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学精义作者: 盖建民,何振中 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丛编项: 厦门朝天宫"道学教材丛书"之四内容简介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较早出现的一个流派,其医学模式是融生理治疗、心理治疗、精神信仰治疗于一炉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医学模式,具有鲜明的道教特色。道教医学虽属宗教医学范畴,但并不排斥世俗医学,奉行“先医药,后符咒”的原则,把符咒治病术与药物疗法结合起来;道医善于应用精神、信仰和各种自然疗法对病人进行心理和信仰治疗;道教医学对疾病的诊治不单是从个体身心的治疗入手,而且还注意到外界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强调外界环境的“治理”,此乃道教特有的“医世”思想。《厦门朝天宫“道学教材丛书”之四:道教医学精义》全面探讨了道教医学形成发展、道教医学体系与内容、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道教医学心理疗法、道教医学养生理论与方法、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目录总序第一章 绪论一、道教医学概念及本书研究内容二、国内外道教医学研究概述三、道教医学特征以及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 道教医学形成发展第一节 道教医学始创三部曲一、巫术医学二、方士医学三、道教医学的初成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医学一、为道者必须兼修医术二、上清派、灵宝派“借医弘道”三、魏晋南北朝的道教医家及其医学创获第三节 隋唐道教医学一、隋唐道教医学之勃兴二、隋唐道教医家及其主要成就第四节 宋金元道教医学一、宋金元道教与医学关系二、宋金元主要道教医家与医著第五节 明清道教医学一、明清道教与医学关系二、明清主要道教养生家及其著述第三章 道教医学体系与内容第一节 道教医学生命哲学一、天人相应论二、形气神论三、阴阳五行论四、生命发生论第二节 道教医学人体结构与生理一、藏象及其生理二、经脉、关窍及其生理三、关窍理论及主要关窍第三节 道教医学病因病机思想一、真气耗散与气机失调二、奇经八脉瘀滞三、心理失调病机第四章 道教医学的常见疗法第一节 道教医学针灸疗法一、道教医学特色针灸疗法的形成与发展二、道教医学特色针法及其新发展三、道教医学灸法第二节 道教服食疗法一、道教服食的源流与特征二、道教四时服食疗法三、金石药与丹药服食疗法第三节 外丹及其外科运用一、外丹作为治病药物的源流二、外科丹药的繁荣与发展三、现代医家使用丹药治疗疾病概述第四节 其他疗法一、运行真气祛病法二、阴邪从汗而解法三、开通八脉祛除病邪法四、从目中提取五脏病根疗法五、药枕疗法第五章 道教医学心理疗法第一节 道教信仰疗法一、道教信仰疗法释义二、玄武信仰疗法的形成及其主要类型三、玄武信仰疗法中的“合理内核”第二节 道教祝由术一、道教祝由术渊源二、道教符咒治病术的形成与发展三、道教祝由疗法的内在机理与本质特征四、医家运用祝由术疗疾案例及其理论阐释第三节 道教内丹心理疗法一、内丹炼养心理之剖析二、内丹炼养心理的个性特征三、道教心理疗法机理与心疗方四、道教内丹心理疗法验案第六章 道教医学养生理论与方法第一节 道教养生基本理论一、逆修返还理论二、元气耗散与聚合理论三、阴阳和合与脏腑经络之气相交理论第二节 道教养生的基本原则一、形神兼养,性命双修二、动静相兼,形神合一三、众术合修,互补共养四、善举广施,修德养生第三节 道教养生主要方法一、导引行气二、存思守一三、房中术四、内丹炼养术第四节 道教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一、辨体施功以改善体质二、炼养合时三、道教医学养生的不同层次与实践第七章 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第一节 道教医学的历史地位一、道教医学作为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二、道教医家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三、民间“医神”、“药神”崇拜与道教医学的社会影响第二节 道教医学的现代性价值第三节 道教医学的未来展望附录一:《养性延命录》节选附录二:医道还元总论附录三:人体体质类型鉴别表与食物性昧分类宜食参考附录四:1。奇经八脉图、内景图2。内境侧面图3。内经图 上一篇: 打开自闭心门的手 (美)路易莎 席尔瓦 著 2016年版 下一篇: 当我遇见一个人维吉尼亚 萨提亚演讲集 贝曼 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