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下册 第二版 作者:山东中医学院 编著 出版时间:2009年版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册)(第2版)》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史上丰富多彩的各医学流派的理论观点,也大多渊源于《黄帝内经》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帝内经》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例如:我国较旱的医学著作《八十一难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阐发而成,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亦曾参考《素问》、《九卷》(即《灵枢经》)的内容;晋·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则全是撰用《素问》、《针经》(即《灵枢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其他如王叔和所著《脉经》,多取材于《素问》的诊法部分;隋·巢元方等所著《诸病源候论》,则大量选取了该书的病因病机内容。白唐以降,历代医家,或以《素问》、《灵枢经》为理论根据,或对《素问》、《灵枢经》的专题加以阐发,使祖国医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徽宗赵佶敕撰的《圣济总录》,金·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元·李杲的《脾胃论》,明楼英的《医学纲目》等。近代唐宗海的《医经精义》,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录》,以及某些中医基本理论方面的专著等,其内容也大都来自《素问》与《灵枢经》。目录卷第十四刺要论篇第五十刺齐论篇第五十一刺禁论篇第五十二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针解篇第五十四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卷第十五皮部论篇第五十六经络论篇第五十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气府论篇第五十九卷第十六骨空论篇第六十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卷第十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卷第十八缪刺论篇第六十三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卷第十九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卷第二十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卷第二十一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卷第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卷第二十三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卷第二十四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参考书目 上一篇: 国学系列 黄帝内经 吴茹芝编译 2008年版 下一篇: 黄帝内经 卷一 国学精粹珍藏版 李志敏 主编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