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绝缘子老化表征及微观诊断技术 作者:彭向阳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8年版内容简介本书选题在国内首次关注复合绝缘子外绝缘硅橡胶材料的长效配方体系,以及复合绝缘子在运维管理过程中的老化表征和诊断技术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是国内第D一次出版这个领域的技术专著。我社出版过的有关复合绝缘子的书也已追溯到2008年之前,近几年均无此类书面世。其中:长效配方体系系统讲述硅橡胶主组分(生胶、白炭黑、氢氧化铝)、结构助剂(交联剂、结构控制剂、表面改性剂等)、功能助剂(紫外吸收剂、热稳定剂等)对外绝缘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环境的适合配方体系。而老化表征和诊断技术则全面介绍了目前的老化检测和研究手段,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热重分析、显微红外、气质联用、慢正电子束技术等的微观诊断技术,具有较好的创性和实用性。第1 章 概述第2 章 硅橡胶中生胶对性能的影响第3 章 主要填料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第4 章 紫外吸收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第5 章 结构性添加剂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第6 章 针对不同运行环境的硅橡胶配方体系第7 章 基于绝缘子微观性能与结构的表征方法第8 章 硅橡胶主组分含量及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第9 章 复合绝缘子老化影响深度分析第10 章 复合绝缘子表面老化无机层和自由体积分析 第11 章 复合绝缘子憎水恢复性测试第12 章 复合绝缘子中小分子种类与含量研究第13 章 老化绝缘子的其他测试方法目录前言第1章 复合绝缘子硅橡胶配方组分分析1.1 复合绝缘子应用现状及老化问题1.2 运行环境对复合绝缘子老化的影响1.3 复合绝缘子硅橡胶的配方组分1.4 硅橡胶主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1.4.1 生胶1.4.2 白炭黑1.4.3 氢氧化铝1.5 结构助剂1.5.1 硫化剂1.5.2 结构控制剂1.5.3 表面改性剂1.6 功能助剂1.6.1 紫外吸收剂1.6.2 憎水添加剂1.6.3 小分子硅氧烷第2章 复合绝缘子老化的宏观表征2.1 抽样检测方法2.1.1 试验方案及标准2.1.2 抽检样品2.2 抽样检测结果2.2.1 外观检查2.2.2 憎水性检查2.2.3 伞裙耐漏电起痕试验2.2.4 芯棒耐应力腐蚀试验2.2.5 水煮后干工频电压温升试验2.2.6 芯棒带护套水扩散试验2.2.7 机械破坏负荷试验2.2.8 芯棒和护套粘接强度试验2.2.9 检测结果讨论2.3 老化状态评估2.4 宏观层面老化等级评定第3章 复合绝缘子老化的微观表征3.1 硅橡胶主组分含量测试3.2 表面老化深度测试3.3 表面无机层厚度测试3.4 憎水恢复性测试3.5 硅氧烷小分子测试第4章 热失重分析法研究主组分含量4.1 新出厂复合绝缘子主组分分析4.1.1 复合绝缘子样品4.1.2 测试取样4.1.3 测试结果4.2 运行复合绝缘子主组分分析4.2.1 伞裙不同深度的老化情况4.2.2 不同位置伞裙的老化情况4.2.3 不同憎水级别复合绝缘子老化情况4.2.4 不同粉化程度复合绝缘子老化情况4.2.5 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老化情况4.2.6 复合绝缘子护套老化情况4.3 故障复合绝缘子主组分分析4.3.1500kV榕茅甲线4.3.2500kV调港乙线第5章 显微红外光谱法研究表面老化深度5.1 线扫描法5.1.1 同一复合绝缘子不同伞裙的老化深度5.1.2 不同运行时间复合绝缘子的老化深度5.2 面扫描法5.2.1 运行复合绝缘子的老化深度5.2.2 故障复合绝缘子的老化深度第6章 慢正电子束法研究表面无机层厚度6.1 运行复合绝缘子无机层测试6.1.1 紫外线辐照加速老化6.1.2 等离子体加速老化6.2 硅橡胶自由体积与憎水恢复性的关系6.2.1 小分子含量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6.2.2 白炭黑含量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6.2.3 氢氧化铝含量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第7章 等离子体处理法研究憎水恢复性7.1 小分子扩散模型及扩散系数7.2 温湿度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7.2.1 实验条件7.2.2 温湿度影响分析7.3 新出厂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恢复性7.4 运行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恢复性7.4.1 绝缘子不同伞裙7.4.2 不同运行时间复合绝缘子7.4.3 不同憎水级别复合绝缘子7.4.4 不同粉化程度复合绝缘子7.5 故障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恢复性第8章 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研究小分子影响8.1 小分子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8.1.1 不同D4添加量对小分子的影响8.1.2 不同D4添加量对憎水恢复性的影响8.2 新出厂复合绝缘子小分子种类与含量8.2.1 新出厂复合绝缘子样品8.2.2 GC-Ms分析8.3 运行复合绝缘子小分子含量8.3.1 运行复合绝缘子样品8.3.2 GC-MS分析第9章 复合绝缘子老化机理及老化评定9.1 紫外加速老化9.2 电晕加速老化9.3 化学加速老化9.3.1 酸的老化作用9.3.2 碱的老化作用9.3.3 酸碱作用机理9.4 老化模型9.5 老化失效机理9.6 微观层面老化等级评定9.6.1 老化评定判据9.6.2 老化评定应用第10章 复合绝缘子其他老化测试技术10.1 热刺激电流(TSC)法10.1.1 测试原理10.1.2 测试过程10.1.3 测试结果10.2 固体核磁共振(NMR)法10.2.1 测试原理10.2.2 测试结果10.3 衰减全反射(ATR)红外光谱法10.3.1 测试原理10.3.2 测试结果10.4 超声波法10.4.1 测试原理10.4.2 测试过程和结果10.5 红外/紫外成像法10.5.1 测试原理10.5.2 测试结果10.6 X射线成像法10.6.1 测试原理10.6.2 测试结果10.7 微波测试法10.7.1 测试原理10.7.2 测试过程和结果10.8 太赫兹(THz)测试法10.8.1 测试原理10.8.2 测试过程和结果参考文献 上一篇: 复合绝缘子技术及故障案例分析 卢明 主编 2018年版 下一篇: 复杂电机与电力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与控制研究 第2版 罗晓曙,韦笃取 著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