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起搏、除颤和再同步治疗作者: 柳景华,程姝娟,马长生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内容简介 《心脏起搏器:起搏、除颤和再同步治疗》分5篇28章,由国内50余位年富力强、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中青年介人专家共同完成撰写工作。分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相关临床概念、植入技术、随访及程控、新兴起搏技术5篇。对心脏电刺激、除颤的细胞电生理学、感知和检测、电极导线工程学、植入式传感器、电池系统等基本知识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方便了解起搏器临床应用的不同选择策略。在临床方面,着重介绍植入技术、临床试验结果、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无导线心脏起搏的最新临床运用、器械植入并发症处理等。而对生物起搏器,也从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角度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目录第一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基本概念第一章 心脏电刺激第一节 电刺激相关概念第二节 细胞特征和离子通道第三节 心脏组织的人工电刺激第四节 强度一时间关系第五节 电流流动的相关因素第六节 电极设计特征第七节 心脏电刺激的临床问题第八节 起搏设置的临床应用第二章 除颤的细胞电生理学第一节 纤颤的机制第二节 除颤原理第三章 感知和检测第一节 心脏腔内电图第二节 感知第三节 过感知的识别和处理第四节 室速/室颤的检测第五节 室上速一室速的鉴别第六节 检测程控和故障排除第七节 感知低下和失检测第八节 起搏器诊断、管理及ICD治疗第几节 植入式心电记录仪监测起搏器感知以及ICD血流动力学传感器第四章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的组件及编码命名第一节 电极导线第二节 植入式传感器第三节 电池系统第四节 起搏器、除颤器和电极导线的编码及命名第二篇 植入式心脏电子装置相关临床概念第一章 心脏起搏的基础生理学和血流动力学第一节 电激动和机械激动的生理学第二节 心率和房室同步的生理学作用第三节 心脏再同步策略第四节 起搏器综合征第五节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起搏治疗第二章 心房和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试验第一节 不同起搏模式的原理第二节 窦房结疾病单腔起搏第三节 心室起搏与双腔起搏第四节 心房单腔与双腔起搏第五节 单腔与双腔ICD起搏第六节 起搏模式相关临床试验第七节 非必需右心室起搏的预防第八节 右心室与双心室起搏第九节 双腔起搏的效价比第十节 最佳起搏模式的选择第三章 电除颤治疗的临床试验第一节 猝死的定义及临床研究的启示第二节 治疗策略的演化史:临床试验的启示第三节 ICD的临床应用第四节 ICD治疗适用人群第五节 ICD随机对照试验第六节 ICD非随机性试验第七节 其他ICD试验第八节 ICD治疗指南第九节 其他研究第四章 心脏再同步治疗第一节 QRS间期与心力衰竭第二节 CRT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获益第三节 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预防作用第四节 药物对CRT治疗的协同作用第五节 适当/不适当电击治疗第六节 特殊人群的长期CRT研究第七节 评估设备特性和程序的研究第八节 CRT其他设备功能第五章 窦房结疾病的起搏治疗第一节 窦房结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诊断第二节 起搏治疗窦房结疾病的临床预后第三节 心室起搏的潜在危害第四节 窦房结疾病的治疗第六章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治疗第一节 房室传导系统的解剖第二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诊断第三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分类第四节 房室传导系统疾病的起搏器治疗……第三篇 植入技术第四篇 随访及程控第五篇 新兴起搏技术 上一篇: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 三科辑要 (清)何梦瑶辑 2015年版 下一篇: 现代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进展集萃 周丽英 主编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