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研究与实践 作者:韩德志,张弘弢,华福才 编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内容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研究与实践》共四篇,一篇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现状,该篇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的必要性及价值点入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BIM应用的现实环境与难点,进而探讨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思路。第二篇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体系,该篇从BIM技术特点及应用原则入手,对软件工具、数据标准、模型成果标准、应用目标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介绍。其中:软件工具部分主要是对Autodesk公司和Bentley公司的产品在线路专业、区间工程、车站工程、车辆基地工程等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比。标准与协同平台建设部分主要对模型分类与编码标准、模型标准、数据标语与协同平台建设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应用目标与实施方案部分按照设计阶段对应给出BIM应用目标,对于业界普遍的应用点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第三篇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项目应用实践,共列出7个典型案例,均为公司近年来真实BIM应用项目的实践总结。第四篇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实例,主要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模型设计所需满足的模型深度,分别从信息粒度和建模精度两个维度加以定义,供大家参考。目录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现状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的必要性及价值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BIM技术应用价值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的必要性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2.1 BIM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用现状2.3 BIM应用的现实环境与难点2.4 BIM应用思路Ⅱ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应用体系1 BIM技术及应用原则1.1 BIM技术1.2 BIM技术应用原则1.3 BIM技术应用体系2 软件介绍及对比2.1 AutodeskBIM软件介绍2.2 Bentley软件2.3 软件对比3 标准与协同平台建设3.1 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3.2 模型标准3.3 数据标准与协同平台4 应用目标与实施方案4.1 阶段应用目标4.2 场地环境实施方案4.3 模型创建实施方案4.4 三维管线综合实施方案4.5 设计图纸检查方案Ⅲ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BIM项目应用实践1 上海市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芳芯路站1.1 项目简介1.2 BIM应用1.3 软件1.4 BIM成果2 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林边站2.1 项目简介2.2 BIM应用2.3 软件2.4 BIM成果3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支线二期思源站3.1 项目简介3.2 BIM应用3.3 软件和协同3.4 ,BIM成果4 重庆轨道交通两路口车站改造工程4.1 项目简介4.2 BIM应用4.3 软件和协同4.4 BIM成果5 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区间工程5.1 项目简介5.2 BIM应用5.3 软件和协同5.4 BIM成果6 高崎停车场工程6.1 项目简介6.2 BIM应用6.3 软件和协同6.4 BIM成果7 天津市轨道交通B1线BIM平台7.1 项目介绍7.2 系统总体设计7.3 BIM平台主要功能7.4 应用成效Ⅳ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实例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文件命名规定3.2 模型深度统一要求4 模型创建4.1 模型分类4.2 模型定位要求4.3 模型填色要求4.4 模型组织原则5 模型深度5.1 一般规定5.2 勘察测绘专业5.3 线路专业5.4 建筑专业5.5 地下结构专业5.6 地上结构专业5.7 钢结构专业5.8 人防专业5.9 防水专业5.10 通风空调专业5.11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5.12 动力照明专业5.13 供电专业5.14 自动售检票、安检专业5.15 通信专业5.16 信号专业5.17 综合监控专业5.18 环境与设备监控专业5.19 火灾自动报警专业5.20 门禁专业5.21 自动扶梯与电梯专业5.22 站台门专业5.23 轨道专业5.24 限界及轨旁专业5.25 管线综合专业5.26 装修专业5.27 导向标识专业5.28 工艺专业5.29 站场专业5.30 总图专业5.31 地基处理专业5.32 声屏障专业5.33 室外管综专业5.34 综合管沟专业5.35 景观专业5.36 工程筹划专业5.37 经济专业6 附录附录1:专业代码表附录2:区域(功能)代码表附录3:土建专业模型填色表附录4:设备专业模型填色表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目录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病害快速检测与工程实践 下一篇: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