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指南 作者:关广聚 出版时间:2009年版内容简介 《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指南》涵盖内、外、妇、儿、麻醉、眼、耳鼻喉、皮肤、神经内外、放射、检验、药剂等学科,共分为两篇。第一篇为临床基本技能,包括病历书写要求、医患沟通技巧、体格检查规则、临床操作规程、临床常用药物、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等,目的在于讲述实践技能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操作步骤;第二篇为临床思维技巧及应试训练试题,包括典型病例分析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模拟试题,注重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以期提高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培养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是新时期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临床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共同构成医学知识体系,其中临床技能是核心、是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医学生完成基础课后,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面试、低年资医师各专业轮转等都离不开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临床思维能力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规范且临床思维分析准确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目前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的现状亟待解决。为了弥补传统临床医师培养方法的不足,消除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沟壑,提高实习医师、青年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能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组织富有临床经验的专家,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编写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指南》一书。目录第一篇 临床基本技能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乃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第二节 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第三节 住院病历书写要求第四节 人院记录书写要求第五节 病程记录书写要求第六节 其他医疗文书书写要求第七节 内科病历书写要求第八节 外科病历书写要求第九节 妇产科病历书写要求第十节 儿科病历书写要求第二章 医患沟通技巧第一节 医患沟通的概念与内涵第二节 医患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技巧第三节 患者的基本心理状态第四节 病史采集中的医患沟通技巧第五节 与特殊疾病患者沟通的技巧第六节 医疗法规与医患沟通第三章 体格检查的一般规则第一节 皮肤及浅表淋巴结检查第二节 头颅检查第三节 颈部检查第四节 胸部及肺检查第五节 心脏检查第六节 血管检查第七节 腹部检查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第九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第十节 神经系统检查第四章 临床操作规程第一节 一般操作规程一、人工呼吸二、胸外心脏按压三、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四、环甲膜切开术五、环甲膜穿刺术六、气管切开术七、胸部外伤急救八、骨折急救九、皮内注射法十、皮下注射法十一、肌内注射法十二、静脉注射法十三、测血压十四、吸氧术十五、吸痰术十六、超声雾化吸入十七、洗胃术十八、胃插管术十九、胃肠减压术二十、灌肠术二十一、导尿术二十二、穿脱隔离衣第二节 内科操作规程一、电除颤二、心脏电复律术三、人工心脏起搏术四、胸腔穿刺五、腹腔穿刺六、腰椎穿刺七、骨髓穿刺八、心包腔穿刺九、肝穿刺活检十、肾穿刺活检十一、淋巴结穿刺十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十三、纤维胃镜、十二指肠镜检查十四、纤维结肠镜检查十五、食管压力检查十六、心电图检查十七、超声心动图检查十八、冠状动脉造影十九、三腔二囊管的应用二十、胃液采集和分析第三节 外科操作规程一、常用手术器械的辨认和正确使用二、刷手、穿脱手术衣、戴手套三、消毒铺巾四、换药五、拆线六、打结七、缝合八、静脉切开术.九、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十、脓肿切开引流十一、石膏固定技术:十二、小夹板固定技术十三、牵引术十四、关节腔穿刺十五、清创缝合十六、手法复位十七、局部封闭十八、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十九、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二十、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二十一、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二十二、侧脑室穿刺二十三、脑血管造影二十四、颅内压监护二十五、胸腔闭式引流二十六、支气管肺泡灌洗二十七、肺活检二十八、尿道膀胱镜检查二十九、静脉尿路造影三十、膀胱造影三十一、逆行肾盂造影三十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三十三、尿道扩张三十四、体外冲击波碎石第四节 妇产科操作规程一、产科检查二、基础体温测定三、妊娠试验四、宫颈活组织检查五、诊断性刮宫与分段刮宫六、输卵管通液术七、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八、经阴道后穹隆穿刺九、人工流产十、宫内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十一、阴道镜检查十二、子宫镜检查十三、腹腔镜检查十四、胎儿镜检查第五节 儿科操作规程一、头皮针穿刺法二、股静脉穿刺三、后囟穿刺法四、胸骨穿刺五、胫骨穿刺六、硬脑膜穿刺第六节 麻醉科操作规程一、气管插管术二、双腔导管支气管内插管术三、气管支气管插管拔管术四、局部浸润麻醉五、区域阻滞六、表面麻醉七、颈丛神经阻滞八、臂丛神经阻滞九、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法十、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法十一、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十二、骶管神经阻滞法十三、膈神经阻滞术十四、肋间神经阻滞术十五、星状神经节阻滞十六、小针刀疗法十七、有创直接动脉测压十八、中心静脉压测定及置管技术十九、肺动脉导管第七节 眼科操作规程一、视力检查二、视野检查三、暗适应检查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五、眼底检查六、眼压测量七、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八、泪液分泌试验九、泪膜破裂时间(BUT)十、角膜荧光素染色十一、眼球突出度检查十二、结膜囊冲洗术十三、结膜下注射十四、球后注射十五、泪道冲洗术十六、泪道探通术十七、角膜异物取出术十八、前房穿刺术十九、眼药使用方法第八节 耳鼻喉科操作规程一、额镜使用二、前鼻镜检查法三、后鼻镜检查法四、口咽检查法五、间接喉镜检查六、纤维电子喉镜检查法七、喉动态镜检查法八、耳镜检查法九、鼻内镜检查十、鼻腔与鼻窦活组织检查术十一、鼻腔填塞法十二、鼻腔异物取出术十三、鼻腔冲洗法十四、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十五、上颌窦穿刺术十六、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法十七、喉咽及喉部活组织检查法十八、咽部异物取出术十九、喉部异物取出术二十、扁桃体周围脓肿穿刺抽脓及切开排脓法二十一、支气管镜检查法二十二、外耳道冲洗法二十三、外耳道异物取出术二十四、咽鼓管吹张术二十五、鼓膜穿刺术二十六、鼓膜切开术二十七、音叉检查法二十八、林纳试验二十九、韦伯试验三十、施瓦巴赫试验三十一、昂白试验三十二、步行试验三十三、书写试验三十四、自发性眼震检查法第九节 皮肤科操作规程一、真菌直接涂片检查法二、斑贴试验技术三、皮内试验四、皮肤活检术五、免疫病理检查六、性病检查七、阴虱、蠕形螨和疥螨检查八、红外线疗法九、紫外线疗法十、光化学疗法十一、激光疗法十二、光动力疗法十三、冷冻疗法十四、放射疗法第十节 影像科操作规程一、X线摄影检查技术二、X线造影检查技术三、CT技术四、MRI扫描技术五、超声技术第五章 临床常用药物一、抗微生物药物二、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三、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四、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五、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六、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七、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八、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九、抗变态反应药物十、激素及有关药物十一、维生素及营养药十二、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药十三、解毒药十四、诊断用药第六章 常用实验项目及临床意义第一节 临床血液学检查一、血液标本采集二、血液一般检测三、白细胞测定四、血小板的检测五、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六、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七、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的检查八、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九、纤维蛋白溶解检测十、血栓形成的特异检测十一、血液流变学检测十二、血型血清学检查第二节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一、尿液检测二、粪便检查三、脑脊液检查四、浆膜腔积液检查第三节 生化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一、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二、肝功能测定三、肾功能测定四、血脂、脂蛋白测定五、糖类及其代谢产物测定六、心肌酶谱和心肌蛋白检查七、血清电解质检测八、血清淀粉酶和胆碱酯酶测定第四节 血液气体及酸碱检查一、血气标本的采集二、血液气体检查三、血液酸碱度检查第五节 临床免疫学检验一、体液免疫检查二、血清IgE检测三、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查四、补体测定五、细胞免疫学检查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一、甲型肝炎病毒检查二、乙型肝炎病毒检查三、丙型肝炎病毒检查四、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五、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六、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第七节 自身抗体测定一、类风湿因子测定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三、抗核抗体检查四、抗双链DNA抗体检查五、抗ENA抗体测定六、抗心磷脂抗体测定七、抗精子抗体八、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九、抗卵巢抗体测定十、抗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测定十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第八节 肿瘤的免疫学检查一、甲胎蛋白测定二、癌胚抗原测定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四、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五、CAl六、CAl七、CAl八、CAl九、α一L一岩藻糖苷酶测定第九节 内分泌激素检测一、甲状腺激素检测二、性腺激素检测三、垂体激素检测第二篇 临床思维技巧及应试训练试题第一章 典型病例分析第一节 内科典型病例分析第二节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分析第三节 外科典型病例分析第四节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一、产科部分典型病例分析二、妇科部分典型病例分析第五节 儿科典型病例分析第六节 眼科典型病例分析第七节 耳鼻喉科典型病例分析第八节 皮肤科典型病例分析第九节 常见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诊断分析一、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二、食管、胃肠道影像诊断三、肝、胆、胰腺、脾脏疾病影像诊断四、泌尿系统与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五、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六、骨骼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第二章 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模拟试题第一节 内科模拟试题第二节 神经内科模拟试题第三节 外科模拟试题第四节 妇产科模拟试题第五节 儿科模拟试题第六节 眼科模拟试题第七节 耳鼻喉科模拟试题第八节 皮肤科模拟试题 上一篇: 现代医院门诊管理指南 朱会耕 主编 2014年版 下一篇: 全科医生诊疗与处方手册 戴德银,田卫卫,张德云 主编 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