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学理论与临床实践 第二版 作者:韩科,张豪 主编出版时间: 2014年版内容简介 韩科、张豪主编的《牙合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第2版)(精)》集中了主编和诸位编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同时包含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是口腔医学多个分支学科临床医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一本颇有价值的参考书,其内容丰富、翔实、新颖。主要特点为:文风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展示了(牙合)学界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也提出了一些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而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而可使读者对(牙合)学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写作的各分支学科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有关咬合接触关系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应用,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作用;详细介绍了口腔修复治疗中设计和控制咬合接触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在当前大面积冠桥修复和种植修复迅速推广之际,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介绍了计算机记录转移个体下颌运动特征、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修复体获得满意的咬合接触关系等最新技术,对这些新技术在我国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录第1章 (牙合)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牙齿咬合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牙合)学理论的发展第三节 (牙合)学的范畴和研究手段第2章 咀嚼系统的解剖组织形态和生理功能第一节 咀嚼系统的范畴第二节 咀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三节 咀嚼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生理功能第3章 舱的发育、建立和改建第一节 人类(牙合)发育、建立的背景第二节 (牙合)的发育和建立第三节 (牙合)的改建第4章 咀嚼系统功能的神经控制第一节 与咀嚼系统功能有关的神经系统形态学基础第二节 咀嚼系统功能的反射性神经控制第5章 (牙合)与颌位关系第一节 (牙合)接触第二节 颌位关系第6章 下颌运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第一节 下颌运动分析的意义和涉及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下颌运动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第三节 下颌运动的机械模拟装置——骀架第7章 颌位关系转移的理论和技术第一节 铰链轴的定位和转移技术第二节 垂直距离的确定和转移技术第三节 上下颌水平对位关系的确定和转移技术第8章 咬合病第一节 咬合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机制第二节 牙体硬组织及牙髓病损与异常(牙合)接触的关系第三节 临床牙周病学中关于(牙合)的考虑第四节 咬合异常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第9章 咬合治疗第一节 咬合治疗的范畴和基本方法第二节 咬合治疗的检查、诊断与计划第三节 TMD的可逆性咬合治疗——(牙合)垫第四节 不可逆性咬合治疗——调(牙合)选磨第10章 口腔修复体(牙合)关系的建立和调整第一节 个体生理性(牙合)的概念和临床确定方法第二节 口腔修复体验接触关系的设计第三节 修复体制作过程中(牙合)接触精度的控制第11章 口腔各分支学科对咬合问题的考虑第一节 口腔临床各种治疗措施对(牙合)的影响比较第二节 (牙合)与正颌外科第三节 (牙合)与正畸第四蒂(牙合)与口腔内科第12章 (牙合)学临床实践的新前沿第一节 固定冠桥全口咬合重建第二节 种植义齿的袷接触关系设计制作第三节 口腔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参考文献 上一篇: 自体脂肪移植新技术 刘毅,栾杰 2017年版 下一篇: 牙髓病学 第5版(美)基格尔(Ingle,John,I.),贝克兰德(Bakland,Leif,K.) 编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