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常备系列 小儿体外循环手册 作者:王伟,朱德明 主编出版时间: 2015年版内容简介 《小儿体外循环手册》是我国体外循环领域第一本专门针对儿童病例的临床手册,且着重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病例。总论侧重于基本概念。其后各章节分别将设备、技术、临床问题及处理对策等作为重点,最后还介绍了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概念。它全面系统、简明实用,是便于查阅与携带白勺参考书籍,也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诊疗指南。目录1 总论1.1 体外循环概述1.1.1 心肺转流1.1.2 体外膜肺氧合1.1.3 心室辅助装置1.2 血液稀释1.2.1 血液稀释与血液流变学1.2.2 血液稀释与微循环灌注1.2.3 血液稀释与组织摄氧1.2.4 血液稀释与止血机制异常1.2.5 血液稀释与组织水肿1.2.6 血液稀释与血液破坏1.2.7 血液稀释与减少用血1.2.8 血液稀释技术的操作要点1.3 凝血与抗凝1.3.1 机体正常的凝血机制1.3.2 体外循环的抗凝1.3.3 凝血机制的恢复1.4 体外循环中的温度1.4.1 温度变化对机体的影响1.4.2 心脏手术对体温的影响1.4.3 体外循环术中的降温与复温2 体外循环的设备2.1 人工心肺机2.1.1 滚柱泵2.1.2 离心泵2.1.3 心肺机2.2 氧合器2.2.1 鼓泡式氧合器2.2.2 膜式氧合器2.2.3 热交换器和储血器2.3 储血器和负压辅助静脉引流2.3.1 储血器的结构与功能2.3.2 负压辅助静脉引流2.4 变温设备2.4.1 原理2.4.2 变温器2.4.3 变温水箱2.4.4 影响变温的因素2.5 体外循环插管和管道2.5.1 体外循环插管2.5.2 体外循环管道和接头2.6 动脉过滤器2.6.1 微栓的来源2.6.2 结构和原理2.6.3 临床操作2.7 超滤器2.7.1 结构和功能2.7.2 超滤的原理2.7.3 超滤器使用操作要点2.8 体外循环中的监测2.8.1 压力监测2.8.2 温度监测2.8.3 血平面监测2.8.4 静脉氧饱和度监测2.8.5 气泡监测3 转流技术3.1 术前准备3.1.1 患者术前访视3.1.2 每日设备安全检查3.1.3 手术前工作3.2 体外循环设备的安装和排气3.2.1 术前准备3.2.2 转流前管理3.3 插管技术3.3.1 插管的类型3.3.2 插管的荷包和固定3.3.3 插管的位置3.4 预充液及其配制3.4.1 预充基础液的选择3.4.2 血液稀释3.4.3 血制品和胶体3.4.4 药物3.4.5 预充的实施3.5 转流方法3.5.1 常规转流方法3.5.2 深低温转流方法3.5.3 特殊病种的体外循环3.6 体外循环中的常用药物3.6.1 肝素及鱼精蛋白3.6.2 血管活性药物3.6.3 调节水电解质3.6.4 抗炎药物3.6.5 其他3.7 血气电解质的管理3.7.1 气体分压的管理3.7.2 酸碱度3.7.3 电解质管理3.7.4 深低温时不同的血气管理稳态3.8 心肌保护3.8.1 心肌保护的基本原理3.8.2 体外循环中的心肌损伤3.8.3 心肌保护的原则3.8.4 心肌保护液3.9 神经系统保护3.9.1 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3.9.2 神经系统的保护策略3.9.3 神经系统的监测和评判3.10 超滤技术3.10.1 工作原理3.10.2 超滤的应用方式3.10.3 超滤的临床使用3.11 体外循环中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3.11.1 空气栓塞3.11.2 抗凝与凝血3.11.3 电源机械故障或意外停泵3.11.4 泵压高3.11.5 氧合不良3.11.6 液面迅速下降3.11.7 停机液面增加3.11.8 血色素尿3.11.9 升降温困难3.12 机械辅助循环3.12.1 机械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3.12.2 小结3.13 术后随访4 体外循环对部分脏器的影响4.1 心肺转流对肺的影响4.1.1 心肺转流引起肺损伤的机制4.1.2 心脏手术后肺损伤的I临床表现4.1.3 肺损伤的预防4.2 体外循环对肾脏的影响4.2.1 肾功能损伤的原因4.2.2 肾功能不全的预防和治疗4.3 体外循环对消化系统的干扰和损害4.3.1 体外循环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4.3.2 体外循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参考文献附录一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常规附录二 上海市体外循环质控标准(部分)附录三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术前准备工作附录四 阜外医院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术前准备工作 上一篇: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小儿外科学 第5版 蔡威,孙宁,魏光辉 主编 2014年版 下一篇: 中国农村文库 男孩子“小雀雀”疾病防与治 苏远安 等主编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