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 作者:刘汉臣等编 出版时间:2016年版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根据《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原有物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并参考兄弟院校教材编写而成。《大学物理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常用仪器与测量方法简介、认知性实验、基本实验、设计性实验等6章,共70余个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物理实验教材使用。目录第1章 绪论1.1 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2 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程序1.3 怎样学好物理实验课第2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与误差2.1.1 物理量2.1.2 测量2.1.3 测量误差2.2 误差的分类2.2.1 系统误差2.2.2 随机误差2.2.3 粗大误差2.2.4 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2.3 直接测量量的误差估算2.3.1 单次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及结果表示2.3.2 多次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及结果表示2.4 间接测量量的误差估算2.4.1 间接测量量的近真值和绝对误差2.4.2 间接测量量的标准偏差2.5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2.5.1 不确定度的概念2.5.2 不确定度的两类分量2.5.3 合成不确定度2.6 有效数字2.6.1 有效数字2.6.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6.3 使用有效数字应注意的问题2.6.4 数值的修约规则2.7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2.7.1 列表法2.7.2 图示法2.7.3 逐差法2.8 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习题第3章 常用仪器与测量方法简介3.1 长度测量仪器3.1.1 长度及其单位3.1.2 长度测量仪器3.2 质量测量仪器3.2.1 物理天平3.2.2 单臂天平3.3 时间测量仪器3.3.1 机械停表3.3.2 电子停表3.4 电磁学测量仪器3.4.1 电流的测量3.4.2 电压的测量3.4.3 电表的主要参数3.4.4 电表使用注意事项3.4.5 检流计3.4.6 电阻的测量3.4.7 多用电表3.4.8 几种电学仪器和元器件简介3.5 光学测量仪器3.5.1 望远镜3.5.2 读数显微镜3.5.3 测微目镜3.6 仪器使用的几种基本调节技术3.6.1 水平调节3.6.2 铅直调节3.6.3 仪器的零点调节3.7 测量方法简介3.7.1 比较法3.7.2 放大测量法3.7.3 补偿法3.7.4 模拟法3.7.5 零示法3.7.6 替代法3.7.7 电测法3.7.8 光测法第4章 认知-陛实验4.1 低温的获得与温度的测量4.1.1 低温的获得4.1.2 低温的温度测量4.1.3 低温温度计的安装和作用4.2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4.2.1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4.2.2 惠斯通电桥原理4.3 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4.4 二维碰撞运动的研究4.5 硬币起飞4.6 碰撞打靶4.7 驻波与克拉尼图形4.8 编钟探秘4.9 声波测距4.10 用频闪仪测量周期性运动物体的频率4.11 简谐运动的研究4.12 半导体电性能测试4.13 电子束的电偏转和磁偏转4.13.1 电子束的电偏转4.13.2 电子束的磁偏转4.14 静电感应及其应用4.15 静电与水4.16 静电场中的“单摆”4.17 单相旋转磁场的产生和应用4.18 白光再现全息照相4.19 用复合光栅滤波实现光学图像微分4.20 光的偏振4.20.1 菲涅耳公式4.20.2 布儒斯特角的计算4.20.3 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4.20.4 1/4波片、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4.21 各向异性晶体光学性质的观测和研究4.21.1 消光4.21.2 消色4.21.3 锥光4.21.4 光性正负4.22 光通信4.23 激光监听第5章 基本实验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量实验二 拉伸法测钢丝的弹性模量实验三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四 相速与群速的测量实验五 超声波探伤实验六 固体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七 压力传感器特性研究实验八 多普勒效应测声速实验九 金属热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验十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十一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十二 电位差计的使用实验十三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十四 巨磁电阻效应及其应用实验十五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实验十六 电表改装及校正实验十七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试实验十八 霍尔效应及霍尔元件基本参数的测量实验十九 等厚干涉实验二十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二十一 用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实验二十二 单缝衍射测波长实验二十三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实验二十四 光电传感器实验二十五 光电效应实验二十六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二十七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二十八 傅里叶光学与空间频谱实验二十九 弗兰克一赫兹实验.实验三十 激光全息照相第6章 设计性实验6.1 设计性实验的一般概念6.2 设计性实验的一般程序6.3 物理模型的建立6.4 仪器的选配原则与最佳测量条件的确定6.4.1 根据物理模型中各个物理量的特性选配仪器6.4.2 根据设计要求的精度合理选配仪器6.4.3 根据误差等量分配原则选择仪器或实验方法6.4.4 测量最佳条件的选择6.4.5 被测对象的选择6.5 拟定实验程序6.6 设计举例6.7 设计性实验选题实验一 实验仪器选择与误差分配的应用实验二 用非平衡电桥测温度实验三 密度测定实验四 滑线变阻器的特性研究实验五 电源内阻和输出功率特性研究实验六 用自组半导体温度计测量温度实验七 透明固体(液体)折射率的测定实验八 用干涉法测量载流康铜丝的温度6.8 更多的设计性实验选题实验九 音频测量实验十 光学合成李萨如图形实验十一 电磁感应和磁悬浮实验实验十二 微小长度的测量实验十三 天平与秤实验十四 密度测量实验十五 力与运动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十六 气体(或液体)温度计的设计实验十七 气体压强计的设计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表附录2 基本物理常数附录3 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时纯水的密度附录4 不同温度下与空气接触的水的表面张力系数附录5 20℃时常见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附录6 20℃时某些金属的弹性模量附录7 某些液体的动力黏度附录8 我国部分城市的重力加速度附录9 某些金属和合金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附录10 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附录11 实验室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附录12 某些液体的折射率附录13 某些晶体的折射率 上一篇: 大学物理实验 刘德生,胡国进,李迎 主编 2019年版 下一篇: 大学物理实验 史少辉,东艳晖 主编 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