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原理与方法 作者:李稻 主编出版时间: 2008年版内容简介医学功能学科是由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为主组成的医学基础学科群,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相互渗透性,而且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相互融合性。但是,传统的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学依附于各自的学科,教学内容侧重于演示现象,验证课堂理论,缺乏相互渗透与融合,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功能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借鉴国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基础上,经过几年教学改革与探索,在明确学生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理清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形成了三个阶段的实验教学思路与模式。第一阶段为基础性功能实验;第二阶段为综合性功能实验;第三阶段为探究性功能实验。在教学安排上,依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实验组合,同时更多倾向于探究性实验安排。在探究实验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各种功能与代谢变化,以及探索在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下的变化规律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动手的能力,并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与学习的热情。目前,已出版的功能学科实验教材种类繁多,且各具特色。但是,大多是针对本科的通式实验教学内容而进行编排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尚不够全面、丰富,难以满足教学对象的多层次化和探究性实验所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现实。因此,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的实验新成果于功能学科实验教材中,从而指导学生进行功能学科的科学实践。有鉴于此,我们编撰了《医学功能学科实验原理与方法》教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涉及功能学科实验的诸多方面,包括基本实验理论、实际实验操作,具体实验内容以及常用动物正常的生理、生化指标等等。每一章都力求做到内容系统、数据正确,同时脉络清晰,语言规范。在第五、六章中,对传统的功能实验进行必要细化和界定。在第七章中,本书对探究性实验的实施进行了体会性阐述。在第八章中,着重介绍了探究性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常用实验之精华。目录第一章 绪论一、概述二、课程目的三、实验基本原理与方法四、实验的基本要求五、实验报告撰写第二章 实验动物第一节 功能实验常用的动物与用途一、蟾蜍二、小鼠三、大鼠四、豚鼠五、家兔六、猫第二节 实验动物品系一、近交系二、封闭群三、杂交一代四、突变品系第三节 实验动物健康、年龄判定与性别辨认一、哺乳类动物健康的一般判定法二、动物年龄的判断三、实验动物性别辨认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第三章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 动物实验分类与类型一、动物实验分类二、常用动物实验类型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编号、捕捉与固定一、实验动物的编号二、家兔的捉拿和固定三、小白鼠的捉拿和固定四、蟾蜍的捉拿和固定第三节 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一、拔毛法二、剪毛法三、剃毛法四、脱毛剂法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与手术方法一、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二、注意事项第五节 急性动物实验的常用手术方法一、家兔的手术方法二、蟾蜍脑脊髓、脊柱术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一、家兔的采血方法二、大、小鼠的采血方法三、豚鼠的采血法四、血清和血浆的制备方法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一、给药途径二、给药方法第八节 药物浓度及剂量换算一、药物浓度二、剂量换算三、动物与人之间药物剂量的换算第九节 动物呼吸、血压检测方法一、家兔二、大鼠第十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一、颈椎脱臼法二、空气栓塞法三、急性大失血法四、吸入麻醉致死法五、注射麻醉法六、其他方法第十一节 常用实验室试剂配制一、几种生理溶液的配制二、缓冲液配制第四章 实验室常用器械与仪器一、常用手术器械二、常用实验器具三、常用实验仪器第五章 基础实验第六章 综合性实验第七章 探究性实验实施第八章 探究性实验常用技术第九章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与论文撰写第十章 生物信号检测与分析技术附录 上一篇: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医学机能实验学 英文版 孙艺平 主编 2009年版 下一篇: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医学实验动物学 汤家铭,陈民利 主编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