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姚树桥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医学心理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姚树桥 2018年版
- 名 称:医学心理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姚树桥 2018年版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医学心理学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7版
作者:姚树桥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一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一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学组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教材修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全套教材在专业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的温度与情怀,通过案例与病例融合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和汲取前八轮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精炼文字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根据学科需要,继续沿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侧边留白的笔记和展示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体验性与学习的便利性。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理论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内容与类型,创新在教材移动端融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课堂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每种教材均配有2套模拟试卷,线上实时答题与判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类配套教材的品种,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第九轮教材共有53种,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套教材将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数字内容也将同步上线。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亲自为本套教材撰写序言,并对通过修订教材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十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 教材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1
一、医学心理学概念 1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3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5
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三、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6
四、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 7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7
一、方法学的特殊性 7
二、研究过程、类型及方法 8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10
一、我国医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0
二、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现状 10
三、我国医学心理学科发展趋势 11
四、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 11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13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13
一、心理现象 13
二、心理的本质 13
第二节 认知过程 14
一、感觉 14
二、知觉 16
三、注意 17
四、记忆 18
五、思维 20
六、想象和表象 21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 21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21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21
三、情绪的功能 22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23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24
六、表情 25
七、情绪的理论 25
第四节 意志过程 26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27
二、意志的品质 27
第五节 人格 28
一、概述 28
二、需要 30
三、动机与挫折 32
四、能力 33
五、气质与性格 35
第六节 心理的生物与社会基础 37
一、心理的生物基础 37
二、心理的社会基础 40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43
第一节 概述 43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43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44
第二节 儿童期心理健康 46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46
二、幼儿期心理健康 48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49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49
一、青少年期心理健康 49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 50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51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51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52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54
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54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54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56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56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内容 56
二、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 60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61
一、行为学习的主要理论内容 61
二、经典的行为学习理论 62
第三节 认知理论 64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64
二、现代认知理论的发展 66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67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67
二、现代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 70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71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71
二、心理生物学理论的进展 72
第五章 心理评估75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75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75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75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77
四、心理测验发展 78
五、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78
六、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80
七、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81
第二节 智力测验 81
一、智力、智商和智力水平的分级 82
二、常用智力测验和发展量表 83
第三节 人格测验 85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85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 86
三、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87
四、其他人格测验工具 87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 88
一、神经心理筛选测验 88
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89
第五节 评定量表 90
一、概述 90
二、自评量表 90
三、他评量表
95
第六章 心理应激96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96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96
二、应激的概念模型 97
三、心理应激的意义 98
第二节 应激源 99
一、应激源的定义与分类 99
二、应激源的研究 100
第三节 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 101
一、应激的心理中介 101
二、应激的生理中介 105
第四节 应激反应 107
一、概念 107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 107
三、应激的心理反应 108
第五节 应激的医学后果 110
一、应激的后果 110
二、应激的医学后果 110
第六节 应激的管理 112
一、概述 112
二、应激的管理的切入点 113
三、应激易感模型 115
四、系统的应激管理方案 117
第七章 心身疾病118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118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118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20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22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123
一、原发性高血压 123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4
三、雷诺病 126
四、糖尿病 127
五、哮喘 129
六、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 130
七、经前期情绪障碍 131
八、神经性皮炎 132
九、肿瘤及其心理问题 133
第八章 异常心理135
第一节 异常心理概述 135
一、异常心理的概念 135
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别 135
三、异常心理的分类 137
第二节 常见的异常心理 138
一、焦虑障碍 138
二、抑郁障碍 139
三、躯体形式障碍 140
四、人格障碍 140
五、睡眠障碍 142
六、进食障碍
143
第九章 健康行为144
第一节 健康行为与行为转变 144
一、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 144
二、健康信念及其影响因素 145
三、行为转变的理论 146
第二节 吸烟、酗酒和网络成瘾 149
一、吸烟 149
二、酗酒 150
三、网络成瘾 151
第三节 饮食、锻炼与肥胖 152
一、饮食 152
二、锻炼 153
三、肥胖 154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预防 155
一、性行为和安全性行为 155
二、艾滋病预防 156
第十章 病人心理158
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158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158
二、病人的求医与遵医行为 160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62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与基本干预方法 162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163
二、病人心理问题的基本干预方法 164
第三节 各类病人的心理特征 164
一、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5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6
三、手术病人心理特征及干预 167
四、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8
五、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0
六、医疗美容领域受术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0
七、基因技术应用中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1
第十一章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73
第一节 医患关系 173
一、医患关系概述 173
二、医患关系的类型 175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176
第二节 医患沟通 178
一、医患沟通概述 178
二、医患沟通的功能 179
三、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180
四、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 181
第三节 我国的医患关系 182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183
二、我国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 183
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分析 184
四、不同理论背景下紧张医患关系分析 184
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策略 185
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总论187
第一节 心理干预 187
一、概念 187
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187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189
第二节 心理治疗 190
一、概述 190
二、心理治疗的范围 192
三、心理治疗基本过程和原则 193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195
第十三章 心理干预各论197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治疗 197
一、经典精神分析治疗 197
二、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 199
第二节 行为疗法 200
一、概况 200
二、方法 201
三、适应证和评价 205
第三节 认知疗法 206
一、概况 206
二、方法 209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3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 214
一、概况 214
二、方法 214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6
第五节 森田疗法 216
一、概况 216
二、方法 217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8
第六节 暗示和催眠疗法 218
一、暗示疗法 218
二、催眠疗法 219
第七节 家庭治疗 220
一、概况 220
二、方法 222
三、适应证和评价 224
第八节 团体治疗 225
一、概况 225
二、方法 226
三、适应证和评价 227
第九节 正念疗法 227
一、概况 227
二、方法 229
三、适应证和评价 231
第十节 危机干预 232
一、概况 232
二、方法 232
三、适应证和评价 234
第十一节 其他疗法 234
一、积极心理干预 234
二、人际心理治疗 236
三、艺术疗法 238
第十二节 临床心理会诊服务 239
一、概况 239
二、方法 240
三、适应证和评价 242
参考文献24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45
本书测试卷
作者:姚树桥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 规划教材修订说明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自1978年一轮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吴阶平、吴孟超、陈灏珠等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几代德高望重、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医学家、教育家参与了本套教材的创建和每一轮教材的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教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精,不断丰富、完善与创新,形成了课程门类齐全、学科系统优化、内容衔接合理、结构体系科学的由规划教材、配套教材、网络增值服务、数字出版等组成的立体化教材格局。这套教材为我国千百万医学生的培养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并通过教材的创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我国医药学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材建设和教育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医药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道路,创建了中国特色医药学教育教材建设模式。老一辈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亲切地称这套教材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 本套第九轮教材修订启动之时,正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之际,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进之时。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亲自批示“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一资源,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并着重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 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紧紧抓住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以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全面启动为契机,以规划教材创新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服务于医改和教改。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原则,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努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发展以“5+3”模式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切实落实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全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辈医学家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全国一大批临床教学、科研、医疗一线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教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秀传统,以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第九轮教材的修订和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医药卫生行业人才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不断创新编写思路和编写模式,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内容,不断提升编写水平和质量,已逐渐将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学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轮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学,从而构建了适合以“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满足卓越临床医师培养需求的教材体系和优化、系统、科学、经典的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其修订和编写特点如下: 1.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学组规划,临床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院士专家把关,全国各医学院校知名专家教授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高质量出版。 2.教材编写修订工作是根据教育部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行业要求、社会用人需求,在全国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材建设经验,充分研究论证本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学科体系构成、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体系规划后,科学进行的。 3.在教材修订工作中,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教材编写全过程。全套教材在专业内容中渗透医学人文的温度与情怀,通过案例与病例融合基础与临床相关知识,通过总结和汲取前八轮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成果,充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代表性和适用性。 4.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着力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创新——科学整合课程、淡化学科意识、实现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保证点面结合。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以确保教材质量。 5.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减轻学生负担,精炼文字压缩字数,注重提高内容质量。根据学科需要,继续沿用大16开国际开本、双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侧边留白的笔记和展示功能,提升学生阅读的体验性与学习的便利性。 6.为满足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实现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了理论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内容与类型,创新在教材移动端融入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课堂学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每种教材均配有2套模拟试卷,线上实时答题与判卷,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重点知识。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类配套教材的品种,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第九轮教材共有53种,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套教材将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数字内容也将同步上线。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同志亲自为本套教材撰写序言,并对通过修订教材启发和指导高校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医教协同,为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乃至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全国广大院校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多提供宝贵意见,反馈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为第十轮教材的修订工作建言献策。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 教材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1
一、医学心理学概念 1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3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5
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5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三、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6
四、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 7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7
一、方法学的特殊性 7
二、研究过程、类型及方法 8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10
一、我国医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0
二、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现状 10
三、我国医学心理学科发展趋势 11
四、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 11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13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13
一、心理现象 13
二、心理的本质 13
第二节 认知过程 14
一、感觉 14
二、知觉 16
三、注意 17
四、记忆 18
五、思维 20
六、想象和表象 21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 21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21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21
三、情绪的功能 22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23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24
六、表情 25
七、情绪的理论 25
第四节 意志过程 26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27
二、意志的品质 27
第五节 人格 28
一、概述 28
二、需要 30
三、动机与挫折 32
四、能力 33
五、气质与性格 35
第六节 心理的生物与社会基础 37
一、心理的生物基础 37
二、心理的社会基础 40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43
第一节 概述 43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43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44
第二节 儿童期心理健康 46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46
二、幼儿期心理健康 48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49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49
一、青少年期心理健康 49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 50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51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51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52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54
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54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54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56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56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内容 56
二、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 60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61
一、行为学习的主要理论内容 61
二、经典的行为学习理论 62
第三节 认知理论 64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64
二、现代认知理论的发展 66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67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67
二、现代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 70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71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71
二、心理生物学理论的进展 72
第五章 心理评估75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75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75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75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77
四、心理测验发展 78
五、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78
六、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80
七、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81
第二节 智力测验 81
一、智力、智商和智力水平的分级 82
二、常用智力测验和发展量表 83
第三节 人格测验 85
一、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85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 86
三、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 87
四、其他人格测验工具 87
第四节 神经心理测验 88
一、神经心理筛选测验 88
二、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89
第五节 评定量表 90
一、概述 90
二、自评量表 90
三、他评量表
95
第六章 心理应激96
第一节 心理应激概述 96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96
二、应激的概念模型 97
三、心理应激的意义 98
第二节 应激源 99
一、应激源的定义与分类 99
二、应激源的研究 100
第三节 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 101
一、应激的心理中介 101
二、应激的生理中介 105
第四节 应激反应 107
一、概念 107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 107
三、应激的心理反应 108
第五节 应激的医学后果 110
一、应激的后果 110
二、应激的医学后果 110
第六节 应激的管理 112
一、概述 112
二、应激的管理的切入点 113
三、应激易感模型 115
四、系统的应激管理方案 117
第七章 心身疾病118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118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118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20
三、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22
第二节 常见心身疾病 123
一、原发性高血压 123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4
三、雷诺病 126
四、糖尿病 127
五、哮喘 129
六、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 130
七、经前期情绪障碍 131
八、神经性皮炎 132
九、肿瘤及其心理问题 133
第八章 异常心理135
第一节 异常心理概述 135
一、异常心理的概念 135
二、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别 135
三、异常心理的分类 137
第二节 常见的异常心理 138
一、焦虑障碍 138
二、抑郁障碍 139
三、躯体形式障碍 140
四、人格障碍 140
五、睡眠障碍 142
六、进食障碍
143
第九章 健康行为144
第一节 健康行为与行为转变 144
一、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 144
二、健康信念及其影响因素 145
三、行为转变的理论 146
第二节 吸烟、酗酒和网络成瘾 149
一、吸烟 149
二、酗酒 150
三、网络成瘾 151
第三节 饮食、锻炼与肥胖 152
一、饮食 152
二、锻炼 153
三、肥胖 154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预防 155
一、性行为和安全性行为 155
二、艾滋病预防 156
第十章 病人心理158
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158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158
二、病人的求医与遵医行为 160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62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与基本干预方法 162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163
二、病人心理问题的基本干预方法 164
第三节 各类病人的心理特征 164
一、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5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6
三、手术病人心理特征及干预 167
四、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68
五、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0
六、医疗美容领域受术者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0
七、基因技术应用中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干预 171
第十一章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173
第一节 医患关系 173
一、医患关系概述 173
二、医患关系的类型 175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 176
第二节 医患沟通 178
一、医患沟通概述 178
二、医患沟通的功能 179
三、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 180
四、医患沟通的基本方法 181
第三节 我国的医患关系 182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 183
二、我国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 183
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分析 184
四、不同理论背景下紧张医患关系分析 184
五、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策略 185
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总论187
第一节 心理干预 187
一、概念 187
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187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189
第二节 心理治疗 190
一、概述 190
二、心理治疗的范围 192
三、心理治疗基本过程和原则 193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195
第十三章 心理干预各论197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治疗 197
一、经典精神分析治疗 197
二、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 199
第二节 行为疗法 200
一、概况 200
二、方法 201
三、适应证和评价 205
第三节 认知疗法 206
一、概况 206
二、方法 209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3
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 214
一、概况 214
二、方法 214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6
第五节 森田疗法 216
一、概况 216
二、方法 217
三、适应证和评价 218
第六节 暗示和催眠疗法 218
一、暗示疗法 218
二、催眠疗法 219
第七节 家庭治疗 220
一、概况 220
二、方法 222
三、适应证和评价 224
第八节 团体治疗 225
一、概况 225
二、方法 226
三、适应证和评价 227
第九节 正念疗法 227
一、概况 227
二、方法 229
三、适应证和评价 231
第十节 危机干预 232
一、概况 232
二、方法 232
三、适应证和评价 234
第十一节 其他疗法 234
一、积极心理干预 234
二、人际心理治疗 236
三、艺术疗法 238
第十二节 临床心理会诊服务 239
一、概况 239
二、方法 240
三、适应证和评价 242
参考文献24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45
本书测试卷
相关推荐
- 医林典故 金东辰,孙朝宗 著 2009年版
- 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环境毒理学 第六版 孔志明 2017年版
- 千家妙方系列丛书 脱发千家妙方 王惟恒 编著 2012年版
-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 张丰强,郑英 2017年版
- 中医传世经典评注丛书 《汤头歌诀》评注 孙丽英,张春芳,胡晓阳 主编 2011年版
- 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住院医师培训教材 中医临床经典概要 蒋健,李赛美 主编 2015年版
- 王翘楚情志病医案经验集 严晓丽 编著 2014年版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圣济总录 校点本 上册 (宋)赵佶敕编 郑金生,汪惟刚,犬卷太一校点 2013年版
- 中医知识快递丛书 中医基础表解 钱峻 主编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