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发展论出版时间:2010内容简介 生存与发展问题,是人类的永恒问题;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则是人类一直力图求解的难题。本书从解析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生存与发展问题——生态危机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了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西双版纳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展的问题,试图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找到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西双版纳尚存地球北回归线附近唯一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具有保护这一生态系统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文化。然而,西双版纳也与地球其他地区一样,正处于生态危机之中。作者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研究,提供了一条人类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途径: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目录序第一章 概论发展道路一、道路决定出路二、地球生态村中的绿色明珠三、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第二章 正观西双版纳一、生态良好,资源富集二、民族众多,文化独特三、四面通达,区位优越四、旅游名胜,知名度高五、特色产业,打下基础六、科研基地,实力雄厚第三章 反视西双版纳一、“第一”的圈套二、“开屏”的心态三、多变的思路四、人才的无奈五、教育的“黑洞”六、扶持的误区第四章 保护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身心生态环境二、生态环境问题:失衡、失序、失调三、自然生态的失衡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激烈冲突四、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五、西双版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楷摸六、西双版纳自然生态环境正在退化七、保护西双版纳自然生态环境第五章 弘扬生态文化一、生态文化:2l世纪的主流文化二、西双版纳丰富的生态文化三、弘扬西双版纳生态文化第六章 发展生态经济一、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二、发展生态经济的途径三、在西双版纳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四、构建西双版纳生态产业支撑体系第七章 建设生态文明一、生态文明:以和谐为核心、取法自然的文明形态二、生态文明的实践方式和途径三、西双版纳发展目标: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第八章 一个点的实践——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一、背景与缘起二、一个古老的民族——布朗族三、布朗族生态博物馆简介四、建设理念五、建设原则六、建设方法七、意义和作用八、社会反响九、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日常管理附录 散论发展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对西双版纳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施文化名牌战略实践“三贴近”要求,文化讲座热傣乡——西双版纳一勐巴拉娜西先进文化讲座侧记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用美好的形象吸引人——全力打造“西双版纳一勐巴拉娜西”品牌大型歌舞《勐巴拉娜西》成功面世的意义和启示关于“西双版纳一勐巴拉娜西”品牌塑造美好形象,改善投资和旅游环境建设生态博物馆,促进布朗族发展——在“布朗族发展论坛”上的发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西双版纳州职业教育调研报告为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春天倾听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呼救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年) 下一篇: 解码金融:了解金融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