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术文库《黄帝内经》之辩 中医思维方法探原 作者:孙可兴 出版时间:2017年版丛编项: 卓越学术文库内容简介 《之辩:中医思维方法探原》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和逻辑思想进行了关联性的研究,论证了《黄帝内经》的主要逻辑方法是取象比类的推类方法,同时在其理论建构中还注重应用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等辩证思维。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黄帝内经》是科学本质与文化内涵相互交融的理论形态,其逻辑思想与方法呈现出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融贯并存的总体特征。这种从逻辑方法论的视角对《黄帝内经》进行全面解读,在明其义理的过程中梳理出所蕴含的逻辑思想与逻辑方法,充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领域。目录第1章 引论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1.2 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1.2.1 研究现状1.2.2 问题分析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1.3.3 结构安排第2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与体系概说2.1 《内经》的成书过程2.1.1 《内经》的书名及含义2.1.2 《内经》的成书过程2.1.3 《内经》的注家与注本2.2 《内经》的理论结构2.2.1 《内经》的哲学与人文思想2.2.2 《内经》的逻辑思想与方法2.2.3 《内经》的古代自然科学2.2.4 《内经》的医学理论2.3 《内经》的学说体系概说2.3.1 藏象经络学说2.3.2 病因病机病证学说2.3.3 诊法论治学说2.3.4 养生学说2.3.5 五运六气学说第3章 《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思想3.1 气理论及其逻辑思想3.1.1 中国古代哲学之“气”思想3.1.2 《内经》“气”理论的基本内涵3.1.3 《内经》“气”理论的逻辑思想3.2 阴阳理论及其逻辑思想3.2.1 中国古代哲学之阴阳思想3.2.2 《内经》阴阳理论的基本内涵3.2.3 《内经》阴阳理论的逻辑思想3.3 五行理论及其逻辑思想3.3.1 中国古代哲学之五行思想3.3.2 《内经》五行理论的基本内涵3.3.3 《内经》五行理论的逻辑思想第4章 《黄帝内经》的推类方法4.1 《内经》的“象”范畴4.1.1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象”范畴4.1.2 《内经》的“象”范畴与取象思维4.2 《内经》的“类”范畴4.2.1 中国传统思维中的“类”范畴4.2.2 《内经》的“类”范畴与比类思维4.3 《内经》的推类方法与应用4.3.1 中国传统的推类方法4.3.2 《内经》推类方法的应用4.3.3 《内经》推类方法的逻辑特征4.3.4 《内经》推类方法的思维张力第5章 《黄帝内经》的归纳与演绎方法5.1 《内经》的归纳方法与应用5.1.1 归纳推理的定义与特征5.1.2 《内经》归纳法的内涵与逻辑特征5.1.3 《内经》归纳法的应用5.2 《内经》的演绎方法与应用5.2.1 《内经》三段论法的应用5.2.2 《内经》模式推理的应用5.2.3 《内经》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第6章 《黄帝内经》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方法6.1 《内经》的比较方法与应用6.1.1 比较法的定义与特征6.1.2 《内经》比较法的内涵与逻辑特征6.1.3 《内经》比较法的应用6.2 分析与综合方法的逻辑本质6.2.1 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基本内涵6.2.2 中国传统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基本特征6.3 《内经》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应用6.3.1 《内经》分析方法的应用6.3.2 《内经》综合方法的应用6.3.3 《内经》分析与综合方法的统一6.3.4 《内经》分析与综合方法的逻辑局限性第7章 《黄帝内经》逻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7.1 张仲景对《内经》逻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7.1.1 六经辨证理论发挥与逻辑呈现7.1.2 病因病机理论发挥与逻辑呈现7.1.3 治则方药理论发挥与逻辑呈现7.2 张介宾对《内经》逻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7.2.1 全面类分《内经》,奠定中医基础理论框架7.2.2 阴阳学说的发挥与逻辑呈现7.2.3 病机学说的发挥与逻辑呈现7.3 李时珍对《内经》逻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7.3.1 李时珍及其医药学的主要成就7.3.2 医学理论的发挥与逻辑呈现7.3.3 药学理论的发挥与逻辑呈现第8章 《黄帝内经》的逻辑思想与当代医论8.1 《内经》的思维方法与系统论8.1.1 当代系统论的基本内涵8.1.2 《内经》朴素系统论思想的主要内容8.1.3 《内经》朴素系统论思想的当代价值8.2 《内经》的思维方法与控制论8.2.1 当代控制论的基本内涵8.2.2 《内经》朴素控制论思想的主要内容8.2.3 《内经》朴素控制论思想的当代价值8.3 《内经》与当代心身医学8.3.1 当代心身医学的基本内涵8.3.2 《内经》朴素心身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8.3.3 《内经》朴素心身医学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及当代启示8.4 《内经》与当代社会医学8.4.1 当代社会医学的基本内涵8.4.2 《内经》朴素社会医学思想的主要内容8.4.3 《内经》朴素社会医学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及当代启示第9章 《内经》逻辑思想的意义与当代中医理论建设9.1 《内经》是科学本质与文化内涵相互交融的理论形态9.1.1 《内经》的科学本质9.1.2 《内经》的文化内涵9.1.3 《内经》是科学本质与文化内涵的交融体9.2 《内经》是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融贯并存的理论形态9.2.1 《内经》的逻辑思维系统9.2.2 《内经》的辩证思维系统9.2.3 《内经》逻辑思想与方法的总体特征及理论意义9.3 《内经》逻辑思想研究对中医理论建设的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2012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临床助理医师历年考点解析 郭雅卿 主编 2012年版 下一篇: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 悬壶传薪 陈鳌石中医外科临证精华 吴童,陈仲伟 主编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