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毒理学基础 案例版 第二版 作者:张爱华出版时间: 2016年版内容简介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 案例版教材版权所有,其内容和引用案例的编写模式受法律保护,一切抄袭、模仿和盗版等侵权行为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目 录目录前言**部分毒理学总论**章 绪论 1**节 毒理学概述 1第二节 毒理学发展简史 5第三节 毒理学发展展望 7思考题 11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12**节 毒性、毒效应和毒物 12第二节 剂量、反应(效应)和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17第三节 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20思考题 24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25**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25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34第三节 毒物动力学 49思考题 55第四章 毒作用机制 56**节 毒物转运与转化及终毒物形成 56第二节 终毒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 61第三节 细胞调节 功能障碍 64第四节 修复障碍 75思考题 79第五章 毒作用影响因素 80**节 化学物因素 81第二节 机体因素 86第三节 环境因素 91第四节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93思考题 96第六章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97**节 急性毒性试验 97第二节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107思考题 115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及其评价 116**节 概述 116第二节 突变的类型 117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 120第四节 DNA损伤的修复 122第五节 突变后果 124第六节 致突变性评价方法 127思考题 134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表观遗传学作用 135**节 概述 135第二节 DNA甲基化 136第三节 组蛋白修饰 137第四节 染色质重塑 140第五节 非编码RNA 141第六节 外源化学物与表观遗传学改变 143第七节 外源化学物表观遗传作用检测 149思考题 154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及其评价 155**节 概述 155第二节 化学致癌物分类 156第三节 化学致癌过程 160第四节 化学致癌分子机制 164第五节 化学致癌作用的影响因素 168第六节 外源化学物致癌性评价 171思考题 175第十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176**节 发育毒性与致畸性 177第二节 发育毒性作用机制 181第三节 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试验与评价 185思考题 188第十一章 电离辐射与纳米材料的损害作用 190**节 电离辐射的损害作用 190第二节 纳米毒理学 200思考题 207第十二章 毒理组学 208**节 毒理基因组学 209第二节 毒理转录组学 215第三节 毒理蛋白组学 220第四节 毒理代谢组学 226思考题 230第十三章 人群毒理学 231**节 概述 231第二节 人群暴露评价 232第三节 人群暴露效应评价 239第四节 人群暴露与疾病效应的验证 243第五节 人群毒理学展望 246思考题 248第十四章 管理毒理学 249**节 概述 249第二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253第三节 风险分析 257第四节 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国际统一协调工作 270思考题 272第二部分靶器官毒理学第十五章 呼吸毒理学 273**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73第二节 毒物在呼吸道内的体内过程 275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呼吸系统的毒作用 280第四节 呼吸系统损伤机制 282第五节 呼吸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285思考题 289第十六章 肝脏毒理学 290**节 肝脏结构与功能的生物学基础 290第二节 常见肝脏毒物及其分类 292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肝损伤类型 293第四节 中毒性肝损伤机制 297第五节 肝脏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302第六节 化学性肝损伤的检测与评价 303思考题 306第十七章 肾脏毒理学 307**节 肾的结构功能与毒物易感性 307第二节 中毒性肾损伤的类型及表现 310第三节 常见肾毒性化学物 312第四节 肾脏的毒性作用机制 317第五节 肾损害的评价方法 319思考题 322第十八章 生殖毒理学 323**节 概述 323第二节 雄性生殖毒性 325第三节 雌性生殖毒性 326第四节 生殖毒性作用机制 329第五节 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及其评价 332思考题 335第十九章 神经与行为毒理学 336**节 概述 336第二节 神经毒作用机制 342第三节 神经毒性的研究方法与评价 346第四节 行为毒作用的研究方法与评价 348思考题 352第二十章 免疫毒理学 353**节 概述 353第二节 免疫系统组成与基本概念 356第三节 免疫毒性作用及机制 358第四节 免疫毒性试验方法及评价 363思考题 368第二十一章 血液毒理学 369**节 概述 369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红细胞系的毒作用 371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白细胞系的毒性 378第四节 外源化学物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毒性 380第五节 血液毒性的检测和评价 384思考题 385第二十二章 心血管毒理学 386**节 概述 386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 387第三节 外源化学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 395第四节 心血管毒作用的检测与评价 398思考题 401第二十三章 皮肤毒理学 402**节 皮肤的解剖结构与功能 402第二节 皮肤的毒作用类型 405第三节 皮肤毒理学研究方法和评价 410思考题 412参考文献 413索引 415彩图 上一篇: 世界毒物全史 第七册 毒物利用史 史志诚 主编 2016年版 下一篇: 靶器官毒理学丛书 血液毒理学 李建祥 著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