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伤寒论品读 姜建国 主编 2012年版 > 下载地址2
伤寒论品读 姜建国 主编 2012年版
- 名 称:伤寒论品读 姜建国 主编 2012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伤寒论品读
作者:姜建国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伤寒论品读》内容分两部分:一是《伤寒论》原文,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并脉证并治”,共选录279条。为能深透地阐述条文的精奥旨义,有针对性的选取某一部分进行品读,或症状,或脉象,或字词,或治法,或方药,或煎服,或写作手法等。二是选取29条后世医家解读《伤寒论》具有独特意义或者独到观点的论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分析、评判。这部分内容具有深邃的、富有创建性的感悟,颇具品读价值。为了有助于提高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书中特设“名家医案赏析”专栏,精选古今著名伤寒医家典型医案进行解读赏析,冀其达到领悟经方妙用,借鉴医家经验,提高临侏疗效的目的。《伤寒论品读》撷取伤寒精华,阐发经典旨奥,揭示辨治规律,品读经典真谛,是深入学习和领会《伤寒论》精髓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原文品读
伤寒杂病论·自序
伤寒十居其七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条)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
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条)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条)
7.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8条)
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条)
9.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条)
10.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12条)
11.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条)
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162条)
……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
1.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四、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
五、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
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
八、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
后世伤寒名言
作者:姜建国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版
内容简介
《伤寒论品读》内容分两部分:一是《伤寒论》原文,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并脉证并治”,共选录279条。为能深透地阐述条文的精奥旨义,有针对性的选取某一部分进行品读,或症状,或脉象,或字词,或治法,或方药,或煎服,或写作手法等。二是选取29条后世医家解读《伤寒论》具有独特意义或者独到观点的论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分析、评判。这部分内容具有深邃的、富有创建性的感悟,颇具品读价值。为了有助于提高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书中特设“名家医案赏析”专栏,精选古今著名伤寒医家典型医案进行解读赏析,冀其达到领悟经方妙用,借鉴医家经验,提高临侏疗效的目的。《伤寒论品读》撷取伤寒精华,阐发经典旨奥,揭示辨治规律,品读经典真谛,是深入学习和领会《伤寒论》精髓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原文品读
伤寒杂病论·自序
伤寒十居其七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条)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条)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
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6条)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7条)
7.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8条)
8.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条)
9.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条)
10.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桂枝汤主之。(12条)
11.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条)
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162条)
……
二、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
1.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
三、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四、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
五、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
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
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
八、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
后世伤寒名言
相关推荐
- 现代少年儿童健康教育丛书 安全就这么简单 儿童意外伤害防治方法 廖建鄂,夏宣禄 编 2013年版
- 宗传陈氏医方秘籍丛书 中医外科 陈明源,陈镇宇编 陈起 著 2010年版
-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风火痰瘀论 章真如 编著 2012年版
-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 第1辑 金匮卷 李瑞,晏军 主编 2010年版
- 临床麻醉与疼痛诊疗疑难危重病案讨论荟萃 周青山,余奇劲,尹述洲 主编 2009年版
- 中医速查宝典系列 人体反射区速查 超值彩图版 郭长青,郭妍,张伟 主编 2018年版
- 中医基础理论 陈贵海,蒋筱 主编 2011年版
- 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 方症会要 王键,陆翔,陆翔,郜峦,卜菲菲 2018年版
- 黔版中草药彩色图谱系列 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3 杨卫平,夏同珩 主编 2014年版
- 口腔科学 王旭霞,杨征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