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微电网应用作者:(日)小原伸哉 著出版时间:2013年丛编项: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内容简介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燃料电池微电网应用》以日本札幌及东京地区实际的供能为样本进行介绍。首先,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独立系统着手,前八章全面分析了燃料电池作为微电网中的核心供电单元的特性。并且在其中尝试引入商用电网,通过数个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燃料电池可以对商用电网实现平峰削谷的作用,同时降低整体成本;后面五章,每一章中都引入了一个新的元素,如生物质发电机、太阳能、风能等。在每一种新能源的引入过程,都会根据前八章对燃料电池的讨论结果,重新建立模型给出最佳匹配的结果。《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燃料电池微电网应用》细致具体地给出了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结合各种新能源的实际研究方案,具有很高的实用参考价值,非常适合从事新能源应用,特别是燃料电池应用的研究人员、学者及相关专业师生。目录译者序文字符号说明第1章 就部分加载和负载波动而言的小范围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1.1 简介1.2 系统配置1.2.1 系统概述1.2.2 能量损失和质量损失1.2.3 系统模型和方程1.2.4 部分负载运行1.3 能量平衡和目标函数1.3.1 能量平衡1.3.2 电热器的运行1.3.3 储热运行1.4 能量输出特性1.4.1 系统调度图1.4.2 负载波动和燃料消耗1.5 案例研究1.5.1 系统概述1.5.2 运行方案结果1.5.3 系统年度运行成本1.6 结论第2章 成本最低优化的燃料电池能量网络设备布局规划2.1 简介2.2 系统概述2.2.1 能量网络2.2.2 燃料电池系统2.2.3 有序热源2.2.4 市政燃气重整2.2.5 系统运行模型2.3 热水管网(HWN)散热量2.4 能量平衡2.4.1 功率平衡2.4.2 热平衡2.5 成本计算和目标函数2.5.1 成本计算2.5.2 目标函数2.6 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2.6.1 遗传算法优化2.6.2 设备特性模型2.6.3 储热罐和锅炉的运行2.6.4 热水管路和热水循环泵的规格2.6.5 分析流程2.6.6 分析条件2.7 分析结果2.7.1 燃料电池和重整气运行方案2.7.2 热水放热量和热水管路径2.7.3 热水循环泵流量2.7.4 储热罐和锅炉的运行2.7.5 成本分析结果2.7.6 关于分析精度的思考2.8 结论第3章 基于分区合作管理提高发电效率3.1 简介3.2 系统结构3.2.1 FC微电网略图3.2.2 系统结构3.2.3 运行方法3.3 FC微电网安装方案3.3.1 微电网发电效率3.3.2 电力需求模型3.3.3 分析方法3.4 案例研究3.5 分析结果与讨论3.5.1 单机系统发电效率3.5.2 中央系统发电效率3.5.3 分区合作系统发电效率3.6 结论第4章 使用负载分级方法减少燃料电池设备容量和热量损失的燃料电池网络系统4.1 简介4.2 燃料电池负载平衡和布局规划方案4.2.1 燃料电池网络系统4.2.2 燃料电池发电特性4.2.3 电解水负载平衡4.2.4 燃料电池的分布4.2.5 能量平衡方程4.2.6 系统操作方法4.3 分析方法4.3.1 分析程序4.3.2 相关参数4.4 案例研究4.4.1 能量需求模型和网络系统4.4.2 燃料电池设备容量减少产生的影响4.4.3 热水管路径方案分析结果4.4.4 燃料电池布局规划方案分析结果4.5 结论第5章 由柴油发电机和燃料电池组成的复合互连微电网的设备方案5.1 简介5.2 复合互连微电网(CIM)5.2.1 微电网模型5.2.2 CIM模型5.2.3 设施略图5.2.4 CIM运行方法5.3 设备特性5.3.1 柴油发电机(DEG)5.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5.4 分析方法5.4.1 复合互连电网的路径方案5.4.2 分析步骤5.4.3 电力需求模型5.5 案例研究5.5.1 市区模型5.5.2 复杂社区5.5.3 居民区模型5.6 结论第6章 高效利用分布式燃料电池废热的方法6.1 简介6.2 燃料电池网络系统概述6.2.1 系统概述6.2.2 热水管路径和散热量6.2.3 热量平衡6.2.4 热水管网散热量6.3 燃料电池模型6.3.1 电功率和热输出特性6.3.2 能量需求模型和燃料电池容量6.4 案例分析6.4.1 日本札幌地区天气情况6.4.2 分析方法6.5 分析结果6.5.1 热水管网的优化路径和散热量6.5.2 能量需求模型和热水管网优化路径6.5.3 负载波动的影响6.6 结论第7章 寒冷地区燃料电池独立系统的响应特性7.1 简介7.2 系统概述7.2.1 系统框图7.2.2 供电策略7.2.3 供热策略7.2.4 辅助系统和控制7.2.5 操作控制模型7.3 设备的时间常数7.3.1 燃料电池的时间常数7.3.2 市政燃气重整器7.3.3 逆变器和系统连接设备7.3.4 热泵的时间常量7.4 分析方法7.5 结果和讨论7.5.1 控制器控制变量7.5.2 系统步进响应特性7.5.3 带浮动负载的电功负载阶跃响应特性7.5.4 寒冷地区独立住宅应用7.6 结论第8章 限定燃料电池数量的微电网负载响应特性8.1 简介8.2 微电网模型8.2.1 微电网的电能质量8.3 系统配置设备的响应特性8.3.1 内燃机发电机的发电特性8.3.2 燃料电池的发电特性8.3.3 市政燃气重整器输出特性8.3.4 逆变器和互连设备8.3.5 燃料电池发电效率8.4 控制变量和分析方法8.5 微电网负载响应特性8.5.1 阶跃响应特性8.5.2 住宅电力需求模型应用8.5.3 燃料电池系统发电效率8.6 结论第9章 燃料电池/木质生物质发电机混合微电网动态特性9.1 简介9.2 系统方案9.2.1 混合微电网9.2.2 微电网系统运行策略9.3 PEMFC与SEG的控制响应特性9.3.1 控制框图9.3.2 PEMFC 响应特性9.3.3 SEG响应特性9.4 PWHC微电网动态特性分析结论9.4.1 PWHC的功率响应特性9.4.2 住宅电功负载模式下微电网中SEG和PEMFC的响应特性9.5 结论第10章 燃料电池?加氢燃气发动机混合系统及其部分负载时的效率提升10.1 简介10.2 系统概述10.2.1 HCGS模型10.2.2 系统运行策略10.3 设备特性10.3.1 加氢NEG输出特性10.3.2 燃料电池输出特性10.4 HCGS的电功输出和热功输出特性10.4.1 NEG和PEMFC的输出特性10.4.2 根据负载临界值确定PEMFC或NEG的运行方法(OM?C模型)10.4.3 PEMFC负担基载的运行方法(OM?D模型)10.5 案例分析10.5.1 热力需求和电力需求模型10.5.2 分析方法10.6 结果和讨论10.6.1 市政燃气的消耗情况10.6.2 发电效率和总效率10.6.3 二氧化碳的排放10.6.4 储热罐的储热能力10.7 结论第11章 燃料电池与加氢燃气发电机混合微电网的二氧化碳排放特性11.1 简介11.2 系统概述11.2.1 IMPE模型11.2.2 微电网运行方法11.2.3 设备规划11.3 设备特性11.3.1 燃气发电机输出特性11.3.2 NE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1.3.3 燃料电池系统11.4 案例分析11.4.1 市区模型11.4.2 电力需求模型11.4.3 流程分析11.5 结果和讨论11.5.1 微电网电功负载11.5.2 发电设备容量11.5.3 发电效率11.5.4 二氧化碳排放量11.5.5 热力需求和废热输出11.6 结论第12章 使用太阳能重整燃料电池系统的快速运行算法研究12.1 简介12.2 系统概述12.2.1 生物乙醇太阳能重整燃料电池系统12.2.2 FBSR的安装方法12.2.3 重整燃料控制12.3 能量和质量平衡12.3.1 能量平衡12.3.2 质量平衡12.4 SRF系统的运行动态预测12.4.1 系统运行预测算法的分析过程12.4.2 神经网络结构12.4.3 神经网络训练计算12.4.4 运行状态的预测过程12.5 使用遗传算法计算训练信号的预处理方法12.5.1 代表日的动态运行方法12.5.2 染色体模型和分析流程12.5.3 系统运行12.5.4 目标函数与染色体适应值12.6 案例分析12.6.1 系统分析12.6.2 系统特性12.6.3 状态分析12.7 结果和讨论12.7.1 FSBR供能系统12.7.2 运行状态预测的分析精度12.7.3 废热存储量预测的误差分析12.7.4 气候差异性与运行状态预测误差的关系12.8 结论第13章 风能发电?燃料电池微电网的发电特性13.1 简介13.2 微电网模型13.3 系统配置设备的响应特性13.3.1 燃料电池发电特性13.3.2 市政燃气重整器输出特性13.3.3 风力发电机的发电特性13.3.4 燃料电池系统发电效率13.3.5 逆变器和系统互连设备13.4 控制参数与分析方法13.5 微电网负载响应特性13.5.1 阶跃响应13.5.2 低温地区住宅的负载响应特性13.5.3 发电效率13.6 结论参考文献 上一篇: 风力发电场标准化设计 下一篇: 风力电力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