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作者: 曹元应,陈育民主编 陈晓宁,徐伟 副主编出版时间: 2012年版丛编项: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改革十二五规划教内容简介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改革十二五规划教: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一至六章为病原生物学的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病原生物及病原生物学的概念、种类与特点、生物学特性、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消毒灭菌、医院感染与生物安全等内容。第七至二十六章为病原生物学的各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第二十七至三十五章主要介绍了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原生物第二节 病原生物学第三节 免疫学第二章 病原生物学特性第一节 细菌第二节 病毒第三节 真菌第四节 寄生虫第三章 病原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致病作用第二节 感染第四章 遗传与变异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三节 噬菌体第五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第一节 医学微生态学第二节 医院内感染第六章 消毒与灭菌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第三节 生物安全第七章 化脓性球菌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第二节 链球菌属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第四节 奈瑟菌属第八章 肠道杆菌第一节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第二节 埃希菌属第三节 志贺菌属第四节 沙门菌属第五节 其他肠道杆菌第六节 微生物学检查第七节 防治原则第九章 弯曲菌属第一节 霍乱弧菌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第十章 分枝杆菌属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第十一章 棒状杆菌属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第十三章 动物源性细菌第一节 布鲁菌属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第三节 鼠疫耶尔森菌第十四章 其他细菌第一节 百日咳鲍特茵第二节 嗜肺军团菌第十五章 其他原核细胞性病原体第一节 梅毒螺旋体第二节 支原体和脲原体第三节 立克次体第四节 衣原体第十六章 病原性真菌第一节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第二节 白假丝酵母菌第三节 新生隐球菌第十七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第二节 副黏病毒第三节 SARS病毒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第十八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第二节 轮状病毒第三节 其他肠道病毒第十九章 肝炎病毒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第一节 虫媒病毒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第二十一章 人类疱疹病毒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第二节 EB病毒第三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第四节 人巨细胞病毒第五节 其他人类疱疹病毒第二十二章 反转录病毒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二节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第二十三章 其他病毒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第二十四章 医学蠕虫第一节 线虫第二节 吸虫第三节 绦虫第二十五章 医学原虫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第二节 疟原虫第三节 其他原虫第二十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第二十七章 抗原第一节 抗原概念与分类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第二十八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及功能第四节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第二十九章 补体系统第一节 补体系统及其理化性质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第四节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第三十章 免疫系统第一节 免疫器官第二节 免疫细胞第三节 免疫分子第三十一章 免疫应答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第三节 免疫耐受第四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第三十二章 超敏反应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第三十三章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三节 肿瘤免疫第三十四章 免疫学应用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第二节 免疫治疗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第三节 移植免疫第三十五章 病原学检测技术第一节 细菌学检测技术第二节 病毒学检测技术第三节 真菌学检测技术第四节 寄生虫学检测技术第五节 病原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中英文索引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不传之秘 中医师是怎样炼成的 李德红 编著 2010年版 下一篇: 外科新技术图谱系列 常用乳房整形美容手术 实例分析图谱 张波,杨川 著 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