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 下载地址2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 名 称: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 下载地址2
- 类 别:环境工程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
作 者: (日)株式会社 西原环境 著 赵庆祥,长英夫 译
出版时间: 2012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相诊断的意义、生物相诊断的概要、生物相的观察方法、生物相图谱、曝气池的有机负荷状态与指示生物、曝气池异常状态时的指示生物、按有机负荷状态划分的五个群等。
1 生物相诊断的意义
2 生物相诊断的概要
2.1 活性污泥法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
2.2 细菌类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2.3 絮体状态与生物相的变迁
2.4 按有机负荷状态划分的五个群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良好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3 生物相的观察方法
3.1 样品取样位置与操作
3.2 显微镜观察方法
3.3 生物量的计测方法
4 生物相图谱
4.1 曝气池的有机负荷状态与指示生物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絮体与小型鞭毛虫类
(2)新生态污泥的菌胶团
(3)侧滴虫属(Pleuromonas)
(4)滴虫属(Monas)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5)膜袋虫属(Cyclidium)
(6)尾丝虫属(Uronema)
(7)肾形虫属(Colpoda)
(8)草履虫属(Paramecium)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正常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9)斜管虫属(Chilodonella)
(10)漫游虫属(Litonotus);扭曲管叶虫(Trachelophyllum)
(11)裂口虫属(Amphileptus)
(12)棘尾虫属(Stylonychia)
(13)单镰虫属(Drepanomonas)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4)良好的絮体
(15)楯纤虫属(Aspidisca)
(16)钟虫属(Vorticella)
(17)独缩虫属(Carchesium)
(18)盖纤虫属(Opercuiaria)
(19)等枝虫属(Epistylis)
(20)摩门虫属(Thuricola)
(21)锤吸虫属(Tokophrya)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22)有解体气味的分散絮体或糊状絮体
(23)单领鞭毛虫属(Monosiga)
(24)沟滴虫属(Petalomonas)
(25)袋鞭虫属(Peranema)
(26)内管虫属(Entosiphon)
(27)前管虫属(Prorodon)
(28)表壳虫属(Arcella)
(29)厢壳虫属(Pyxidicula)
(30)匣壳虫属(Centropyxis)
(31)磷壳虫属(Euglypha)
(32)变形虫(Amoeba)类
(33)板壳虫属(Coleps)
(34)游仆虫属(Euplotes)
(35)赭纤虫属(Blepharisma)
(36)旋口虫属(Spirostomum)
(37)鬃毛虫属(Chaetospira)
(38)鼬虫属(Chaetonotus)
(39)轮虫属(Rotaria)
(40)旋轮虫属(Philodina)
(41)鞍甲轮虫属(Lepadella)
(42)腔轮虫(Lecane)
(43)水熊(熊虫)(Macrobiotus)
(44)链涡虫属(Catenula)
4.2 曝气池异常状态时的指示生物
A组:氧不足进行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5)硫细菌(Sulfur bacteria):硫杆菌,螺旋菌(Spirillus)
(46)螺旋体(Spirochaeta)
(47)异毛目水母虫(Caenomorpha)
B组:存在死水区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8)顠体虫(Aeolosoma)
(49)仙女虫(Nais)
(50)线虫(Nematoda)
C组: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细菌
(51)球衣菌属(Sphaerotilus)
(52)021N型
(53)贝氏硫细菌(Beggiatoa)
D组:引起发泡的生物
(54)放线菌
参考文献
作 者: (日)株式会社 西原环境 著 赵庆祥,长英夫 译
出版时间: 2012
《污水处理的生物相诊断》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相诊断的意义、生物相诊断的概要、生物相的观察方法、生物相图谱、曝气池的有机负荷状态与指示生物、曝气池异常状态时的指示生物、按有机负荷状态划分的五个群等。
1 生物相诊断的意义
2 生物相诊断的概要
2.1 活性污泥法过程中有机物的去除
2.2 细菌类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2.3 絮体状态与生物相的变迁
2.4 按有机负荷状态划分的五个群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良好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3 生物相的观察方法
3.1 样品取样位置与操作
3.2 显微镜观察方法
3.3 生物量的计测方法
4 生物相图谱
4.1 曝气池的有机负荷状态与指示生物
Ⅰ群:负荷非常高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絮体与小型鞭毛虫类
(2)新生态污泥的菌胶团
(3)侧滴虫属(Pleuromonas)
(4)滴虫属(Monas)
Ⅱ群:高负荷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5)膜袋虫属(Cyclidium)
(6)尾丝虫属(Uronema)
(7)肾形虫属(Colpoda)
(8)草履虫属(Paramecium)
Ⅲ群:负荷从高或低的状态趋向正常状态时出现的生物
(9)斜管虫属(Chilodonella)
(10)漫游虫属(Litonotus);扭曲管叶虫(Trachelophyllum)
(11)裂口虫属(Amphileptus)
(12)棘尾虫属(Stylonychia)
(13)单镰虫属(Drepanomonas)
Ⅳ群:处理良好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14)良好的絮体
(15)楯纤虫属(Aspidisca)
(16)钟虫属(Vorticella)
(17)独缩虫属(Carchesium)
(18)盖纤虫属(Opercuiaria)
(19)等枝虫属(Epistylis)
(20)摩门虫属(Thuricola)
(21)锤吸虫属(Tokophrya)
Ⅴ群:负荷低或污泥停留时间长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22)有解体气味的分散絮体或糊状絮体
(23)单领鞭毛虫属(Monosiga)
(24)沟滴虫属(Petalomonas)
(25)袋鞭虫属(Peranema)
(26)内管虫属(Entosiphon)
(27)前管虫属(Prorodon)
(28)表壳虫属(Arcella)
(29)厢壳虫属(Pyxidicula)
(30)匣壳虫属(Centropyxis)
(31)磷壳虫属(Euglypha)
(32)变形虫(Amoeba)类
(33)板壳虫属(Coleps)
(34)游仆虫属(Euplotes)
(35)赭纤虫属(Blepharisma)
(36)旋口虫属(Spirostomum)
(37)鬃毛虫属(Chaetospira)
(38)鼬虫属(Chaetonotus)
(39)轮虫属(Rotaria)
(40)旋轮虫属(Philodina)
(41)鞍甲轮虫属(Lepadella)
(42)腔轮虫(Lecane)
(43)水熊(熊虫)(Macrobiotus)
(44)链涡虫属(Catenula)
4.2 曝气池异常状态时的指示生物
A组:氧不足进行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5)硫细菌(Sulfur bacteria):硫杆菌,螺旋菌(Spirillus)
(46)螺旋体(Spirochaeta)
(47)异毛目水母虫(Caenomorpha)
B组:存在死水区状态下出现的生物
(48)顠体虫(Aeolosoma)
(49)仙女虫(Nais)
(50)线虫(Nematoda)
C组: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细菌
(51)球衣菌属(Sphaerotilus)
(52)021N型
(53)贝氏硫细菌(Beggiatoa)
D组:引起发泡的生物
(54)放线菌
参考文献
下一篇: 环境评价工程师实用手册
上一篇: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基础过关800题(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