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基于无砟轨道软土路基动力特性及沉降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作者:高军 出版时间:2017年版内容简介 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安全和舒适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国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速铁路在我国起步较晚,部分技术尚未成熟,鉴于高铁途经地段地质情况复杂,《高速铁路基于无砟轨道软土路基动力特性及沉降综合控制关键技术》对武广、京广、武石、郑万铁路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目录第一章 绪论1.1 葛速铁路发展概况1.2 高速铁路路基的特点1.3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1.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前景1.4.1 我国高速铁路路基面临的主要问题1.4.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现状第二章 高速铁路路基建造标准2.1 高速铁路路基一般规定2.2 路基断面2.3 路基排水2.4 路基防护2.5 路基支挡2.6 附属设施第三章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地基处理3.1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3.2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第四章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加固设计4.1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概述4.1.1 管桩的定义和分类4.1.2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的特点4.1.3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4.1.4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4.2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计算4.2.1 工后沉降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4.2.2 分层总和法4.2.3 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4.3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标准4.4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4.4.1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的设计4.4.2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检算4.4.3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总沉降计算4.4.4 管桩一桩筏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4.4.5 固结系数的测定及固结度的计算4.4.6 管桩一桩筏工后沉降计算第五章 路桥过渡段沉降处理技术5.1 京广高铁施工实践5.1.1 过渡段的结构设计及质量标准5.1.2 施工工艺流程及填筑参数的确定5.1.3 碾压效果分析5.2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变形原因分析5.3 路桥过渡段的处理方法5.3.1 桥头设搭板和枕梁5.3.2 粗粒级配料填筑5.3.3 加筋土路基结构5.4 过渡段处理注意事项第六章 路基设计6.1 路基工程概况6.2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荷载6.3 路基断面设计6.3.1 路基面形状6.3.2 路肩的高程和宽度6.3.3 路堤边坡坡度确定6.3.4 路堤基床设计第七章 路基填料分析7.1 路基填料的分类标准7.2 填料物理性质实验与测试7.2.1 压实系数实验与测试7.2.2 地基系数试验与测试7.2.3 动态变形模量实验与测试7.2.4 二次静态变形模量实验与测试7.3 路基填料要求7.3.1 路基填料的一般规定7.3.2 路基填料的选择及压实标准7.4 路基填料的改良技术第八章 软土路基沉降Biot固结有限元分析8.1 Biot固结有限元方程8.2 路堤软土地基的本构模型8.3 单元类型及其刚度矩阵8.4 有限元非线性分析方法8.4.1 迭代法8.4.2 增量法8.5 有限元分析中一些问题的处理8.5.1 初始应力状态8.5.2 边界条件8.5.3 土体单元应力历史的考虑8.5.4 迭代收敛问题8.6 有限元程序的编制及验证第九章 遗传算法在多层软土固结位移反演中的应用9.1 优化计算模型9.2 优化反演分析遗传算法的实现9.3 软土固结位移反分析程序ZGA9.4 工程实例9.4.1 程序参数的确定9.4.2 反演结果分析9.4.3 位移预测9.5 本章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理论与方法 下一篇: 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