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时期的玉石器文化及鉴别 上册作 者: 章正义 编著出版时间: 2008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如何鉴别良渚文化玉石器的书。良渚文化是与红山文化齐名的我国新石器晚期的文化。这两种文化都以精美的玉石器享誉海内外,由于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再加上当时并没有文字,所以要判定一件器物是否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十分困难的。现在市场上尚未有一本系统介绍良渚文化玉石器的书,更不用说是如何鉴别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石器了。本书从良渚文化时期独特的用管钻法加工孔的技术入手,详细地分析了用管钻法加工出来的孔的特点,以及管钻孔中的螺旋纹的特点。由于管钻孔很难仿制,再加上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石器大部分是用管钻法加工出来的,从而解决了一大部分器物的鉴别问题。本书进而讨论分析了玉石器的表面现象,从氧化和沁色入手,着重分析了鸡骨白形成的原因、特点及表现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良渚文化时期玉石器的鉴别方法。本书对良渚文化时期的斧、钺、刀、圭、璜、璧的起源及演变作了认真的分析,使读者能对这一时期的主要器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也是鉴别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石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书所提供的良渚文化时期的斧、钺、刀、圭这几种器型之全,是国内任何一家博物馆所不能比的。本书揭示了圭的起源,解开了一个考古界的千古之谜,并对璜、璧的起源及演变作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图文并茂,共有一百六十幅图片,每一个论点和难点必有图来佐证,看图识文、通俗易懂。通过本书的学习能使读者初步掌握良渚文化时期玉石器的鉴别方法及从整体上提高鉴别能力。虽然本书是专门介绍良渚文化时期玉石器鉴别方法的书,但书中介绍的方法和思路对鉴别同时期的高古玉器同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笔者首次写书,文笔虽差但力求通顺及通俗易懂,书中的全部观点都是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难免有不当之处,望指正。目录第一章 良渚文化简介第二章 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简介第三章 管钻法和螺旋纹第一节 管钻法打孔与中国早期的手工机械——兼谈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中国早期的手工机械第二节 管钻孔的特点和孔的形状的基本种类第三节 螺旋纹第四节 怎样通过管钻孔来判断玉石器的真伪第四章 良渚时期玉石器的表面特征第一节 表面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良渚时期玉石器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二节 氧化现象是良渚时期玉石器表面的主要特征第三节 其他表面现象第四节 平面技术和玻璃光第五章 良渚玉器的鉴别第一节 有关玉的简单知识第二节 良渚时期所用的玉材第三节 沁色、沁染、氧化和表面附着物第四节 什么是鸡骨白第五节 勿以“包浆”论良渚古玉第六节 怎样鉴别良渚时期的玉器第六章 石斧和石钺的演变过程第一节 从手斧到石斧第二节 从石斧到石钺第三节 石斧和石钺的器型第七章 石刀的演变过程和器型第一节 标准形石刀(简称石刀)第二节 标准形石刀的来源第三节 标准形石刀的器型第四节 小型对称形弧刃石刀第五节 带把刀第六节 镰刀及其他第八章 圭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第一节 圭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第二节 圭到底在什么时候形成第三节 圭产生的原因第四节 良渚文化时期的圭是什么样的第五节 假段和脊第六节 圭的演变过程第九章 玉璜的起源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玉块和玉璜第二节 玉璜的起源第三节 玉璜在形态上的演变过程第十章 玉璧的起源第一节 小型璧的起源是管钻孔留下的管芯的再利用第二节 祭祀用品——小型器物的大型化第三节 小型璧的大型化后记 上一篇: 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 袖珍版 王世襄 下一篇: 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西亚考古史 1842-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