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灸法捷要 王富春 2009年版 > 下载地址2
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灸法捷要 王富春 2009年版
- 名 称: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灸法捷要 王富春 2009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精方妙术针灸丛书 灸法捷要
作者:王富春
出版时间: 2009年版
内容简介
《灸法捷要》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了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和古今主要医家的灸法理论。第二部分为灸法篇,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艾炷灸、艾条灸、铺灸、温针灸、天灸、非艾灸、其他灸等。其中,每一种灸法的介绍均有概念、灸前准备、施灸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和按语等项。论述清晰,方便读者领会掌握,适合临床应用。此书是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患者及针灸爱好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晋隋时期
四、唐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代
第二章 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
一、灸法的特点
二、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第三章 古今主要医家的灸法理论
一、《内经》论灸法
二、《伤寒论》论灸法
三、《针灸甲乙经》论灸法
四、《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五、陈延之《小品方》的灸法理论
六、孙思邈的灸法理论
七、杨上善的灸法理论
八、王焘的《外台秘要》论灸法
九、窦材的灸法理论
十、高武的灸法理论
十一、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论灸法
十二、巢元方的灸法理论
十三、许叔微的灸法理论
十四、刘完素的灸法理论
十五、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论灸法
十六、罗天益的灸法理论
十七、朱震亨的灸法理论
十八、汪机的灸法理论,
十九、李梃的灸法理论
二十、龚廷贤的《寿世保元》论灸法
二十一、吴亦鼎的灸法理论
二十二、张介宾的灸法理论
二十三、李学川的《针灸逢源》论灸法
下篇各论
第四章 艾炷灸
第一节 直接灸
1.瘢痕灸
2.无瘢痕灸
3.压灸
第二节 间接灸
1.隔姜灸
2.隔蒜灸
3.隔盐灸
4.隔附子灸
5.隔胡椒灸
6.豉药饼灸
7.黄土灸
8.隔豆豉灸
9.隔葱灸
10.隔蚯蚓灸
11.隔韭菜灸
12.隔巴豆灸
13.隔铁灸
14.隔钱灸
15.隔面饼灸
16.隔蟾灸
17.山栀生姜灸
18.隔川椒饼灸
19.隔木香饼灸
20.隔头垢灸
21.隔甘遂灸
22.隔皂角灸
23.隔纸灸
24.隔苍术灸
25.隔陈皮灸
26.隔鸡子灸
27.隔矾灸
28.隔苦瓠灸
29.隔厚朴灸
30.隔莨菪根灸
31.隔香附饼灸
32.隔徐长卿灸
33.隔桃叶灸
34.隔商陆饼灸
35.隔蚯蚓泥灸
36.隔麻黄灸
37.隔葶苈饼灸
38.隔碗灸
39.隔蓖麻仁灸
40.隔酱灸
41.隔薤灸
42.香硫饼灸(药锭灸)
43.蛴螬灸
44.椒饼灸
45.桃树皮灸
46.隔土瓜根灸
47.蒸脐治病法
48.隔醋灸
49.隔粉灸
50.隔鸡蛋壳灸
51.隔竹圈盐灸
第五章 艾条灸
第一节 悬起灸
1.温和灸
2.雀啄灸
3.回旋灸
4.齐灸
5.排灸
第二节 实按灸
1.太乙针灸
2.雷火针灸
3.艾火针衬垫灸
4.百发神针
5.消癖神火针
6.指灸
……
第六章 铺灸
第七章 温针灸
第八章 天灸
第九章 飞艾灸
第十章 其他灸
作者:王富春
出版时间: 2009年版
内容简介
《灸法捷要》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了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和古今主要医家的灸法理论。第二部分为灸法篇,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艾炷灸、艾条灸、铺灸、温针灸、天灸、非艾灸、其他灸等。其中,每一种灸法的介绍均有概念、灸前准备、施灸法、适应证、注意事项和按语等项。论述清晰,方便读者领会掌握,适合临床应用。此书是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学生的良师益友,对患者及针灸爱好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晋隋时期
四、唐宋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近代
第二章 灸法的特点及其适应证
一、灸法的特点
二、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第三章 古今主要医家的灸法理论
一、《内经》论灸法
二、《伤寒论》论灸法
三、《针灸甲乙经》论灸法
四、《肘后备急方》论灸法
五、陈延之《小品方》的灸法理论
六、孙思邈的灸法理论
七、杨上善的灸法理论
八、王焘的《外台秘要》论灸法
九、窦材的灸法理论
十、高武的灸法理论
十一、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论灸法
十二、巢元方的灸法理论
十三、许叔微的灸法理论
十四、刘完素的灸法理论
十五、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论灸法
十六、罗天益的灸法理论
十七、朱震亨的灸法理论
十八、汪机的灸法理论,
十九、李梃的灸法理论
二十、龚廷贤的《寿世保元》论灸法
二十一、吴亦鼎的灸法理论
二十二、张介宾的灸法理论
二十三、李学川的《针灸逢源》论灸法
下篇各论
第四章 艾炷灸
第一节 直接灸
1.瘢痕灸
2.无瘢痕灸
3.压灸
第二节 间接灸
1.隔姜灸
2.隔蒜灸
3.隔盐灸
4.隔附子灸
5.隔胡椒灸
6.豉药饼灸
7.黄土灸
8.隔豆豉灸
9.隔葱灸
10.隔蚯蚓灸
11.隔韭菜灸
12.隔巴豆灸
13.隔铁灸
14.隔钱灸
15.隔面饼灸
16.隔蟾灸
17.山栀生姜灸
18.隔川椒饼灸
19.隔木香饼灸
20.隔头垢灸
21.隔甘遂灸
22.隔皂角灸
23.隔纸灸
24.隔苍术灸
25.隔陈皮灸
26.隔鸡子灸
27.隔矾灸
28.隔苦瓠灸
29.隔厚朴灸
30.隔莨菪根灸
31.隔香附饼灸
32.隔徐长卿灸
33.隔桃叶灸
34.隔商陆饼灸
35.隔蚯蚓泥灸
36.隔麻黄灸
37.隔葶苈饼灸
38.隔碗灸
39.隔蓖麻仁灸
40.隔酱灸
41.隔薤灸
42.香硫饼灸(药锭灸)
43.蛴螬灸
44.椒饼灸
45.桃树皮灸
46.隔土瓜根灸
47.蒸脐治病法
48.隔醋灸
49.隔粉灸
50.隔鸡蛋壳灸
51.隔竹圈盐灸
第五章 艾条灸
第一节 悬起灸
1.温和灸
2.雀啄灸
3.回旋灸
4.齐灸
5.排灸
第二节 实按灸
1.太乙针灸
2.雷火针灸
3.艾火针衬垫灸
4.百发神针
5.消癖神火针
6.指灸
……
第六章 铺灸
第七章 温针灸
第八章 天灸
第九章 飞艾灸
第十章 其他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