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 作者:李清泉,封国林等 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内容简介 年际-年代际(1~30 年)特别是年代际(10~30 年)气候预测正迅速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新的优先研究领域。东亚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率,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政府部门的很多长期计划的制订。《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东亚季风区气候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可预报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介绍作者的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际-年代际变率及其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和海表面温度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增暖背景下东亚气候的年代际转折特征、年际-年代际海洋转折的预警信号辨识与捕捉、基于复杂网络配置的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辨识及预测模型构建、中国旱涝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可预报性研究、BCC_CSM 模式年际-年代际变率可预报性研究、BCC_CSM 动力模式误差年代特征及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方案。目录目 录序一序二序三前言第1章绪论 11.1研究意义和现状 11.2研究内容 41.3本书结构 5参考文献 7第2章西太平洋副高年际一年代际变率及其影响 102.1西太平洋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汛期大尺度旱涝特征 102.1.1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分类 112.1.2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夏季旱涝的分布特征 142.1.3副高的不同类型下我国夏季旱涝分布的成因 162.2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客观定量化预测及其对汛期降水的指示 192.2.1高度场客观定量化预报方案 202.2.2副高预测效果检验及其所属类型下夏季降水特征 222.2.3副高指数投影及其所属类型下夏季降水特征 242.3西太平洋副高指数的重建与应用 302.3.1重建的副高指数定义标准 312.3.2重建的副高指数与业务指数的对比分析 322.3.3重建的副高指数与夏季降水的美系 382.4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特征及其与热带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422.4.1副高的准两年变化特征分析 422.4.2与准两年振荡相关的海表面温度和大气环流异常 452.5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两次北跳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512.5.1夏季副高两次北跳的定义及其气候特征 522.5.2夏季副高两次北跳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 55参考文献 57第3章青藏高原积雪和海表面温度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的影响 603.1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和东亚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603.1.1 20世纪90年代末高原冬春积雪的减少 613.1.2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的变化 623.1.3高原积雪和东亚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653.2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率与海表面温度的可能联系 743.2.1观测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753.2.2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 793.2.3海表面温度和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相对贡献 843.3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梅雨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863.3.1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梅雨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873.3.2热带西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对东亚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893.4近年来梅雨特征分析 923.4.1中国梅雨监测指标 933.4.22011 2016年中国梅雨总体特征 953.4.32011 2016年中国梅雨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973.4.42011年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成因分析101参考文献119第4章增暖背景下东亚氖候的年代际转折特征 1234.1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1234.1.1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 1244.1.2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大尺度气候异常与水汽输送联系 1264.1.320世纪90年代末水汽输送与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异常的关系 1304.2近5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年代际尺度干湿变化及其环流演变分析 1364.2.11961 201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干湿变化1374.2.2不同时段夏季环流背景场异常特征分析 1394.2.3不同时段前期(前冬、春季)环流背景场异常特征1454.2.4不同时段环流演变及其概念模型 1484.3欧亚北部2004年以来频繁冷冬的特征分析及机理1504.3.1 2004年以来冬季低温显著影响区1514.3.22004年以来欧亚北部两种类型冷冬对比 1524.3.32004年以来4个全区偏冷年形成机理1554.3.42004年议来3个南部偏冷年形成机理157参考文献160第5章年际一年代际海洋转折的预警信号辨识与捕捉1645.1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新方法 1645.1.1基于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方法1645.1.2基于突变过程的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方法 1665.2滑动移除近似熵在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中的应用 1745.2.1不同趋势对MC ApEn的影响研究 1755.2.2噪声对MC ApEn的影响 1845.3突变过程分析方法在年际一年代际转折识别中的应用 1905.3.1近百年来PDO序列突变及其过程 1905.3.2500hPa温度场的突变与突变过程 1955.3.3全球海表面温度的突变与突变过程 201参考文献 213第6章基于复杂网络配置的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辨识及预测模型构建 2156.1环流系统关联网络的构建 2156.2环流系统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 2166.2.1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空间结构的时间演变特征 2186.2.2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系统遥相关型的年代际配置特征 2196.2.3遥相关型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 2276.2.4多因子物理统计模型的构建 2306.2.5基于多因子物理统计模型的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方法 2316.2.6独立样本检验 233参考文献 235第7章中国旱涝的年代际趋势转折可预报性研究 2377.1申国近60年旱涝转折时空分布特征 2377.1.1中国近60年旱涝年代际演变特征 2377.1.2中国近60年区域旱涝变化周期分析 2417.1.3年代际旱涝变率与北太平洋涛动的关系 2447.2中国年代际旱涝趋势转折预测研究 2457.2.1时间序列趋势转折点的提取及预测 2457.2.2Lorenz系统分量序列趋势转折预测试验 2467.2.3趋势转折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回报检验 2507.2.4中国未来10年旱涝趋势转折预测 252参考文献 254第8章BCC—CSM模式年际一年代际变率可预报性研究 2568.1BCC—CSM模式对海洋年际一年代际变率的模拟和可预报性 2578.1.1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 2588.1.2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变化 2668.2 BCC—CSM模式对中国气温的模拟和预估 2738.2.1中国10年平均气温的模拟结果 2748.2.2中国年平均气温的模拟结果 2788.2.3空间场的模拟 2808.2.4中国未来10 30牟气温变化预估 2828.3CMIP5模式对西太平洋副高的模拟和预估 2868.3.1模式对500hPa环流场和海表面温度场的模拟及订正 2888.3.2模式对副高气候特征的模拟 2918.3.3未来情景下副高的可能变化趋势 2968.4基于ENOI同化方法改进BCC CSM模式海洋初值和年代际预测 2998.4.1海表面温度初值改进和海表面温度的可预报性分析 3018.4.2全球与东亚气候的可预报性分析 309参考文献 315第9章BCC—CSM动力模式年代际误差特征及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方案 3219.1东亚夏季降水及模式预报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3229.2欧亚环流系统及模式预报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3259.3海表面温度及模式预报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3299.4实况及模式预报中东亚夏季降水与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变化的联系 3319.5 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订正 333参考文献 337 上一篇: 全国气象观测实施规程 第3版 1937年版 下一篇: 卫星气象学 第3版 陈渭民 编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