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 作者:张兆琪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内容简介 张兆琪主编的《临床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内容共十三章,涵盖了心血管影像的各种技术如X线、CT、MRI、超声、核医学及心血管造影,系统地论述了心血管系统及相关疾病,简明扼要地总结了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到影像特征及诊断要点,同时兼顾了各种检查方法的比较影像学,力求为临床检查方法的优选提供借鉴。希望能遵循从无创到有创,从简便到复杂,从价格低廉到昂贵的原则来为患者选择检查方法。该书力求新颖,编者将最新的检查技术、理念及科研成果写入本书,另外还涉及一些仍在探索的前沿科学研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目录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基本知识第一节 心血管胚胎发育一、概述二、心脏胚胎学第二节 心脏的解剖与生理一、心脏的表面结构二、心壁的结构三、心腔的结构四、心脏的传导系统五、冠状血管六、心包的结构七、心脏生理第三节 血管的解剖一、体循环解剖二、肺循环解剖第二章 无创影像原理与技术第一节 X线平片一、基本原理与设备二、检查技术与方法三、成像特点四、图像解读与临床应用五、X线防护第二节 超声一、基本原理与设备二、检查技术与方法三、成像特点四、图像解读与临床应用第三节 CT成像一、基本原理与设备二、检查技术与方法三、成像特点四、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解读与临床应用五、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第四节 MRI成像一、基本原理与设备二、检查技术与方法三、成像特点四、图像解读与临床应用五、对比剂第五节 核医学一、基本原理与设备二、检查技术与方法三、成像特点四、图像解读与临床应用第三章 心血管介入原理与技术第一节 心导管检查、心室造影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一、心导管检查二、心室造影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五、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六、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技术一、概述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三、操作原则与影像学表现四、并发症与预后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一、概述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三、手术并发症四、冠状动脉旁路血管造影第三节 大血管造影与腔内隔绝治疗技术一、概述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三、操作原则与影像学表现四、并发症与预后第四节 左心房-肺静脉成像房颤射频消融技术一、概述二、房颤介入消融术前肺静脉-左心房MSCT及CEMRA成像三、MSCT在房颤消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附:主动脉及主动脉病变的径线测量一、主动脉的径线测量二、主动脉瘤的径线测量三、主动脉缩窄的径线测量第四章 先天性心脏病与先天性血管畸形第一节 心脏节段分析法与心脏异位一、心脏位置二、内脏-心房位置关系三、静脉回流四、心房-心室连接五、心室-大动脉连接六、胸主动脉第二节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畸形一、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三、心内膜垫缺损(附:单心房)四、动脉导管未闭五、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第三节 右心系统先天发育异常一、三尖瓣下移畸形二、法洛四联症三、肺动脉闭锁四、肺动脉狭窄五、一侧肺动脉缺如第四节 左心系统发育异常一、肺静脉异位引流二、左侧三房心三、主动脉瓣及瓣上、瓣下狭窄四、先天性主动脉窦瘤五、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六、主动脉弓离断七、主动脉一左室通道畸形第五节 复杂型心血管畸形一、完全型大动脉错位二、矫正型大动脉错位三、右室双出口四、三尖瓣闭锁五、单心室六、永存动脉干七、十字交叉心八、心脏位置异常九、心房异构第六节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评价一、概述二、影像学表现第七节 影像学比较与优选一、X线……第五章 冠状动脉疾病第六章 心脏瓣膜病第七章 心肌疾病第八章 心脏肿瘤第九章 心包疾病第十章 大动脉疾病第十一章 周围动脉疾病第十二章 肺血管疾病第十三章 静脉系统疾病 上一篇: 临床肾脏病诊疗学 李旭东 主编 2011年版 下一篇: 快速性心律失常介入诊疗临床关键技术 李毅刚 主编 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