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第二版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作者:程汉湘,聂一雄 编著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第2版)》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出现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的各个领域。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不仅提供了高速、可靠和先进的开关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这些基于电力电子器件且具有革新概念的电力产品所提供的大量机会,使得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质量得到了有力的提高。《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第2版)》以Narain GHingorani和Laszlo Gyugyi两位著名学者合作编写的著作为基础,增加了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的相关教案,同时还收集了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研究资料以及作者本人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基于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对具体的主要FACTS装置的电路原理和工作特性都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比如SVC、STATCOM、GCSC、TSSC、TCSC、SSSC、TCVR、TCPAR、UPFC以及IPFC等,同时介绍了FACTS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书中所给出的有关特性、结论和原理,反映了FACTS发展的最新研究内容。《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第2版)》可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和其他相近专业高年级的选修教科书,也可作为这些专业的研究生选用教材,对从事电力行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目录第1版前言第1章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1 概述1.2 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1.3 输电线路的互连1.3.1 输电线路互连的重要性1.3.2 FACTS的机遇1.3.3 FACTS的发展概况1.4 交流输电系统中的潮流1.4.1 并行线路中的潮流1.4.2 环网潮流1.4.3 输电网络互连的潮流和动态稳定1.4.4 限制负荷容量的因素1.4.5 有关参数控制的说明1.5 FACTS的定义、类型及其功能1.5.1 FACTS控制器简介1.5.2 FACTS控制器的基本类型1.5.3 FACTS控制器的功能简介1.5.4 FACTS的应用简介1.5.5 FACTS技术的效益1.6 智能电网与FACTS1.7 高压直流输电与FACTS复习思考题第2章 电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2.1 电网络理论的回顾2.1.1 网络理论的基本定律2.1.2 串并联电路2.1.3 回路方程与节点方程2.1.4 线性叠加原理2.1.5 戴维南与诺顿等效电路2.2 二端口网络2.3 感性和容性电路元件2.3.1 一阶和二阶暂态电路2.3.2 二阶电路应用举例2.4 交流线性网络的潮流2.4.1 正弦交流量表达式2.4.2 阻抗2.4.3 系统函数与频率响应2.4.4 矢量法2.4.5 能量与功率2.4.6 功率守恒2.4.7 阻抗吸收的功率2.4.8 输电线路的补偿2.4.9 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2.5 多相电路2.5.1 两相系统2.5.2 三相系统2.5.3 线电压2.6 变压器2.6.1 单相变压器2.6.2 三相变压器2.6.3 多相电路与单相电路的等效2.6.4 标幺制2.7 对称分量法2.7.1 对称分量的转换2.7.2 阻抗的序2.7.3 不平衡电源2.7.4 不对称故障复习思考题第3章 电压型变流器3.1 电压型变流器的基本概念3.2 单相全波桥式变流器的运行3.3 单桥臂运行3.4 单相桥式方波电压的谐波3.5 三相全波桥式变流器3.5.1 变流器的运行3.5.2 三相桥式变流器的基波和谐波3.6 各相桥臂开关阀导通顺序3.7 12脉波变流器的变压器联结方式3.8 24和48脉波变流器的运行3.9 三电平电压型变流器3.9.1 三电平变流器的运行3.9.2 三电平变流器的基波和谐波电压3.9.3 桥臂并联的三电平变流器3.1 0脉宽调制3.1 1谐波消除和电压控制的一般技术3.1 2变流器额定容量的一般性解释复习思考题第4章 电流型自换相与线性换相变流器4.1 电流型变流器的基本概念4.2 三相全波二极管整流器4.3 晶闸管变流器4.3.1 晶闸管整流器的运行4.3.2 逆变运行4.3.3 开关阀电压4.3.4 换相失败4.3.5 交流电流谐波4.3.6 直流电压谐波4.4 刚性电流型变流器4.5 电流型与电压型变流器的比较复习思考题第5章 静止并联补偿5.1 并联补偿的发展及其应用现状5.1.1 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5.1.2 并联补偿的现状及其说明5.2 并联补偿器的目的5.2.1 输电线路中点的电压调节5.2.2 线路终端电压的支撑及稳定性的提高5.2.3 暂态稳定性的提高5.2.4 功率振荡的阻尼5.2.5 补偿装置的要求5.3 产生无功的控制方法5.3.1 可变阻抗型静止无功发生器5.3.2 开关型无功发生器5.3.3 与TSC和TCR组合的开关变流器5.3.4 无功发生器的基本特性5.4 静止同步补偿器5.4.1 STATCOM的工作原理5.4.2 STATCOM的控制5.5 STATCOM和SVC的比较5.5.1 U?I和U?Q特性5.5.2 暂态稳定性5.5.3 响应时间5.5.4 交换有功功率的能力5.5.5 不平衡交流系统的运行5.5.6 损耗与无功输出特性5.5.7 实际尺寸与安装5.5.8 混合补偿器的优点5.6 磁控电抗器5.6.1 MCR的工作原理5.6.2 MCR的特性5.6.3 MCR的换流过程分析5.6.4 MCR控制策略5.7 静止无功系统复习思考题第6章 静止串联补偿器GCSC、TSSC、TCSC和SSSC6.1 串联补偿的目的6.1.1 串联电容补偿的概念6.1.2 电压稳定性6.1.3 暂态稳定性的改善6.1.4 功率振荡的阻尼6.1.5 次同步振荡的阻尼6.1.6 串联补偿的功能及要求6.1.7 可控串联补偿的实现方法6.2 可变阻抗型串联补偿器6.2.1 GTO控制的串联电容6.2.2 晶闸管投切串联电容6.2.3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6.2.4 次同步特性6.2.5 GCSC、TSSC和TCSC的基本运行控制6.3 开关型变流器构成的串联补偿器6.3.1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6.3.2 SSSC的传输特性6.3.3 控制范围与额定容量6.3.4 提供有功补偿的能力6.3.5 次同步谐振的消除6.3.6 SSSC的内部控制6.4 串联无功补偿器的外环控制系统6.5 SSSC的性能和特征归纳复习思考题第7章 静止电压、相位角调节器:TCVR和TCPAR7.1 静止电压、相位角调节器的作用7.1.1 电压和相位角调节7.1.2 相位角调节器对潮流控制的基本概念7.1.3 有功和无功环路潮流的控制7.1.4 利用相位角调节器改善暂态稳定性7.1.5 相位角调节器对功率振荡的阻尼7.1.6 相位角调节器的功能要求7.2 晶闸管控制的电压和相位角调节器7.2.1 连续型可控晶闸管控制的抽头调节器7.2.2 离散电压等级的晶闸管抽头调节器7.2.3 晶闸管抽头调节器中开关阀额定值的考虑7.3 开关型电压和相位角调节器7.4 混合型相位角调节器复习思考题第8章 组合型补偿器:统一潮流控制器和线间潮流控制器8.1 引言8.2 统一潮流控制器8.2.1 基本工作原理8.2.2 UPFC的常规传输控制能力8.2.3 独立的有功和无功潮流控制8.2.4 UPFC与串联补偿器和相位角调节器的比较8.2.5 控制结构8.2.6 基本的P、Q控制系统8.2.7 动态性能8.2.8 移相变压器与UPFC的混合结构8.3 线间潮流控制器8.3.1 IPF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8.3.2 控制结构8.3.3 计算仿真8.3.4 IPFC实际应用的说明8.4 通用型和多功能FACTS控制器复习思考题第9章 FACTS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9.1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9.1.1 智能电网的定义9.1.2 智能电网所涉及的范畴9.1.3 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的区别9.2 FACTS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9.2.1 变配电设备应具有的功能要求9.2.2 对电力系统控制的增强9.2.3 智能AVC系统9.2.4 智能风电控制系统9.3 分布式节能控制系统9.3.1 电气节能采用的措施及其实现原理9.3.2 大宗电力负荷的一般潮流分布及其节能控制9.3.3 风机、泵的变频节能实现原理9.4 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复习思考题第10章 磁介质的电磁特性及损耗10.1 磁路分析10.1.1 磁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10.1.2 磁路10.1.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0.2 电磁力和损耗机理10.2.1 能量转换过程10.2.2 数学系统理论和坡印廷逼近方法的结合10.2.3 线性感应电动机的简单描述10.2.4 均匀导体的表面阻抗10.2.5 铁磁材料10.2.6 计算铁损耗的半经验算法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 上一篇: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程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理论试题+技能试题+模拟试卷) ( 下一篇: 简明实用电工手册 第4版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