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方法学与中医证候建模作者: 西广成 著 出版时间:2010年版内容简介 在有关中医药学的973计划科研项目中,对中医证候及其与疾病、方剂的相关性开展研究,获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复杂系统方法学与中医证候建模》是这些成果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①证候的发生机制、存在性及主要特点;②证候、疾病、方剂复杂系统广义特征指标;③疾病映射模型及其算法;④中医广义症状(四诊信息、西医病理信息、各类理化指标等)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⑤中医证候和方剂之间的相关性;⑥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度;⑦中医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的无监督聚类方法;⑧中医辨证论治的智能系统模型等。《复杂系统方法学与中医证候建模》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原创性。《复杂系统方法学与中医证候建模》可供从事复杂系统、生物信息学、脑模型和中医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人员参考;还可作为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领域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参考书。目录前言第0章 熵一般化描述中的某些基本概念0.1 熵发展史概述0.2 熵的定义及其特性0.3 互信息的定义及其特性0.4 最大相对熵聚类0.4.1 最大相对熵聚类与k—均值法聚类的比较0.4.2 度量0.4.3 相容性结果参考文献第1章 复杂系统分划(聚集)的熵方法1.1 引言1.2 用熵定义的关联度1.3 分划的要求和分划的方法1.4 生态经济区划中的熵分划方法1.5 人脑意识研究中的熵分划方法参考文献第2章 智能系统研究初阶2.1 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观点基本构型2.2 熵与智能共增减原理2.3 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行为2.4 抽象神经自动机的结构可变性及其思维2.5 基于随机图的神经计算2.5.1 Markov神经网络的定义2.5.2 转移概率矩阵2.5.3 采用随机图法计算稳态概率2.5.4 仿真计算参考文献第3章 中医复杂系统中的统计相关性3.1 引言3.2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3.2.1 相关系数法3.2.2 Logistic回归分析3.3 基于熵的互信息3.3.1 基于Shannon熵的互信息3.3.2 基于Renyi熵的互信息3.4 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4.1 Bayes参数估计方法3.4.2 离散变量与连续变量的互信息3.4.3 实例分析3.5 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5.1 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3.5.2 实例分析3.6 研究证候与宏观子集之间相关性的五种方法3.6.1 证候的宏观子集3.6.2 五种有监督分类方法的比较学习3.6.3 性能指标3.6.4 比较学习结果3.7 中医中方剂与证候之间相关性3.7.1 实例分析3.7.2 结果分析3.8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中医复杂系统研究中的熵分划方法4.1 引言4.2 分划的准备4.3 N级相关4.4 分划算法的描述4.5 最佳分类个数的探讨4.6 中医实例4.6.1 离散变量之间的中医实例4.6.2 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间的中医实例4.6.3 连续变量间的中医实例4,7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5章 复杂系统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5.1 引言5.2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5.2.1 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5.2.2 用熵值确定权重的综合评价方法5.2.3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5.3 基于熵的广义指标建立方法5.3.1 强可迁矩阵5.3.2 广义指标建立的方法5.4 实例分析5.4.1 中医实例分析5.4.2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5.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6.1 引言6.2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6.3 基于联合贡献度截尾准则的特征提取方法6.3.1 联合贡献度定义6.3.2 基于联合贡献度截尾准则的特征提取6.3.3 实例分析6.4 基于新的关联度的特征提取方法6.4.1 基于Shannon熵的关联度6.4.2 特征提取方法6.4.3 实例分析6.5 用于理化指标的特征提取6.5.1 极大似然估计6.5.2 关联度的计算6.5.3 实例分析6.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7章 无监督分类方法研究7.1 引言7.2 基于扩展熵的无监督聚类7.2.1 信息瓶颈理论7.2.2 扩展熵7.2.3 基于扩展熵的无监督聚类7.2.4 实例分析7.3 无监督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7.3.1 改进的互信息7.3.2 熵聚类算法7.3.3 应用于肾衰四诊信息的聚类7.3.4 无监督算法的验证7.4 无监督高阶Bohzmann机7.4.1 高阶BM的概率分布7.4.2 高阶BM的无监督学习7.4.3 用无监督高阶BM分类7.4.4 实例分析7.5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8章 中医辨证的神经计算模型8.1 证候的发生机制、存在性8.1.1 齐次随机神经网络中的相位转移8.1.2 多重类随机神经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8.1.3 基于MCRNN的非监督聚类8.1.4 无监督随机神经网络聚类算法的构建8.1.5 算法的应用8.2 证候的主要特征8.2.1 神经网络及其动力学特性8.2.2 证候特征诠释8.3 中医辨证的智能系统模型8.3.1 智能系统的知识表达8.3.2 确定性Boltzmann机神经网络8.3.3 实例分析8.4 中医诊断过程的多层神经网络8.4.1 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8.4.2 前馈神经网络8.4.3 实例分析8.5 中医脉象信息和证候的相关性8.5.1 波形的形成8.5.2 改进的BP算法8.5.3 实例分析8.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9章 熵理论在疾病诊断标准中的应用9.1 引言9.2 疾病诊断标准的主要研究方法9.2.1 确定证候诊断基本要素的研究方法9.2.2 确定相关要素贡献分值的研究方法9.2.3 确定证候诊断阈值的研究方法9.3 脉络—血管系统病数据9.4 脉络—血管系统病的量化诊断标准9.4.1 量化诊断标准的要求9.4.2 确定证候诊断的基本要素9.4.3 变量症状对基本证型的贡献度9.4.4 基本证型的阈值9.4.5 量化诊断标准的形成9.5 脉络—血管系统病患者的危险因素9.5.1 患者危险因素有关的数据9.5.2 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9.6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 熵在多时点数据中的演化及其应用10.1 引言l0.2 中风病多时点数据演化分析10.2.1 中风病多时点数据说明10.2.2 各时点上证候要素的提取10.2.3 各时点上证候要素的分布10.2.4 各时点上证候的综合程度10.2.5 相邻时点上各证候间的关联程度10.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信件和成果证书后记 上一篇: 家庭常见病艾灸拔罐使用手册 李波,常娟 主编 2012年版 下一篇: 贺执茂临床经验集 贺执茂,何永恒,黄惠勇 编著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