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病理生理学 作者:赵成海,于艳秋 主编出版时间: 2010年版内容简介 《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病理生理学》是成人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全书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第一章 疾病概论,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细胞凋亡与疾病,应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再灌性损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本教材编排新颖,版式紧凑,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每章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学,告知学生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难点,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具体教学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和易读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复习题,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附于书后。本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目录第一章 疾病概论/1第一节 病因学/2一、疾病发生的原因/2二、疾病发生的条件/3第二节 发病学/3一、疾病发生发展的-般规律/3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5第三节 疾病的转归/6一、康复/6二、死亡/6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8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9一、正常水、钠代谢/9二、血钠浓度异常的水、钠代谢紊乱/10三、血钠浓度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13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15一、正常钾代谢/15二、低钾血症/16三、高钾血症/17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20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机制/21一、酸碱的概念/21二、酸碱的产生/21三、酸碱平衡的调节/22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24一、pH/24二、动脉血CO2分压/25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25四、缓冲碱/25五、碱剩余/25六、阴离子间隙/25第三节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6一、代谢性酸中毒/26二、呼吸性酸中毒/28三、代谢性碱中毒/29四、呼吸性碱中毒/32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33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33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34第四章 缺氧/37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38一、血氧分压/38二、血氧容量/38三、血氧含量/38四、血红蛋白氧饱和度/38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39一、低张性缺氧/39二、血液性缺氧/40三、循环性缺氧/41四、组织性缺氧/42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43一、呼吸系统的变化/43二、循环系统的变化/44三、血液系统的变化/45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45五、组织细胞的变化/45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46第五章 发热/50第一节 概述/51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51一、发热激活物/51二、内生致热原/52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53第三节 机体代谢与功能改变/55一、物质代谢的改变/55二、生理功能改变/55三、防御功能改变/56第四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56一、治疗原发病/56二、退热/56第六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60第一节 凋亡的概述/61一、凋亡的概念/61二、凋亡的作用/61三、凋亡与坏死的区别/61四、新的细胞死亡形式/62第二节 凋亡的特征/62一、凋亡的形态学改变/62二、凋亡的生化特征/62第三节 凋亡的过程及机制/63一、凋亡的诱导途径/63二、凋亡执行/64第四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64一、凋亡过度相关疾病/64二、凋亡减弱相关疾病/65第五节 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66一、促进细胞凋亡方法/66二、抑制细胞凋亡方法/66第七章 应激/68第一节 概述/69一、应激的概念/69二、应激原/69第二节 应激的基本反应/69一、神经内分泌反应/70二、急性期反应/72三、细胞反应/72第三节 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73一、代谢变化/73二、功能变化/74第四节 应激与疾病/75一、全身适应综合征/75二、应激性溃疡/75三、高血压/76四、创伤后应激障碍/76第五节 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76第八章 休克/79第一节 概述/80第二节 病因与分类/80一、休克的病因/80二、休克的分类/81第三节 休克发展过程及机制/82一、休克代偿期/82二、休克进展期/83三、休克难治期/84第四节 休克对机体的影响/85一、对细胞的影响/85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变化/85第五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87一、病因学防治/87二、发病学治疗/87三、支持与保护疗法/87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1第一节 概述/92一、机体的止血、凝血功能/92二、机体的抗凝血功能/93三、血管内皮细胞在凝血、抗凝血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94第二节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94一、DIC的病因/94二、DIC的发生机制/95第三节 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96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96二、肝功能严重障碍/96三、血液高凝状态/96四、微循环障碍/96第四节 DIC的分期和分型/96一、分期/96二、分型/97第五节 DIC的功能代谢变化/97一、出血/97二、器官功能障碍/98三、休克/98四、贫血/99第六节 DIC诊断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99一、DIC诊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99二、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99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101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02一、常见原因/102二、影响因素/102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02飞自由基损伤作用/102二、钙超载/104三、白细胞损伤作用/106四、微循环障碍/106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107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7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7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8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8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8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108七、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变化/108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08第十一章 心力衰竭/111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与分类/113一、心力衰竭的病因/113二、心力衰竭的诱因/113三、心力衰竭的分类/114第二节 心功能受损时机体的代偿适应机制/115一、Frank-Starling机制/115二、神经体液机制/115三、心室重塑/116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116一、心肌收缩性减弱/117二、心室舒张功能障碍/119三、心脏各部分舒缩活动不协调/119第四节 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120一、心排血量减少/120二、静脉淤血/121第五节 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22一、病因学治疗/122二、干预神经体液机制的过度激活,抑制心室重塑/122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123四、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123五、心脏移植/123第十二章 呼吸衰竭/126第一节 原因和发病机制/127一、肺通气功能障碍/127二、肺换气功能障碍/129第二节 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130一、酸碱平衡紊乱/131二、呼吸系统变化/131三、循环系统变化/131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132五、肾功能变化/132六、胃肠变化/132第三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33一、防止和去除呼吸衰竭的病因/133二、提高PaO2/133三、降低PaCO2/133四、改善内环境及重要器官的功能/133第十三章 肝性脑病/136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概述/137一、肝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类/137二、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和机制/137三、肝功能不全表现/138第二节 肝性脑病概念、分类与分期/139一、概念/139二、分类/139三、分期/140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140一、氨中毒学说/140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142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142四、7氨基丁酸学说/143五、其他神经毒质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144六、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144第四节 防治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145一、防止诱因/145二、降低血氨/145三、其他治疗措施/145四、肝移植/145第十四章 肾功能衰竭/148第一节 肾功能衰竭的基本发病环节/149一、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149二、肾小管功能障碍/149三、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150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151一、分类和原因/151二、发病机制/151三、功能代谢变化/152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153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154一、原因/154二、发展过程/154三、发病机制/154四、功能代谢变化/155五、防治原则/157第四节 尿毒症/157一、尿毒症毒素/157二、尿毒症时的功能代谢变化/158三、防治原则/159参考答案/161参考文献/163 上一篇: 呼吸:让你变瘦、变美、变健康 (日)椎名由纪 著 2012年版 下一篇: 冠心病调养与防治必读 张磊,周鹏 主编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