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6卷 > 下载地址2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6卷
- 名 称: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6卷 - 下载地址2
- 类 别:教育学习
- 下载地址:[下载地址2]
- 提 取 码:
- 浏览次数:3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资料介绍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6卷
出版时间:1994
内容简介
在本卷中,编者考察了1912至1927年间十种重要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我们所试图描绘和把握的,是一个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和影响的时代。用蔡元培的话来讲,这是一个“洪水与猛兽竞争”的时代蔡元培说。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象。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目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痛苦;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漕,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蔡元培的这番话发表于1920年4月1日,其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去还不到一年。在那封建军阀“率兽食人”的日子里,蔡元培高瞻远瞩,对洪水般奔涌而来的“新思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这15年间在中国教育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前述种种教育思潮,都可视之为蔡元培热情讴歌的“新思潮”。它们源头不同却万宗归一,从不同的层次、角度、方位,以勇猛的势头,共同冲刷着封建教育的“旧河漕”,呼啸着“泛滥岸上”,努力荡涤着封建教育的污泥浊水。教育的近代化,离不开教育观念的近代化。近代以来,教育界、知识界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碧落黄泉,在探寻改造中国教育的正确方向的同时,深深地体验了观念转变的痛苦、艰辛与重要。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高举起了民主化、科学化两面大旗,准确鲜明地概括了教育观念近代化的本质涵义。我们强调这一时期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正是为了突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综观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潮,它们所追求与张扬的,也正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毋庸讳言,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里,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无论是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或者是实践上的普遍认同,都是不可能的。在经历了声势壮阔的20年代教育改革大潮之后,从30年代初期起,人们就开始用审视的眼光来重新评判和总结那场刚刚沉寂下来的运动。然而,无论人们对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法和模式提出多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在一个基本方面大家始终是肯定的,那就是它所体现出来的,由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所开启的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方向。30年代以后,一些进步的教育思潮,如乡村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独立教育思潮等,从总体上讲,均是这一方向的继续和延伸。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这一方针正是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弘扬。现在看来,真正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任务。今天,我们描绘和再现前人的思想轨迹,为的是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80年前高唱入云的教育改革思潮、职业教育思潮、义务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等等,它们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j时至今日,读起来仍然是那么新鲜,那么具有吸引力,那么令人肃然起敬。时代不同了,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时代进步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应该有更深刻、更广泛的涵义。
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思潮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教育改革思潮的社会基础与教育宗旨的制订
一、民初社会风尚的转变
二、社会人士关于教育改革的言论
三、民初教育宗旨的提出
四、民初教育宗旨的颁布
第二节 孙中山、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改革的导向作用
一、利、中山的主要教育思想
二、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
三、辛亥革命后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思想内涵
一、《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癸卯学制》的改革
二、《壬子癸丑学制》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二章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
第一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第二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第三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三章 职业教育思潮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一、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提出
二、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
三、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理论渊源
四、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从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到职业教育思潮
一、职业教育思潮勃兴的历史机遇
二、陆费逵、陈独秀、蔡元培关于职业教育的议论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
第三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演进
一、职业教育“三要旨”说
二、职业教育重点的泛化
三、“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
第四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四章 美感教育思潮
第五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第六章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第七章 科学教育思潮
第八章 平民教育思潮
第九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十一章 1912-1927年间教育思潮的历史反思
结语
出版时间:1994
内容简介
在本卷中,编者考察了1912至1927年间十种重要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我们所试图描绘和把握的,是一个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和影响的时代。用蔡元培的话来讲,这是一个“洪水与猛兽竞争”的时代蔡元培说。我以为用洪水来比新思潮,很有几分相象。他的来势很勇猛,把旧目的习惯冲破了,总有一部分的人感受痛苦;仿佛水源太旺,旧有的河漕,不能容受他,就泛滥岸上,把田庐都扫荡。……至于猛兽,恰好作军阀的写照。蔡元培的这番话发表于1920年4月1日,其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去还不到一年。在那封建军阀“率兽食人”的日子里,蔡元培高瞻远瞩,对洪水般奔涌而来的“新思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从一定意义上讲,这15年间在中国教育界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前述种种教育思潮,都可视之为蔡元培热情讴歌的“新思潮”。它们源头不同却万宗归一,从不同的层次、角度、方位,以勇猛的势头,共同冲刷着封建教育的“旧河漕”,呼啸着“泛滥岸上”,努力荡涤着封建教育的污泥浊水。教育的近代化,离不开教育观念的近代化。近代以来,教育界、知识界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碧落黄泉,在探寻改造中国教育的正确方向的同时,深深地体验了观念转变的痛苦、艰辛与重要。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高高举起了民主化、科学化两面大旗,准确鲜明地概括了教育观念近代化的本质涵义。我们强调这一时期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正是为了突现这种认识上的飞跃。综观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潮,它们所追求与张扬的,也正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毋庸讳言,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度里,要想真正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无论是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或者是实践上的普遍认同,都是不可能的。在经历了声势壮阔的20年代教育改革大潮之后,从30年代初期起,人们就开始用审视的眼光来重新评判和总结那场刚刚沉寂下来的运动。然而,无论人们对改革的具体措施、方法和模式提出多么严厉的批评和指责,在一个基本方面大家始终是肯定的,那就是它所体现出来的,由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所开启的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方向。30年代以后,一些进步的教育思潮,如乡村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独立教育思潮等,从总体上讲,均是这一方向的继续和延伸。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这一方针正是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精神的继承、发展和弘扬。现在看来,真正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任务。今天,我们描绘和再现前人的思想轨迹,为的是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80年前高唱入云的教育改革思潮、职业教育思潮、义务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等等,它们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j时至今日,读起来仍然是那么新鲜,那么具有吸引力,那么令人肃然起敬。时代不同了,教育对社会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作用,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时代进步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应该有更深刻、更广泛的涵义。
目录
第一章 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思潮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教育改革思潮的社会基础与教育宗旨的制订
一、民初社会风尚的转变
二、社会人士关于教育改革的言论
三、民初教育宗旨的提出
四、民初教育宗旨的颁布
第二节 孙中山、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改革的导向作用
一、利、中山的主要教育思想
二、蔡元培的主要教育思想
三、辛亥革命后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壬子癸丑学制》的思想内涵
一、《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癸卯学制》的改革
二、《壬子癸丑学制》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二章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
第一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第二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第三节 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一、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三章 职业教育思潮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一、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提出
二、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
三、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理论渊源
四、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从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到职业教育思潮
一、职业教育思潮勃兴的历史机遇
二、陆费逵、陈独秀、蔡元培关于职业教育的议论
三、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
第三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演进
一、职业教育“三要旨”说
二、职业教育重点的泛化
三、“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
第四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四章 美感教育思潮
第五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第六章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第七章 科学教育思潮
第八章 平民教育思潮
第九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第十一章 1912-1927年间教育思潮的历史反思
结语
下一篇: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5卷
上一篇: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