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者:周红 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内容简介 《美术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首要目的即是从理论上澄清我国学界对它的困惑与误读,推动其实践不断拓展。其次,旨在探索学校教育采取一种新的心理预防手段的可能性。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学校教育,在关注儿童知识获得、智能提高的同时,亦应采取各类举措加强其人格的健康与和谐。最后,围绕美术治疗展开的研究还能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目录序前言第一章 美术治疗概述第一节 美术治疗的概念一、以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等为重要依据而产生二、以美术创作、美术作品及其过程为主要治疗媒介三、以治疗为首要目标四、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操作第二节 美术治疗两大流派的产生一、玛格丽特·南伯格与“美术心理治疗”二、艾德里安·希尔、伊迪丝·克莱曼与“美术作为治疗”第三节 美术治疗在各国的发展一、美术治疗在美国的发展二、美术治疗在其他国家的发展第四节 各国美术治疗发展中的共同趋向与困扰一、共同的发展趋向二、所面临的困扰:边缘化与尴尬第五节 美术治疗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二、国内研究第二章 美术治疗的理论渊源第一节 美术史与美术治疗一、美术中的浪漫主义二、美术中的现代流派三、来自美术史的启示第二节 精神病学与美术治疗一、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运用美术二、对精神病患者的美术作品进行研究并将其用于诊断第三节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等与美术治疗一、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与美术治疗二、荣格分析心理学与美术治疗三、人际精神分析与美术治疗第四节 教育与美术治疗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二、强调自由表现的美术教育三、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及美术教育治疗观第三章 美术治疗框架的构建与诊断性美术会面第一节 美术治疗框架的构建一、美术治疗室二、美术治疗师三、美术治疗的界限四、作为容器的治疗框架第二节 诊断性的美术会面一、透过美术作品进行评估二、收集与综合非作品信息三、确立治疗目标第四章 以个体为对象的正式美术治疗第一节 治疗过程中的帮助与改变一、美术创作二、作品分享与诠释第二节 治疗的终止与结束第三节 影响治疗过程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治疗关系:移情、反向移情与治疗联盟二、当事人在治疗中的阻抗与防御第五章 美术治疗的心理动力与心理教育方法第一节 美术治疗的心理动力方法一、客体关系与美术治疗二、自体心理学与美术治疗第二节 美术治疗的心理教育方法一、行为美术疗法二、认知行为美术疗法三、发展性美术疗法第六章 美术治疗的人本主义方法第一节 现象学美术疗法一、现象学美术治疗的目标二、现象学美术治疗的过程三、现象学美术治疗师的角色四、小结第二节 格式塔美术疗法一、格式塔心理学与格式塔疗法简述二、珍妮·雷恩的“格式塔美术体验”三、其他格式塔美术治疗师的方法第三节 人本主义-整体性美术疗法一、理论渊源二、实现整合的途径三、小结第四节 以人为中心的表现性艺术疗法一、“表现性艺术疗法”二、“以人为中心”三、小结第五节 存在主义美术疗法与超个人美术疗法一、存在主义美术疗法二、超个人美术疗法第七章 美术治疗的系统方法--团体与家庭第一节 团体美术治疗一、团体的三大基本类型二、对各团体类型的归纳与总结第二节 家庭美术治疗一、家庭治疗、美术治疗与家庭美术治疗的发展二、多样化的家庭美术治疗实践三、家庭美术治疗的价值第八章 儿童美术治疗及其与教育的合作第一节 儿童美术治疗的特殊性一、儿童美术治疗的材料提供二、儿童美术治疗的组织三、儿童美术治疗可采用的特殊技巧四、儿童美术治疗:从游戏到创作?第二节 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美术治疗资源一、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美术治疗资源的意义二、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美术治疗资源的途径三、克服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美术治疗资源的障碍结语 创造与分享的力量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 三元训练体系的实施与训练技巧 杜彦君 主编 2014年版 下一篇: 生命的功课 探索与转化情绪的能量 余高大 著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