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 第2版 魏琴 主编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 第2版 魏琴 主编 2018年版
- 名 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 第2版 魏琴 主编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化学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 第2版
作者:魏琴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方法为原则,优化整合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结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物质结构、定量分析等一些化学基本原理有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够结合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常见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树立量的概念。《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共16章,包括:绪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定量分析的过程、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s区元素、p区元素、ds区元素、d区元素、f区元素、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书后有化学窗口、参考文献和附录。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化学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 1
1.1.1 化学的重要性及其研究内容 1
1.1.2 化学发展简史 2
1.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3
第2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4
2.1 原子结构的经典模型 4
2.1.1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4
2.1.2 氢原子光谱与玻尔氢原子模型 5
2.2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7
2.2.1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7
2.2.2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8
2.2.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8
2.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模型 9
2.3.1 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9
2.3.2 四个量子数与核外电子层结构 11
2.3.3 波函数(原子轨道)及概率密度函数(电子云)图 13
2.4 基态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16
2.4.1 多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16
2.4.2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19
2.4.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0
2.5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21
2.5.1 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1
2.5.2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3
习题 27
第3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9
3.1 离子键理论 29
3.1.1 离子键 29
3.1.2 晶格能 31
3.1.3 离子的特征 32
3.2 共价键理论 34
3.2.1 价键理论 34
3.2.2 杂化轨道理论 37
3.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1
3.2.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42
3.3 金属键 46
3.3.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47
3.3.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47
3.4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48
3.4.1 分子的偶极矩与极化率 48
3.4.2 分子间作用力 50
3.4.3 氢键 52
3.5 晶体结构 53
3.5.1 晶体与非晶体 53
3.5.2 晶体的基本外形 53
3.5.3 离子晶体 55
3.5.4 离子极化现象 57
3.5.5 原子晶体 59
3.5.6 金属晶体 59
3.5.7 分子晶体 60
习题 60
第4章 定量分析的过程 63
4.1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63
4.1.1 分析方法的分类 63
4.1.2 分析方法的选择 65
4.2 分析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 65
4.2.1 分析试样的采集 65
4.2.2 分析试样的制备 67
4.2.3 分析试样的分解 68
4.3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71
4.3.1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71
4.3.2 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71
4.4 滴定分析法概述 72
4.4.1 概述 72
4.4.2 滴定方式 72
4.4.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73
4.4.4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75
习题 77
第5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79
5.1 定量分析误差 79
5.1.1 误差的分类 79
5.1.2 准确度与误差 80
5.1.3 精密度与偏差 81
5.1.4 准确度和精密度 82
5.1.5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83
5.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84
5.2.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84
5.2.2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85
5.2.3 显著性检验 87
5.2.4 可疑值的取舍 90
5.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92
5.3.1 有效数字 92
5.3.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93
5.3.3 运算规则 93
习题 94
第6章 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 96
6.1 酸碱理论概述 96
6.1.1 酸碱电离理论 96
6.1.2 酸碱溶剂理论 97
6.1.3 酸碱质子理论 97
6.1.4 酸碱电子理论 100
6.1.5 软硬酸碱理论 101
6.2 强电解质溶液 101
6.2.1 离子氛和离子强度 101
6.2.2 活度和活度系数 101
6.3 酸碱平衡 102
6.3.1 水的解离与溶液的pH 102
6.3.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03
6.3.3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04
6.3.4 分布分数与分布曲线 107
6.3.5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110
6.3.6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13
6.4 缓冲溶液 120
6.4.1 缓冲溶液的定义、缓冲原理与pH的计算 120
6.4.2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22
6.4.3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24
6.5 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126
6.5.1 酸碱指示剂 126
6.5.2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28
6.5.3 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 134
6.5.4 滴定误差 135
6.5.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38
习题 140
第7章 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 142
7.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42
7.1.1 配合物的定义 142
7.1.2 配合物的组成 143
7.1.3 配合物的命名 144
7.1.4 配合物的类型 145
7.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50
7.2.1 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50
7.2.2 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150
7.2.3 配合物的磁性 151
7.3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52
7.3.1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152
7.3.2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154
7.4 配合物的配位解离平衡 156
7.4.1 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156
7.4.2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158
7.4.3 条件稳定常数 161
7.5 配合物的应用 163
7.5.1 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163
7.5.2 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63
7.5.3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63
7.6 配位滴定法 164
7.6.1 EDTA滴定法基本原理 164
7.6.2 终点误差及准确滴定的条件 169
7.6.3 配位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172
7.6.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74
7.6.5 配位滴定方式和应用 177
习题 178
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80
8.1 氧化还原反应 180
8.1.1 氧化数 180
8.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81
8.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82
8.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184
8.2.1 原电池 184
8.2.2 电极电势 186
8.2.3 能斯特方程 188
8.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89
8.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93
8.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93
8.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194
8.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95
8.4.1 有效碰撞与活化能 196
8.4.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4.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4.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97
8.5.1 元素电势图 197
8.5.2 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97
8.6 氧化还原滴定法 199
8.6.1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199
8.6.2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203
8.6.3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04
习题 211
第9章 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214
9.1 沉淀溶解平衡 214
9.1.1 固有溶解度和溶度积 214
9.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215
9.1.3 溶度积规则 216
9.1.4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17
9.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219
9.2.1 沉淀的生成 219
9.2.2 沉淀的溶解 221
9.2.3 沉淀的转化 225
9.2.4 分步沉淀 226
9.3 沉淀滴定法 226
9.3.1 莫尔法 226
9.3.2 福尔哈德法 227
9.3.3 法扬斯法 229
9.3.4 银量法的应用 230
9.4 重量分析法 231
9.4.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231
9.4.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232
9.4.3 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233
9.4.4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235
9.4.5 沉淀称量前的处理 238
9.4.6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238
9.4.7 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240
习题 241
第10章 s区元素 243
10.1 s区元素的通性 243
10.1.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价电子层结构特点 243
10.1.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243
10.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单质 244
10.2.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244
10.2.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44
10.2.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制备 246
10.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247
10.3.1 氧化物 247
10.3.2 氢氧化物 248
10.3.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盐类 250
10.3.4 离子晶体溶解性的变化规律 253
习题 253
第11章 p区元素 255
11.1 硼族元素 255
11.1.1 硼族元素的通性 255
11.1.2 硼族元素的单质 256
11.1.3 硼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59
11.2 碳族元素 264
11.2.1 碳族元素的通性 264
11.2.2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264
11.2.3 碳族元素的单质 265
11.2.4 碳族元素的氧化物 269
11.2.5 Ge、Sn、Pb的氢氧化物 272
11.2.6 碳族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273
11.2.7 碳族卤化物 276
11.2.8 碳族元素的硫化物 278
11.2.9 其他重要化合物 278
11.3 氮族元素 279
11.3.1 氮族元素的通性 279
11.3.2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80
11.3.3 氮及其化合物 280
11.3.4 磷及其化合物 287
11.3.5 As、Sb、Bi的化合物 290
11.4 氧族元素 292
11.4.1 氧族元素的通性 292
11.4.2 氧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92
11.4.3 氧族元素的单质 293
11.4.4 氧族元素的氢化物 295
11.4.5 金属硫化物 297
11.4.6 硫的氧化物 298
11.4.7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299
11.5 卤族元素 304<>
作者:魏琴 主编
出版时间: 2018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方法为原则,优化整合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内容,结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物质结构、定量分析等一些化学基本原理有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够结合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常见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树立量的概念。《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程(第二版)》共16章,包括:绪论、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定量分析的过程、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s区元素、p区元素、ds区元素、d区元素、f区元素、吸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书后有化学窗口、参考文献和附录。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化学的重要性、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 1
1.1.1 化学的重要性及其研究内容 1
1.1.2 化学发展简史 2
1.2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3
第2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4
2.1 原子结构的经典模型 4
2.1.1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4
2.1.2 氢原子光谱与玻尔氢原子模型 5
2.2 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7
2.2.1 光电效应与光的波粒二象性 7
2.2.2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8
2.2.3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8
2.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力学模型 9
2.3.1 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9
2.3.2 四个量子数与核外电子层结构 11
2.3.3 波函数(原子轨道)及概率密度函数(电子云)图 13
2.4 基态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16
2.4.1 多电子原子的波函数 16
2.4.2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 19
2.4.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0
2.5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21
2.5.1 原子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1
2.5.2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3
习题 27
第3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9
3.1 离子键理论 29
3.1.1 离子键 29
3.1.2 晶格能 31
3.1.3 离子的特征 32
3.2 共价键理论 34
3.2.1 价键理论 34
3.2.2 杂化轨道理论 37
3.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1
3.2.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42
3.3 金属键 46
3.3.1 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 47
3.3.2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 47
3.4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48
3.4.1 分子的偶极矩与极化率 48
3.4.2 分子间作用力 50
3.4.3 氢键 52
3.5 晶体结构 53
3.5.1 晶体与非晶体 53
3.5.2 晶体的基本外形 53
3.5.3 离子晶体 55
3.5.4 离子极化现象 57
3.5.5 原子晶体 59
3.5.6 金属晶体 59
3.5.7 分子晶体 60
习题 60
第4章 定量分析的过程 63
4.1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63
4.1.1 分析方法的分类 63
4.1.2 分析方法的选择 65
4.2 分析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 65
4.2.1 分析试样的采集 65
4.2.2 分析试样的制备 67
4.2.3 分析试样的分解 68
4.3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71
4.3.1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71
4.3.2 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71
4.4 滴定分析法概述 72
4.4.1 概述 72
4.4.2 滴定方式 72
4.4.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73
4.4.4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75
习题 77
第5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79
5.1 定量分析误差 79
5.1.1 误差的分类 79
5.1.2 准确度与误差 80
5.1.3 精密度与偏差 81
5.1.4 准确度和精密度 82
5.1.5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83
5.2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84
5.2.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84
5.2.2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85
5.2.3 显著性检验 87
5.2.4 可疑值的取舍 90
5.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92
5.3.1 有效数字 92
5.3.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93
5.3.3 运算规则 93
习题 94
第6章 酸碱反应与酸碱滴定法 96
6.1 酸碱理论概述 96
6.1.1 酸碱电离理论 96
6.1.2 酸碱溶剂理论 97
6.1.3 酸碱质子理论 97
6.1.4 酸碱电子理论 100
6.1.5 软硬酸碱理论 101
6.2 强电解质溶液 101
6.2.1 离子氛和离子强度 101
6.2.2 活度和活度系数 101
6.3 酸碱平衡 102
6.3.1 水的解离与溶液的pH 102
6.3.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03
6.3.3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 104
6.3.4 分布分数与分布曲线 107
6.3.5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110
6.3.6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13
6.4 缓冲溶液 120
6.4.1 缓冲溶液的定义、缓冲原理与pH的计算 120
6.4.2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22
6.4.3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124
6.5 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126
6.5.1 酸碱指示剂 126
6.5.2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128
6.5.3 多元酸、多元碱的滴定 134
6.5.4 滴定误差 135
6.5.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38
习题 140
第7章 配位反应与配位滴定法 142
7.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42
7.1.1 配合物的定义 142
7.1.2 配合物的组成 143
7.1.3 配合物的命名 144
7.1.4 配合物的类型 145
7.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50
7.2.1 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50
7.2.2 外轨型配合物和内轨型配合物 150
7.2.3 配合物的磁性 151
7.3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152
7.3.1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152
7.3.2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154
7.4 配合物的配位解离平衡 156
7.4.1 配合物的平衡常数 156
7.4.2 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158
7.4.3 条件稳定常数 161
7.5 配合物的应用 163
7.5.1 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163
7.5.2 在工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63
7.5.3 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63
7.6 配位滴定法 164
7.6.1 EDTA滴定法基本原理 164
7.6.2 终点误差及准确滴定的条件 169
7.6.3 配位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172
7.6.4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74
7.6.5 配位滴定方式和应用 177
习题 178
第8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80
8.1 氧化还原反应 180
8.1.1 氧化数 180
8.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81
8.1.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82
8.2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184
8.2.1 原电池 184
8.2.2 电极电势 186
8.2.3 能斯特方程 188
8.2.4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89
8.3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 193
8.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193
8.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194
8.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95
8.4.1 有效碰撞与活化能 196
8.4.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4.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4.4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96
8.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197
8.5.1 元素电势图 197
8.5.2 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197
8.6 氧化还原滴定法 199
8.6.1 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199
8.6.2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203
8.6.3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04
习题 211
第9章 沉淀反应与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214
9.1 沉淀溶解平衡 214
9.1.1 固有溶解度和溶度积 214
9.1.2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215
9.1.3 溶度积规则 216
9.1.4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217
9.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219
9.2.1 沉淀的生成 219
9.2.2 沉淀的溶解 221
9.2.3 沉淀的转化 225
9.2.4 分步沉淀 226
9.3 沉淀滴定法 226
9.3.1 莫尔法 226
9.3.2 福尔哈德法 227
9.3.3 法扬斯法 229
9.3.4 银量法的应用 230
9.4 重量分析法 231
9.4.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231
9.4.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232
9.4.3 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 233
9.4.4 沉淀的形成与沉淀条件的选择 235
9.4.5 沉淀称量前的处理 238
9.4.6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238
9.4.7 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240
习题 241
第10章 s区元素 243
10.1 s区元素的通性 243
10.1.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价电子层结构特点 243
10.1.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 243
10.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单质 244
10.2.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244
10.2.2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44
10.2.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制备 246
10.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247
10.3.1 氧化物 247
10.3.2 氢氧化物 248
10.3.3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盐类 250
10.3.4 离子晶体溶解性的变化规律 253
习题 253
第11章 p区元素 255
11.1 硼族元素 255
11.1.1 硼族元素的通性 255
11.1.2 硼族元素的单质 256
11.1.3 硼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59
11.2 碳族元素 264
11.2.1 碳族元素的通性 264
11.2.2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264
11.2.3 碳族元素的单质 265
11.2.4 碳族元素的氧化物 269
11.2.5 Ge、Sn、Pb的氢氧化物 272
11.2.6 碳族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273
11.2.7 碳族卤化物 276
11.2.8 碳族元素的硫化物 278
11.2.9 其他重要化合物 278
11.3 氮族元素 279
11.3.1 氮族元素的通性 279
11.3.2 氮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80
11.3.3 氮及其化合物 280
11.3.4 磷及其化合物 287
11.3.5 As、Sb、Bi的化合物 290
11.4 氧族元素 292
11.4.1 氧族元素的通性 292
11.4.2 氧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292
11.4.3 氧族元素的单质 293
11.4.4 氧族元素的氢化物 295
11.4.5 金属硫化物 297
11.4.6 硫的氧化物 298
11.4.7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299
11.5 卤族元素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