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电机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作者:(塞尔维亚)斯洛博丹N.乌克塞维克著 出版时间:2015丛编项: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内容简介《电机》基本覆盖了电机在它们的典型应用领域的功能,采用坐标变换是为了努力得到一个更直观、简洁和易于使用的模型。 《电机》尽量缩减了数学推导的篇幅,优先考虑培养电机的系统概念、解释电机的电端口和机械端口的使用和外部特性。《电机》覆盖了大多数与电机尺寸、转矩和功率相关的概念,解释了损耗和次生影响,勾勒了可以忽略次生影响的工况和条件。 尽管研究和使用电机的数学模型、等效电路和机械特性的目标贯穿于本书,机电转换过程的物理内涵才是本书始终关注的焦点。《电机》还包括了诸如槽型、永磁体位置以及它们对电机参数和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电机》适用于电气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可作为电机的入门课程。《电机》也推荐给准备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他们需要考虑对电机理解、建模、电源控制和电机的具体说明。另外,《电机》也可作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相关的工程人员的有益的参考书。目录译者序前言致谢第1章简介1.1功率变换器和电机1.1.1旋转功率变换器1.1.2静止功率变换器1.1.3电磁能量转换的作用1.1.4运行原理1.1.5磁路和电路1.1.6旋转电机1.1.7可逆电机1.2意义和典型应用1.3变量和旋转运动的关系1.4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1.4.1电机的基本特点1.4.2等效电路1.4.3机械特性1.4.4电机中的暂态过程1.4.5数学模型1.5采用的方法和分析步骤1.6变流器供电的变速电机的注意事项1.7高效电机的评价1.8铁和铜的利用率的评价第2章机电能量转换2.1洛伦兹力2.2平行导体的相互作用2.3运动导体的电动势2.4发电模式2.5制动转矩2.6制动力2.7电场中导体所受到的力2.8介电常数的改变2.9压电效应2.10磁致伸缩第3章电磁耦合场3.1基于静电场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3.1.1电荷、电容和能量3.1.2电能、机械能和场能3.1.3电场力表达式3.1.4机电能量转换循环3.1.5电场和磁场的能量密度3.1.6耦合场和能量传递3.2基于磁耦合场的机电转换装置3.2.1直线运动的转换装置3.2.2旋转运动的转换装置3.2.3反电动势第4章磁路4.1磁路的分析4.1.1磁通守恒定律4.1.2安培环路定律4.1.3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的基本关系4.2磁键矢量4.3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4.4磁路中的磁阻4.5磁路中的能量4.6磁路的参考方向4.7磁路中的损耗4.7.1磁滞损耗4.7.2涡流损耗4.7.3磁路中的总损耗4.7.4减少铁耗的方法4.7.5叠片结构铁磁材料中的涡流第5章旋转电机5.1旋转电机中的磁路5.2机械端口5.3绕组5.4磁路中的槽5.5绕组轴线的位置和符号5.6转换损耗5.7气隙中的磁场5.8磁场能量、尺寸和转矩第6章电机建模6.1建模的准备6.1.1建模会遇到的问题6.1.2结论6.2忽略的现象6.2.1分布式能量和分布式参数6.2.2忽略寄生电容6.2.3忽略铁耗6.2.4忽略铁的非线性6.3电源功率6.4电动势6.5电压平衡方程6.6漏磁通6.7耦合磁场中的能量6.8机电能量转换中的功率6.9转矩表达式6.10机械子系统6.11机械子系统中的损耗6.12动能6.13机电子系统的建模6.14机电能量转化装置中的功率平衡6.15数学模型方程第7章单馈和双馈变换器7.1单馈变换器的分析7.2自感的变化7.3功率和转矩的表达式7.4双馈变换器的分析7.5互感的变化7.6转矩表达式7.6.1平均转矩7.6.2产生非零转矩的条件7.7磁极7.8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7.9矢量乘积形式的转矩表达式7.10旋转电机磁链矢量的位置7.11旋转磁场7.12电机的类型7.12.1直流电机7.12.2感应电机7.12.3同步电机第8章气隙中的磁场8.1具有分布式导体的定子绕组8.2正弦电流片8.3定子磁场分量8.3.1磁场的轴向分量8.3.2磁场的切向分量8.3.3磁场的径向分量8.4定子磁场回顾8.5用矢量表示的磁场8.6转子磁场分量8.6.1转子磁场的轴向分量8.6.2转子磁场的切向分量8.6.3转子磁场的径向分量8.6.4转子磁场各组成分量的总结8.7用矢量形式表示磁场的准则第9章磁能、磁通和转矩9.1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9.2气隙磁场中的能量9.3电磁转矩9.3.1电磁转矩表达式9.4单匝线圈磁通和绕组磁通9.4.1定子单匝线圈中的磁通9.4.2转子单匝线圈中的磁通9.4.3绕组磁通9.4.4绕组磁通矢量9.5绕组轴线和磁通矢量9.6定子磁通矢量和转子磁通矢量的矢量积9.7电磁转矩产生的条件9.8电磁转矩和电机尺寸之间的关系9.9旋转磁场9.9.1两相正交绕组系统9.9.2三相绕组系统第10章电动势10.1变压器电动势和运动电动势10.2单匝线圈中的电动势10.2.1计算穿过单匝线圈的磁通的一阶导数10.2.2各个导体产生电动势的总和10.2.3单匝线圈中的电压平衡10.2.4电动势波形10.2.5电动势的均方根值(rms)10.3绕组中的电动势10.3.1集中绕组10.3.2分布绕组10.3.3短距系数10.3.4分布系数10.3.5相带中的谐波表达式10.4复励绕组中的电动势10.5谐波10.5.1分布绕组中的电动势10.5.2各种谐波10.5.3绕组电动势的峰值和均方根值第11章直流电机介绍11.1结构和工作原理11.2定子结构11.3他励直流电机11.4转子导体中的电流11.5机械换向装置11.6转子绕组11.7换向11.8换向过程11.9转子绕组的制作11.10换向问题11.11转子磁场11.12电路和磁路11.13磁路11.14电路11.15直轴和交轴11.15.1矢量表示11.15.2定子总磁通11.15.3电机中的总磁通11.16电动势和电磁转矩11.16.1电枢绕组中的电动势11.16.2转矩的合成11.16.3转矩和电动势的表达式11.16.4电动势Ea的计算11.16.5转矩的计算第12章直流电机的建模与应用12.1励磁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12.2电枢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12.3转子速度的变化12.4数学模型12.5永磁直流电机12.6模型的框图12.7转矩控制12.8稳态等效电路12.9机械特性12.10机械特性的性能12.11转速控制12.12直流发电机12.13直流电机供电的拓扑结构12.13.1电枢功率供应要求12.13.2TΩ图和UI图中的四个象限12.13.3电源的四个象限12.13.4脉冲宽度调节12.13.5电流脉动12.13.6功率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第13章直流电机的特性13.1额定电压13.2机械特性13.3自然特性13.4额定电流13.5热模型和间歇工作13.6额定磁通13.7额定转速13.8弱磁13.8.1高速运行13.8.2弱磁时的转矩和功率13.8.3磁通变化13.8.4电动势的改变13.8.5电流变化13.8.6转矩变化13.8.7功率变化13.8.8弱磁运行需要的条件13.9 暂态特性13.10稳态运行区域13.11功率损耗和功率平衡13.11.1供电功率13.11.2励磁绕组的功率损耗13.11.3电枢绕组的功率损耗13.11.4机电能量转换的功率13.11.5铁耗(PFe)13.11.6机械损耗(PF)13.11.7旋转造成的损耗(PFe+PF)13.11.8机械功率13.12额定值和标称值13.13铭牌值第14章感应电机14.1结构和运行规则14.2磁体14.3笼型转子与绕线式转子14.4三相定子绕组14.5旋转磁场14.6转矩产生的原则14.7转矩表达式第15章感应电机的建模15.1稳态和暂态现象的建模15.2数学模型的结构15.3三相电机和两相电机15.4克拉克变换15.5两相等效电路15.6恒定式15.6.1K=1时的克拉克变换15.6.2K=2/3时的克拉克变换15.6.3K=2/3时的克拉克变换15.7两相等效绕组15.8定子绕组的模型15.9电压平衡方程15.10笼型转子的建模15.11转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15.12电感矩阵15.13漏磁通与主磁通15.14磁耦合15.15L矩阵15.16转子侧变量向定子侧转化15.17数学模型15.18缺点15.19在同步坐标系中建模15.20帕克变换15.21变换矩阵15.22转子变量变换15.23向量和复数15.24dq坐标系下的电感矩阵15.25dq坐标系下的电压平衡方程15.26电气子系统第16章感应电机的稳态运行16.1输入功率16.2转矩表达式16.3转差率16.4机械功率与损耗16.5稳态运行16.6与变压器的类比16.7转矩和电流的计算16.8稳态转矩16.9标幺值16.10动态转矩的相对值16.11稳态电路的参数16.12机械特性分析16.13小转差率下的电机运行16.14大转差率下的电机运行16.15并网的感应电机的起动16.16极限转矩和极限转差16.17克劳斯方程16.18静态平衡和非静态平衡16.19连续工作的稳定区间16.20损耗和功率平衡16.21铜耗、铁耗和机械损耗16.22机械内功率16.23电压和磁通的关系16.24功率平衡第17章异步电机变频调速17.1电网供电电机的转速变化17.2电压改变17.3绕线转子电机17.4变极对数17.5多极电机的特性17.5.1电网供电的多极电机17.5.2由静态功率变换器供电的多极电机17.5.3多极电机的缺点17.6双速定子绕组17.7相关符号17.8变频电源供电17.9变频电源17.10电源转换器的拓扑结构17.11脉冲宽度调制17.12输出电压的平均值17.13正弦输出电压17.14PWM波形的频谱17.15电流纹波17.16频率控制17.17弱磁17.18稳态和瞬态运行区17.19稳态运行的限制17.19.1RI补偿17.19.2临界转速17.20感应电机的结构17.20.1电网供电的电机17.20.2变频感应电机第18章同步电机18.1运行原理18.2定子绕组18.3旋转磁场18.4转矩的产生18.5同步电机的结构18.6定子磁路18.7转子的结构18.8励磁绕组的供电18.9旋转变压器励磁18.10永磁体励磁18.11永磁体材料特性18.12永磁体的磁路18.13表贴式和内埋式磁体18.14永磁电机的特性第19章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19.1同步电机的建模19.2磁动势19.3两相等效19.4克拉克三相/两相变换19.5电感矩阵和电压平衡方程19.6帕克变换19.7dq系中的电感矩阵19.8用复数表示矢量19.9电压平衡方程19.10隐极电机(各向同性电机)的电气子系统19.11隐极电机中的转矩19.12凸极电机(各向异性电机)19.13磁阻转矩19.14磁阻电动机第20章稳态运行20.1稳态时的电压平衡方程20.2等效电路20.3电流、电压的峰值和有效值20.4隐极电机的矢量图20.5凸极电机的矢量图20.6凸极电机的转矩20.7随功角变化的转矩20.8机械特性20.9由刚性电网供电的同步电机20.10同步发电机的运行20.10.1涡轮机功率的增加20.10.2频率的增加20.10.3无功功率和电压变化20.10.4功角变化第21章同步电机瞬态运行21.1机电时间常数21.2同步电机的位置 21.3LC阻尼电路21.4同步电机的阻尼21.5阻尼绕组21.6同步电机的短路21.6.1直流分量21.6.2ISC1的计算21.6.3ISC2的计算21.6.4ISC3的计算21.7瞬态和次瞬态现象21.7.1时间间隔121.7.2时间间隔221.7.3时间间隔3第22章同步电机变频技术22.1逆变器供电的同步电机22.2转矩控制原理22.3电流控制原理22.4弱磁控制22.5暂态和稳态运行区域参考文献 上一篇: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功率理论与电能质量治理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 下一篇: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超级电容器:材料、系统及应用 高清可编辑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