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Tags | 热门标准 | 最新标准 | 订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纳米毒理学 2010年版 > 下载地址1

纳米毒理学 2010年版

  • 名  称:纳米毒理学 2010年版 - 下载地址1
  • 类  别:材料书籍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1]
  • 提 取 码tuh1
  • 浏览次数:3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资料介绍

纳米毒理学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为纳米毒理学绪论部分,介绍或讨论了为理解纳米毒理学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预备知识,对《纳米毒理学》所遵循的粒子的观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将基本粒子、化学性粒子及纳米粒子与物质问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对生物组织损伤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中篇十一章是对目前为止的对纳米粒子对人体及生物体毒性作用研究资料或观察到的毒理现象的介绍。下篇六章则是对纳米生物安全性中目前的热点.粒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的探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气环境中粒子的毒性及毒理问题,并介绍了经典毒理学中关于气载粒子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医疗处理方法。
目录
上篇纳米毒理学绪论
第一章 纳米毒理学的学科形成
1.1 经典毒理学
1.2 纳米毒理学
第二章 纳米毒理学相关概念
2.1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
2.2 毒理学(toxicology)术语
2.3 测量和分析技术
第三章 纳米毒理学原理
3.1 纳米毒理学的3个主要研究领域
3.2 纳米毒理学剂量问题
3.3 描述性毒性实验
3.4 机制毒理学实验
3.5 毒性发生过程
第四章 物质粒子
4.1 物质的粒子性质
4.2 科学粒子观
第五章 基本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5.1 基本粒子的损伤作用
5.2 影响辐射生物学的主要因素
5.3 基本粒子损伤的类型
5.4 器官组织放射性损伤
5.5 基本粒子诱发恶性肿瘤
5.6 电离辐射远后效应
5.7 纳米粒子对基本粒子源的载体作用
第六章 化学性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6.1 化学粒子的危害
6.2 化学粒子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方式
6.3 化学性损伤
第七章 纳米粒子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7.1 纳米粒子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
7.2 纳米粒子的分类
7.3 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
7.4 纳米粒子损伤的特点
7.5 纳米病理学
第八章 纳米毒理学的生物结构基础
8.1 体内漫游
8.2 位置导航
8.3 功能巡航
8.4 细胞导航
8.5 体外导航
中篇一般纳米毒理学
第九章 纳米粒子的体内分布
9.1 大粒子的运动
9.2 血载纳米粒子的几何性捕获
9.3 纳米粒子体内分布与侵入途径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纳米粒子的体内转运
10.1 粒子自无血液组织或间隙的清除
10.2 淋巴系统粒子的清除
10.3 血液中粒子的清除
第十一章 纳米粒子的细胞吞噬
11.1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
11.2 血载粒子的吞噬
11.3 吞噬作用的避免和逃离
第十二章 纳米材料的免疫反应性
12.1 传统医疗植入材料
12.2 与植人材料表面的粘附性作用
12.3 纳米粒子的免疫反应性
12.4 全身和非特异性炎症
12.5 过敏和其他敏感性反应
第十三章 纳米粒子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3.1 血液凝固概述
13.2 凝血因子与抗凝血成分
13.3 凝血途径
13.4 纳米粒子或纳米表面对凝血过程的影响
13.5 纳米材料的抗凝血
13.6 调节控制
第十四章 纳米粒子的组织增生性反应
14.1 异物性肉芽肿反应
14.2 纳米粒子的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第十五章 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
15.1 食人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
15.2 吸入纳米粒子的机械性损伤
15.3 纳米粒子与人体上皮的相互作用
15.4 纳米粒子与血管的机械相容性
15.5 细胞外基质和组织细胞的机械相容性
15.6 非组织细胞的机械相容性
15.7 细胞膜和细胞内容物的机械相容性
15.8 纳米粒子和纳米机器人本身之间的机械相容性
第十六章 纳米粒子化学性损伤
16.1 金刚石
16.2 碳富勒烯和纳米碳管
16.3 其他形体碳
16.4 Tenon
16.5 蓝宝石、红宝石和铝
16.6 其他医用材料
16.7 纳米尺度物质与神经系统
16.8 血管内堵塞的化学
16.9 纳米排出物和漏出物
第十七章 纳米粒子的物理性损伤
17.1 纳米粒子与生物体间的热交换
17.2 纳米粒子电相容性
17.3 腐蚀降解效应
第十八章 纳米粒子的容积性损伤
18.1 躯体增容
18.2 血流增容
18.3 细胞增容
18.4 技术性增容
第十九章 纳米粒子其他病理性反应
19.1 致喷嚏作用
19.2 致恶心呕吐效应
19.3 前庭系统
19.4 更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
19.5 化学感受区(CTZ)
19.6 纳米休克
19.7 纳米热
下篇纳米粒子环境毒理学
第二十章 粒子与大气复合污染
20.1 大气复合污染中的纳米粒子
20.2 纳米粒子在大气复合污染中的作用
20.3 气载纳米粒子的监测
20.4 粒子表面多相反应
20.5 颗粒物的健康效应
20.6 大气复合污染的调控原理
20.7 城市群大气污染
第二十一章 气溶胶粒子
21.1 大气颗粒物组成特征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颗粒物来源解析
21.4 我国空气颗粒物中烃类物质来源
21.5 运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推测大气颗粒物中的PAHs
21.6 室内颗粒物暴露的来源解析
21.7 颗粒物与霾
第二十二章 自由基与颗粒物毒性
22.1 自由基
22.2 自由基与颗粒物的致病作用
22.3 Fenton反应与金属致损伤机制
第二十三章 粉尘粒子损伤及致病作用
23.1 粉尘来源
23.2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23.3 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3.4 肺组织对粉尘的清除机制
23.5 粉尘致病作用的影响因素
23.6 粉尘粒子的致病机制
第二十四章 常见粉尘粒子损伤
24.1 石英粉尘
24.2 煤矿粉尘
24.3 石棉
第二十五章 其他无机粉尘粒子损伤
25.1 滑石粉尘粒子
25.2 水泥粉尘
25.3 云母粉尘粒子
25.4 石墨粉尘粒子
25.5 炭黑粉尘粒子
25.6 陶瓷粉尘粒子
25.7 铸造粉尘粒子
25.8 含铝粉尘粒子
25.9 电焊烟尘粒子
25.10 金属粉尘粒子
25.11 人造矿物纤维
第二十六章 有机粉尘粒子损伤
26.1 有机粉尘来源
26.2 有机粉尘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26.3 有机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下载排行 | 下载帮助 | 下载声明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360book | 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