 窄带高斯噪声的概念及数学表示
2.6.2 R(t)和O(t)概率密度的推导
2.7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统计特性
2.7.1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数学表示
2.7.2 Z(t)和O(t)概率密度的推导
2.8 小结
习题
第3章 模拟调制
3.1 幅度调制
3.1.1 完全调幅(AM)
3.1.2 抑制载波双边带(DSB)调制
3.1.3 单边带(SSB)调制
3.1.4 残留边带(VSB)调制
3.1.5 各种线性调制的比较
3.2 频分复用(FDM)
3.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
3.3.1 调频信号及调相信号
3.3.2 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
3.3.3 调频信号的功率
3.3.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3.3.5 调频信号的抗噪性能及加重、去加重电路
3.4 小结
习题
第4章 模拟信号数字化
4.1 抽样定理
4.1.1 抽样定理及其证明
4.1.2 窄脉冲抽样
4.1.3 带通抽样
4.1.4 时分复用(17DM)的概念
4.2 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
4.2.1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
4.2.2.PCM译码
4.2.3 3位码编/译码器
4.2.4 量化误差
4.2.5 非均匀量化的概念
4.2.6 压缩与扩张
4.2.7 数字压扩技术
4.2.8 PCM集成编/译码器介绍
4.2.9 PCM24和PCM30/32帧结构介绍
4.3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4.3.1 概述
4.3.2 预测编码
4.3.3 自适应预测
4.3.4 自适应量化
4.3.5 ADPCM方框原理
4.4 增量调制(AM)系统
4.4.1 增量调制及其工作原理
4.4.2 一般失真和过载量化失真
4.4.3 改进型增量调制
4.4.4 △M集成电路编译码器介绍
4.5 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5.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方框原理
5.2 数字基带信号
5.2.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5.2.2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表示
5.2.3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5.2.4 传输码
5.3 数字基带波形的形成
5.3.1 网络法
5.3.2 横向滤波器法
5.4 码间串扰
5.5 数字基带系统的理想传输特性
5.5.1 理想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5.5.2 等效理想低通特性
5.5.3 实用的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特性
5.6 无码间串扰时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
5.7 眼图
5.8 部分响应技术
5.8.1 半余弦滤波器
5.8.2 半余弦滤波器的特点
5.8.3 预编码
5.8.4 部分响应技术
5.9 信道均衡
5.9.1 时域均衡的原理
5.9.2 抽头系数的确定
5.9.3 均衡算法及实现
5.10 小结
习题
第6章 数字调制
6.1 引言
6.2 振幅键控(ASK)
6.2.1 ASK的实现方法
6.2.2 ASK信号的频谱及带宽
6.2.3 振幅键控信号的解调和抗噪声性能
6.2.4 ASK两种解调方法性能的比较
6.3 频率键控(FSK)
6.3.1 FSK信号的产生
6.3.2 FSK信号的频谱及带宽
6.3.3 FSK信号的解调
6.3.4 FSK两种解调方式的比较
6.4 相位键控(PSK)
6.4.1 绝对移相(CPSK)和相对移相(DPSK)
6.4.2 CPSK和DPSK信号的产生
6.4.3 调相信号的频谱及带宽
6.4.4 调相信号的解调及性能分析
6.5 ASK,FSK和PSK性能比较
6.6 多进制数字调制
6.6.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
6.6.2 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
6.6.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
6.6.4 正交振幅调制
6.7 现代数字调制
6.7.1 时频调制及时频相调制
6.7.2 交错4相调制(SQPSK)
6.7.3 几种窄带数字调制
6.8 相对4相相移键控
6.8.1 π/4DQPSK相位特点
6.8.2 π/4DQPSK调制器原理
6.8.3 π/4DQPSK调制的笛卡儿坐标负反馈功率控制放大器
6.8.4 π/4DQPSK解调
6.9 小结
习题
第7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7.1 最大输出信噪比接收
7.1.1 匹配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
7.1.2 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t)
7.1.3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与噪声
7.1.4 匹配滤波器的性能
7.1.5 匹配滤波器举例
7.1.6 最大输出信噪比接收
7.2 最小均方误差接收
……
第8章 同步技术
第9章 信道编码
第10章 通信系统原理实验
习题答案
附录
参考文献

下载排行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360book | 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