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毒理学基础 供临床、预防,基础,放射医学,医学类专业用 作者:姜岳明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临床、预防、基础、放射医学药学类专业用):毒理学基础》讲解通俗,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主要内容为毒理学总论和临床毒理学、药物毒理学、法医毒理学、卫生毒理学(环境、职业、食品和放射毒理学)等应用毒理学章节。该教材特色首先是教学针对性强,兼顾到非预防医学类和预防医学类的实际教学需要;其次,按教学时数编写教材,编者长期从事该课程教学,知道教学的要求和难点,知道如何帮助学生把教材读懂、读薄,不编写看不懂、讲不清楚或从来不讲授的内容。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一、毒理学研究领域二、研究方法第二节 毒理学在其他医药学分支学科的应用一、毒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二、毒理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三、毒理学在法医学、放射医学、药物学中的应用第三节 毒理学基本概念一、毒物、毒性及毒效应二、生物学标志三、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四、时间-反应关系五、选择性毒性六、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第四节 毒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毒理学的过去二、毒理学的现在三、毒理学的未来第二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二、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三、毒物动力学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二、代谢灭活与代谢活化三、外源化学物代谢的影响因素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一、化学物因素二、机体因素三、环境因素四、化学物的联合作用第二节 毒作用机制一、概述二、几种典型的毒作用机制三、毒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毒理学试验基础第一节 毒理学试验的原则和局限性一、描述毒理学试验的基本原则二、整体动物实验的“3R”原则及伦理学三、人体观察的伦理学原则第二节 毒理学毒性评价试验的基本目的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管理一、实验动物物种的选择二、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三、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的选择四、实验动物的个体选择五、实验动物的管理第四节 受试物样品的准备第五节 毒理学试验设计要点一、毒理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二、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三、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染毒和处置一、实验动物染毒二、实验动物生物样本采集及处死第七节 毒理学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一、结果的统计分析二、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第八节 优良实验室规范一、实施GLP的目的和意义二、GLP的基本内容及组织体系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一、急性毒性及其试验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三、急性毒性替代试验第二节 局部刺激试验和皮肤致敏试验一、局部刺激试验二、皮肤致敏试验第三节 亚慢性和慢性毒作用一、概述二、试验设计三、结果评价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的类型一、基因突变二、染色体畸变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一、引起突变的DNA变化二、引起突变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三、其他的改变四、突变的后果第四节 机体反应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一、DNA损伤的修复二、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第五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基本方法一、观察项目的选择二、常用的致突变试验三、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第一节 化学致癌物的分类一、按化学性质分类二、按作用机制分类三、按作用结果分类第二节 化学致癌机制一、化学致癌作用二、与致癌作用相关的遗传学机制三、与致癌作用相关的袁遗传机制第三节 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一、定量构效关系分析二、遗传毒性试验三、细胞转化试验四、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五、促癌剂的检测六、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七、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应用于致癌作用的研究八、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殖与发育毒性作用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二、生殖与发育毒性的特点三、历史与发展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价一、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二、生殖毒性试验第三节 发育毒性及其评价一、母/父源性因素与发育毒性的关系二、发育毒性的敏感期和终末点三、发育毒性的剂量-反应模式和阚值四、发育毒性的评价第九章 管理毒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管理毒理学的概念和范围二、毒理学工作者在化学品管理中的作用三、管理对毒理学的影响第二节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一、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发展概况和意义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基本内容三、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四、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危险性分析一、危险性分析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二、危险度评定的概念、意义、步骤三、危害鉴定四、危害表征五、暴露评价六、危险度特征分析七、危险性管理八、危险性交流第十章 临床毒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临床的毒作用类型二、临床观察在毒理学研究中的意义三、中毒的临床特点四、中毒病人治疗的临床对策第二节 毒物中毒一、职业性中毒二、生活性中毒三、动植物中毒四、其他中毒第三节 药物中毒一、处方药中毒二、非处方药中毒三、中草药中毒第四节 滥用药物和吸人剂中毒一、滥用药物中毒二、滥用吸入剂中毒第十一章 法医毒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法医毒理学及与其他毒理学分支学科的关系二、我国法医毒物种类及特点第二节 毒物中毒一、毒物中毒的种类二、突发性群体中毒第三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一、中毒案情调查与现场勘查二、中毒症状分析三、中毒尸体的法医学检查四、法医毒物分析五、中毒法医学鉴定的鉴别诊断六、中毒方式的推断第十二章 药物毒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毒理学及与其他毒理学学科分支的关系二、药物毒理学的发展简史三、药物毒作用第二节 药物的靶器官毒理学一、药物对肝的毒作用二、药物对肾的毒作用三、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四、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作用第三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和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一、药物安全性评价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第十三章 卫生毒理学第一节 职业毒理学一、概述二、职业有害因素及其毒性作用三、几种常见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第二节 环境毒理学一、概速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三、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第三节 食品毒理学一、概述二、各类食物中的有害外源性化合物第四节 放射毒理学一、概述二、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代谢三、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四、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效应五、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诊断与危害评价六、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第十四章 神经行为毒理学第一节 概述一、神经毒物分类二、神经系统损伤类型三、神经毒作用特点第二节 神经毒作用机制一、神经递质与神经毒性二、通道与神经毒性三、受体、信号传导与神经毒性四、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毒性五、细胞骨架与神经毒性第三节 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与评价一、神经行为学方法二、神经电生理学方法三、神经化学方法四、神经病理学方法五、神经影像学方法六、体外神经毒理学方法第四节 行为毒性的研究方法与评价一、建立动物模型二、行为毒理学功能测试方法三、人类行为功能测试主要参考书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上一篇: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实验教材 药理学与毒理学实验 第二版 邹莉波 主编 2014年版 下一篇: 亚洲人肉毒毒素注射 徐丘一 编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