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TOD类型研究与规划设计导则作者: 张明,徐涛,李晓锋 出版时间:2018年版内容简介《城市轨道交通TOD类型研究与规划设计导则》一书分理论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类框架;导则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指引;实证篇: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指引及优化策略三个篇章,通过国内外大量实例对比分析系统介绍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方法,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为例进行详解。目录前言理论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类框架1 公交导向型发展模式(TOD)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1.1 公交都市与轨道交通1.2 公交导向型发展模式(TOD)1.3 公交都市战略与TOD发展模式1.4 基于TOD模式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2 面向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规划的分类框架2.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类方法研究2.2 分类要素选取2.3 轨道交通站点类型及判定方法3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范围研究3.1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含义及相关研究3.2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范围界定方法3.3 轨道交通站点空间范围研究导则篇: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指引4 住区型站点地区建设指引4.1 住区型站点地区定义及细分类4.2 城市住区型站点研究4.3 郊区住区型站点研究5 中心型站点地区建设指引5.1 中心型站点地区定义及细分类5.2 城市中心型站点研究5.3 片区中心型站点研究5.4 新城中心型站点研究6 特殊型站点地区建设指引6.1 站点地区特性及类别细分6.2 大型公建型站点地区研究6.3 特质园区型站点地区研究7 交通枢纽型站点地区建设指引7.1 交通枢纽型站点地区定义及细分类7.2 交通枢纽型站点地区研究7.3 交通枢纽型站点地区建设指引实证篇: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指引及优化策略8 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实证研究8.1 武汉市概况8.2 武汉市轨道交通1、2、4号线站点地区分类8.3 各类型站点地区发展现状9 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优化策略9.1 城市层面:优化空间结构优化,促进功能网络状混合9.2 站点地区层面:差异化发展策略,建成区“针灸式改造”,新建区有序紧凑发展图目录表目录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人微观仿真 下一篇: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