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内热针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吴绪平,沈玉杰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版内容简介 《中华内热针临床诊断与治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介绍了内热针疗法概述、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及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重点阐述内热针临床应用解剖、诊断学基础、内热针操作技术、内热针治疗学基础、内热针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等内容。下篇各论介绍了内热针治疗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及内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疾病,共计60种病症。每种病症按概述、临床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内热针治疗的体例编写。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实用性强。适用于针灸科、疼痛科、康复科的临床医师使用,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阅读参考。目录上篇 总论第一章 内热针疗法概述一、从“以痛为输”到宣蛰人的压痛点二、从燔针到密集型银质针三、创新的内热针技术四、内热针疗法的推广与应用第二章 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第一节 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一、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概述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范围三、软组织损伤的各种形式四、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五、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第二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概述二、肌筋膜的生理功能三、扳机点的认识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五、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六、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及表现第三章 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一、骨质增生的概述二、人体内的三种力学形式三、人体对异常力学状态的调节与适应四、骨质增生的病因五、骨质增生的病理机制六、骨质增生病因病理学理论对内热针治疗的指导作用第四章 内热针临床应用解剖第一节 头部临床应用解剖一、头部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二、颅顶部解剖第二节 颈部临床应用解剖一、颈部体表标志与体表投影二、皮肤与筋膜三、颈部肌肉四、颈部神经第三节 胸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胸部境界与分区二、胸部体表标志及标志线三、胸壁四、胸廓的关节第四节 背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背部境界与分区二、背部体表标志三、背部层次结构第五节 腰骶部临床应用解剖一、体表标志及表面解剖二、腰骶部软组织三、腰骶部的血管与神经第六节 腹部临床应用解剖一、境界分区及表面解剖二、腹前外侧壁第七节 肩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肩部体表标志与对比关系二、肩部肌肉三、肩部关节结构第八节 肘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肘部体表解剖二、肘部的软组织结构三、肘部韧带及囊结构第九节 腕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腕关节体表标志与体表投影二、腕前区结构三、腕后区结构四、腕关节背侧区第十节 手部临床应用解剖一、手部体表标志与体表投影二、手掌结构三、手背侧结构四、手指的结构第十一节 髋部临床应用解剖一、体表标志及投影关系二、髋部的软组织结构第十二节 膝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膝部体表标志及体表投影二、膝部软组织第十三节 踝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踝部关节二、踝关节关节囊、韧带第十四节 足部临床应用解剖一、足部关节及其韧带二、足弓第五章 诊断学基础第六章 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与内热针操作方法第七章 内热针治疗学基础第八章 内热针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下篇 各论第九章 软组织损伤疾病第十章 骨关节疾病第十一章 常见周围神经疾病第十二章 常见内科疾病第十三章 常见妇科疾病第十四章 常见五官科疾病第十五章 常见皮肤科疾病 上一篇: 中华针灸临床精粹系列丛书 神经科疾病针灸治疗学 陈少宗,姜文 主编 2008年版 下一篇: 自然疗法丛书 放血治百病 郑杨,常宇 编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