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诊断设备及其应用作者: 汪静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核医学诊断设备及其应用》将体现近几年核医学影像仪器的新进展目前的医学影像,已不仅限于显示脏器结构的病变,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功能性成像,其意义在于显示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核素成像(包括PET和SPECT成像),即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功能性成像的重要技术之代表。进入21世纪以来,核医学影像仪器又进入一个令人瞩目的腾飞期,将核医学功能影像仪(SPECT、PET)发展为与解剖影像仪(如CT)相结合的新型仪器,即目前最先进的SPECT/CT、PET/CT的同机融合仪器。获得SPECT/CT或PET/CT的融合影像,完成两种技术“一站式”检查,实现更精准的“定性、定量、定位、定期”的影像诊断,使核医学影像飞跃至更高的水平。《核医学诊断设备及其应用》将重点阐明这两种新型仪器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目录总论第一节 核医学的定义及内容第二节 核医学诊断的原理和特点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体外检测法第一篇 核物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二节 原子核结构第二章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类型第一节 α衰变第二节 β衰变第三节 γ衰变与同质异能跃迁第三章 放射性衰变规律及放射性活度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第二节 放射性活度第四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一节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节 γ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二篇 核医学诊断设备第一章 核医学仪器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第二节 电离探测器第三节 闪烁探测器第四节 半导体探测器第五节 热释光探测器第六节 信号预处理第七节 放射性测量技术第二章 放射性活度计第三章 SPECT与γ相机第一节 SPECT与γ相机的结构第二节 SPECT的图像重建第三节 SPECT的图像校正第四节 SPECT与γ相机的性能指标和质量控制第四章 SPECT/CT第一节 SPECT/CT的特点第二节 SPECT/CT中CT的作用第五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第一节 PET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PET的基本结构第三节 PET图像采集方式第四节 定量PET图像的校正第五节 PET的重建方法第六节 PET的飞行时间技术第七节 PET的性能指标第八节 PET/CT的质量控制第六章 微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第七章 非显像类核医学仪器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仪第二节 肾图仪第三节 放射免疫γ计数器第四节 表面沾污测量仪第五节 个人剂量仪第三篇 辐射防护知识与防护设备第一章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一节 辐射对生物机体作用的机制第二节 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第二章 电离辐射剂量学第三章 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第二节 辐射防护的剂量限值标准第三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第四章 辐射防护测量仪及防护措施第一节 核医学科常用的辐射防护测量仪第二节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选址及分区第三节 核医学工作和操作的防护规程第五章 对患者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的防护第六章 放射性废物处理第四篇 核医学用放射性药物第一章 放射性药物的性质和分类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放射性药物的分类及其特性第二章 医用放射性核素的制备第一节 反应堆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第二节 加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第三章 发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原理和特性第二节 99Mo-99mTc发生器的应用第三节 188W-188Re发生器的应用第四节 68Ge-68Ga发生器的应用第四章 放射性药物及其质量控制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第五章 放射性药物体内定位机制第五篇 机体各系统的核医学检查第一章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第一节 甲状腺核医学第二节 甲状旁腺显像第三节 肾上腺显像第四节 其他几种常用的内分泌激素的RIA检测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第二节 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第三节 平衡法门控心血池动态显像第三章 消化系统核医学第一节 肝胆显像第二节 肝显像第三节 唾液腺(腮腺)显像第四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第五节 肠道出血定位显像第六节 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的放射免疫检测第四章 骨骼系统核医学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和方法第二节 骨显像的临床应用第五章 泌尿系统核医学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 上一篇: 现代调剂学 张晓乐 主编 2011年版 下一篇: 生物技术药物药剂学 汤玥,尹莉芳 著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