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内外伤辨惑论 > 下载地址2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内外伤辨惑论
- 名 称: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内外伤辨惑论 - 下载地址2
- 类 别:医药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内外伤辨惑论
出版时间:2011
内容简介
《内外伤辨惑论》,又名《内外伤辨》,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地区)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师从易水张元素,而名出其右。李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故饮食劳倦所致之内伤脾胃之病尤多,而医者多不识,东垣遂著此书“以证世人用药之误”。该书约成书于1232年,刊于1247年,凡三卷,二十六论。卷上十三论.详细论述了内伤病与外感病的区别。卷中五论,23首方,提倡饮食劳倦脾胃内伤者,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温其阳,并创立了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卷下八论,方23首,论述内伤饮食之消导药的用法。本书是“补土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杲生前定稿并作自序的的惟一一部著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医今后的临床研究与理论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卷上
辨阴证阳证
辨脉
辨寒热
辨外感八风之邪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气少气盛
辨头痛
辨筋骨四肢
辨外伤不恶食
辨渴与不渴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卷中
饮食劳倦论
补中益气汤
朱砂安神丸
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升阳顺气汤
升阳补气汤
暑伤胃气论
清暑益气汤
参术调中汤
升阳散火汤
当归补血汤
朱砂凉膈丸
黄连清膈丸
门冬清肺饮
人参清镇丸
皂角化痰丸
白术和胃丸
肺之脾胃虚方
升阳益胃汤
双和散
宽中进食丸
厚朴温中汤
肾之脾胃虚方
沉香温胃丸
神圣复气汤
卷下
出版时间:2011
内容简介
《内外伤辨惑论》,又名《内外伤辨》,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地区)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师从易水张元素,而名出其右。李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故饮食劳倦所致之内伤脾胃之病尤多,而医者多不识,东垣遂著此书“以证世人用药之误”。该书约成书于1232年,刊于1247年,凡三卷,二十六论。卷上十三论.详细论述了内伤病与外感病的区别。卷中五论,23首方,提倡饮食劳倦脾胃内伤者,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温其阳,并创立了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卷下八论,方23首,论述内伤饮食之消导药的用法。本书是“补土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杲生前定稿并作自序的的惟一一部著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医今后的临床研究与理论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卷上
辨阴证阳证
辨脉
辨寒热
辨外感八风之邪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气少气盛
辨头痛
辨筋骨四肢
辨外伤不恶食
辨渴与不渴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卷中
饮食劳倦论
补中益气汤
朱砂安神丸
四时用药加减法
除风湿羌活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升阳顺气汤
升阳补气汤
暑伤胃气论
清暑益气汤
参术调中汤
升阳散火汤
当归补血汤
朱砂凉膈丸
黄连清膈丸
门冬清肺饮
人参清镇丸
皂角化痰丸
白术和胃丸
肺之脾胃虚方
升阳益胃汤
双和散
宽中进食丸
厚朴温中汤
肾之脾胃虚方
沉香温胃丸
神圣复气汤
卷下
下一篇: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饮膳正要
上一篇: 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 普济方集要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医学会百年纪念科普丛书 1917-2017 名医支招 献血输血一本通 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输血医学分会组编 2017年版
- 传承中医:国家级名老中医精华 曹恩泽内科临证精华 王亿平,胡顺金 主编 2011年版
- 常见病名家传世灵验药对丛书 咳喘证名家传世灵验药对 郭华,李成卫 主编 2010年版
- 图表解中医备考丛书 西医内科学 李雁,王玫 主编 2012年版
- 脑卒中个体化治疗与调养 曹理璞,张雪芳 2018年版
- 养生保健必备 糖尿病中医诊治及验方 群瑛 主编 2008年版
- 星火计划专家精粹病例集 内科常见病病例分析 孙宁玲,陈源源,肖建中,谷丽 2018年版
- 侍诊日记 跟路志正教授学医 石瑞舫 著 2011年版
- 名医堂中医让生活更健康 疑难病症一解就明 陈华丰 2014年版
- 新知文库91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英)马修 史密斯 著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