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分析技术及其应用作 者: 陈执中 编著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分析技术及其应用》(作者陈执中)阐述了最新发展的分析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及新药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共分21章:1章介绍蛋白质组学概念和人类蛋白质组学计划;2~4章对蛋白质三维分离、快速鉴定进行了阐述;5~15章对近代新的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及新的联用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16~21章对蛋白质-DNA相互作用、蛋白质复合体混合物分析和鉴定及蛋白质复合体相互作用以及其他分析鉴定新技术进行了讨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分析技术及其应用》可供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分析工作者及从事蛋白质、肽类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分析的科技人员,药厂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及质量控制工作人员,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参考。目录1 绪论 1.1 生命的物质——蛋白质 1.2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1.3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1.4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 1.5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和研究策略 1.6 差异显示蛋白质组学(比较蛋白质组学) 1.7 翻译后修饰 1.8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医药科学的发展2 蛋白质组分析中蛋白质的分离 2.1 细胞和亚细胞提取物的制备 2.2 蛋白质的分离3 蛋白质快速分离和特性快速鉴定技术 3.1 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法 3.2 蛋白质二维色谱分离技术 3.3 蛋白质特性快速鉴定技术4 灌注色谱法 4.1 理论基础 4.2 灌注色谱预填充柱 4.3 灌注色谱分离技术 4.4 应用5 新型免疫检测技术 5.1 新型免疫检测器及检测系统 5.2 新型免疫检测法 5.3 应用6 DNA芯片技术 6.1 DNA芯片 6.2 微流路芯片7 蛋白质芯片技术 7.1 蛋白质芯片的种类 7.2 光学蛋白质芯片技术 7.3 高通量蛋白质荧光芯片 7.4 生物分子的蛋白质芯片纯化和鉴定技术 7.5 应用8 生物质谱分析法 8.1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 8.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四倍飞行时间质谱法 8.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法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9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9.1 生物传感芯片 9.2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原理 9.3 分析仪器及检测技术 9.4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9.5 在新药开发研究中的应用10 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法 10.1 新的生物活性测定法 10.2 生物活性检测仪——BIACORE□probe 10.3 应用11 液相色谱-大气压离子化质谱联用技术 11.1 液相色谱-大气压离子化质谱 11.2 LC/MS的应用12 新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 12.1 LC/MS新离子化技术 12.2 新的离子阱LC/MS/MS系统 12.3 展望13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质谱法联用技术 13.1 BIA/MS联用的分析技术 13.2 BIA/MS联用技术的应用 13.3 展望14 高速逆流色谱新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联用技术 14.1 离子对逆流色谱 14.2 pH区带逆流色谱 14.3 新的色谱系统与高速逆流色谱联用技术 14.4 高速逆流色谱-质谱联用技术15 纳级液相色谱-纳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 15.1 NanoLC/namo ESI-MS系统及分析技术 15.2 应用16 染色质免疫沉淀 16.1 ChIP技术 16.2 活细胞中质白质-DNA相互作用测定 16.3 应用17 核素编码亲和标记法 17.1 ICAT法的特点 17.2 ICAT法的原理和分析步骤 17.3 ICAT法的应用18 串联亲和纯化技术 18.1 TAP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18.2 TAP技术的应用 18.3 展望19 其他分析鉴定技术 19.1 绿荧光蛋白技术 19.2 蛋白质复合体的直接分析鉴定 19.3 多维蛋白质鉴定技术 19.4 图像质谱法20 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及其与质谱联用技术 20.1 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法 20.2 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 20.3 应用21 纳米粒子-DNA生物条形码测定法 21.1 纳米粒子-DNA生物条形码测定法的发展 21.2 蛋白质的测定 21.3 多种蛋白质的同时检测 21.4 DNA特异性序列检测 21.5 展望附录1 参考表 1.1 十进位数量词头及符号表 1.2 氨基酸的英文缩写附录2 缩写词的英文中文名称对照 上一篇: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 下一篇: 肝细胞癌防控与分子医学 [张积仁 上官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