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间体质差异与中医疗法之运用 作者:王晓艳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内容简介 《人种间体质差异与中医疗法之运用》立足于促进中医服务于人类健康、推动中医走向世界的视角,基于对中医科学和学科属性的辩证认识,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说、防治原则,运用并发展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观点,以理论与病案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讨论了人种间体质差异对中医方剂疗法(包括中成药治疗)、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拔罐疗法以及推拿按摩疗法的影响。《人种间体质差异与中医疗法之运用》有益于中医理论的完善、深化中医体质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中医医者在为不同人种之人提供医疗服务时产生更好的效果、开拓中医临床的辨体论治领域。对于中医学教师和研究生、科研工作者以及广大中医医护人员,特别是在国外行医的中医医护人员,《人种间体质差异与中医疗法之运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目录第一章 作为科学的中医学第一节 科学和医学一、认识科学二、认识医学第二节 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发展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一、整体系统理论二、辨证论治理论第四节 中医学的主要基本学说一、阴阳学说二、经络学说第五节 中医学的防治原则一、疾病预防的原则二、疾病治疗的原则第二章 中医学上的体质学说第一节 中医体质学概论一、体质及其相关概念二、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三、中医体质学的地位四、中医体质学的作用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一、生命过程论二、禀赋影响论三、环境制约论四、形神构成论第三章 不同人种的体质差异第一节 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一、先天因素二、后天因素第二节 人种体质论一、人种概述二、人种体质的概念和意义三、人种体质与人种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中医体质分类一、体质分类的意义二、中医体质分类的方法三、我国居民的中医体质分类四、不同人种之间的中医体质差异第四章 体质生理、病理与辨体第一节 体质的生理特征一、体质的先天禀赋性二、体质的相对稳定性三、体质的动态可变性四、体质的地域趋同性五、体质的多样性六、体质的后天可调性第二节 辨识体质一、辨体的内容二、辨体的原则第三节 体质病理一、体质与发病二、体质与疾病的演变三、特禀体质第五章 基于辨体的辨证论治第一节 辨体与辨证(病)……第六章 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方剂疗法的影响第七章 人种间体质差异对针刺疗法的影响第八章 人种间体质差异对艾灸疗法的影响第九章 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拔罐疗法的影响第十章 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推拿按摩疗法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民国伤寒新论丛书 谭次仲伤寒评志 谭次仲 著 2014年版 下一篇: 图解伤寒论 (汉)张仲景 著 高平 王叔和 撰次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