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癌症丛书 子宫内膜癌 作者:王建六 著 出版时间:2009年版丛编项: 中国常见癌症丛书内容简介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子宫内膜癌》对子宫内膜癌的基础研究、流行病学、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特别对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学辩证治疗及饮食疗法、新的治疗技术及药物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反映了当前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成果。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发病概况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分型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基础研究及分子分型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病理诊断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诊断第六节 子宫内膜癌治疗一、手术治疗二、手术后辅助治疗第二章 流行病学第一节 发病率第二节 发病年龄第三节 地域分布特征第四节 种族特征第五节 发病与生活习惯一、肥胖二、吸烟和饮酒三、饮食习惯第三章 病因学、发病机制与基础研究进展第一节 病因学一、子宫内膜增生二、肥胖三、糖尿病四、高血压五、无排卵、未孕和不孕六、多囊卵巢综合征七、晚绝经八、卵巢肿瘤九、外源性雌激素十、他莫昔芬十一、其他因素第二节 发病机制一、雌激素作用机制二、胰岛素作用机制三、其他分子机制第三节 家族遗传性一、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二、微卫星不稳定性三、含简单重复序列的功能基因突变在HNPcc发生中的作用第四节 基础研究进展一、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及其受体二、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三、子宫内膜癌与孕激素及其受体四、子宫内膜癌与雄激素及其受体五、子宫内膜癌与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和环氧化物酶六、子宫内膜癌与细胞微环境可溶性介质第四章 子宫内膜增生第一节 组织类型及病理学特征一、分类与命名二、病理学特征第二节 发病相关因素一、发病率二、病因三、发病相关因素第三节 临床表现第四节 诊断一、诊断方法二、鉴别诊断三、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第五节 治疗与预后一、治疗方法与疗效二、预后第五章 组织学类型及病理特征第一节 组织学类型第二节 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特征一、大体特征二、组织病理特征三、分级四、免疫组化特征五、鉴别诊断第三节 其他类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一、黏液腺癌二、浆液性腺癌三、透明细胞腺癌四、混合性腺癌五、鳞状细胞癌六、移行细胞癌七、小细胞癌八、未分化癌九、其他罕见类型子宫内膜癌第六章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一节 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三、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四、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第二节 子宫内膜诊刮术一、原则二、适应证三、禁忌证四、诊刮时间五、术前准备六、操作方法七、术后处理八、并发症及其处理九、新型诊刮器械十、诊刮相关问题十一、诊刮术与其他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价值的比较第三节 宫腔镜一、诊断用宫腔镜的组成与特点二、操作方法与镜下所见三、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四、宫腔镜对内膜癌播散及患者预后的影响第四节 超声诊断一、超声原理二、常用超声方法三、子宫内膜癌超声特征四、鉴别诊断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一、MRI检查二、cT检查三、PET-CT第六节 肿瘤标志物一、激素受体标志物二、血清肿瘤标志物三、肿瘤基因标志物四、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肿瘤标记物第七章 分期第一节 临床分期第二节 手术一病理分期第三节 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术前分期意义二、术前病情评估方法三、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第八章 转移特征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直接浸润蔓延第三节 淋巴转移第四节 血行转移第五节 转移相关因素一、临床分期二、组织学类型三、组织分化和肌层浸润四、肿瘤病灶大小五、其他相关因素第九章 手术治疗第一节 术前病情评估第二节 术前准备一、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二、术前常规实验室检查三、术前肠道准备四、术前个体化准备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第四节 手术范围第五节 开腹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一、手术医生选择二、手术切口选择三、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程序四、淋巴结切除术治疗价值五、腹膜后淋巴切除术要点六、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要点七、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第六节 腹腔镜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一、腹腔镜手术穿刺孔部位选择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三、腹腔镜Ⅱ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四、腹腔镜Ⅲ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五、腹腔镜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已结切除术六、腹腔镜下大网膜切除术七、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第七节 经阴道手术要点及常见并发症一、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二、手术操作要点三、疗效评价及手术专用器械第八节 术后监护第十章 放射治疗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术前放疗一、术前腔内放疗二、术前体外照射第三节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一、术后放射治疗适应证二、术后放射治疗方法第四节 放疗联合化疗第五节 单纯放射治疗第十一章 化学治疗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化疗进展一、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治疗价值二、晚期子宫内膜癌化疗联合放疗第三节 化学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一、化学治疗适应证二、化学治疗禁忌证第四节 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一、常用联合化疗方案二、常用放疗增敏化疗方案第五节 常见化疗并发症及防治一、化疗对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二、化疗对消化道的毒副作用三、化疗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四、化疗对肺的毒副作用五、化疗对胰腺的毒副作用六、化疗对肝的毒副作用七、化疗对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八、化疗对肾的毒副作用九、化疗药物相关过敏性反应第六节 目前存在问题及展望第十二章 内分泌治疗第一节 概论第二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二、禁忌证第三节 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一、孕激素及其作用机制二、他莫昔芬及其作用机制三、内分泌治疗方案第四节 疗效评价一、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二、子宫内膜癌三、影响内分泌疗效的因素第五节 内分泌治疗注意事项一、内分泌治疗副作用二、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三、持续治疗问题……第十三章 中医药治疗第十四章 分子靶向治疗第十五章 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第十六章 子宫内膜治疗后的激素替代治疗第十七章 随访第十八章 预后第十九章 复发及转移第二十章 终末期处理第二十一章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第二十二章 相关网络资源附录 上一篇: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全书 卵巢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徐永前 等主编 2009年版 下一篇: 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椎间盘源性腰痛彭宝淦2018观点 彭宝淦 著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