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1867-1960)出版时间:2009内容简介 《美国货币史(1867-1960)》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美国货币史(1867-1960)》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最为深远和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目录第1章 绪论第2章 绿钞时期2.1 1867年货币存量的构成2.2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2.3 恢复铸币的政治斗争2.4 影响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2.5 与绿钞时期相联系的几个特殊问题2.6 总结第3章 银元政治和价格长期下降(1879—1897)3.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3.2 银元政治3.3 导致货币存量改变的因素第4章 黄金通胀和银行改革(1897—1914)4.1 经济复苏时期(1897—1902)4.2 相对稳定增长时期(1903—1907)4.3 1907年的银行业危机4.4 支付限制解除后的银行改革4.5 后危机时代(1908—1914)4.6 货币存量数学意义上的变动4.7 回顾比较第5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初期(1914—1921)5.1 货币和银行结构的改变5.2 战时和战后的通货膨胀5.3 1920—1921年的衰退第6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期(1921—1929)6.1 货币、收入、价格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发展历程6.2 商业银行运营的变化6.3 货币政策的发展6.4 影响货币存量的因素6.5 总结第7章 大萧条时期(1929—1933)7.1 货币、收入、价格、速度和利率的发展历程7.2 引起货币存量变动的因素7.3 银行倒闭7.4 大萧条的国际特征7.5 货币政策的发展7.6 其他可选政策7.7 为何货币政策如此无能第8章 新政时期银行结构和货币本位的变化8.1 银行结构的变化8.2 货币本位制度的变化第9章 周期性变动(1933—1941)9.1 货币、收入、价格和流通速度的变化9.2 引起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9.3 基础货币的变动9.4 联邦储备政策9.5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动9.6 1937年紧缩及随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性因素的角色第10章 二战时期的通货膨胀10.1 美国中立时期(1939年9月—1941年11月)10.2 二战赤字时代(1941年12月—1946年1月)10.3 战争结束到价格高峰(1945年8月—1948年8月)10.4 收支余额第11章 货币政策的复苏(1948—1960)11.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11.2 导致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11.3 货币政策的发展11.4 为什么货币存量保持稳定增长第12章 战后货币流通速度上升12.1 替代资产收益率的变化12.2 货币替代物的发展12.3 以上考虑因素的综合效果12.4 稳定性预期第13章 总论13.1 货币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13.2 货币关系的稳定性13.3 货币方面变动的独立性13.4 表象的欺骗性附录A 基本表格附录B 名义货币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理事评论主题词索引 上一篇: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 下一篇: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