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 出版时间:2010内容简介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中医学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具有较高造诣。擅治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男子不育、妇女不孕及妇科杂病等,屡起沉疴。在《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中医专刊》《亚太传统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论文40余篇。对中医理论颇有研究,提出“三焦由人体血脉、经络构成,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运行气血,水、津之通道”学说。首次否定中医营卫之气存在,揭示了元气本质,提出“五脏皆禀元气,,的新观点,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目录第一章 问诊辑要/1《黄帝内经·素问》/3移精变气论/3三部九候论/5藏气法时论/6血气形志/8疏五过论/10徵四失论/14《黄帝内经·灵枢》/16师传/16《难经》/18第五十一难论喜恶与脏腑疾病的关系/18第六十一难论望、闻、问、切/19《甲乙经》/21问情志以察病/21《东垣十书》/22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22辨昼夜重轻/25《医学准绳六要》/26问病必详/26《古今医统》/28问证/28《医学入门》/31问证/31《景岳全书》/39十问篇/39《身经通考》/53问证/53《医原》/57问证求病论/57《医门法律》/59问病论附律一条/59《医宗金鉴》/64四诊心法要诀/64《四诊抉微》/69问诊/69《医碥》/69问证/73《医学实在易》/86问证说/86《知医必辨》/88诊病须知四诊/88《医法心传》/90诊病须察阴脏阳脏论/90第二章 理论探讨/92从“心”论中西医融合/92从“气”论中医与文化现象/95中医生理之气研究/98中医基础理论别论/102口感辨证的临床意义/105调理气机治则精义/107消瘀十二法运用知要110《伤寒论》“心中”释义/117“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别解/119《金匮》硝石矾石散证辨析/122中医临床运用现代检测技术之利弊/123必须重视医案总结/128第三章 经验介绍/131四逆散的临证应用/131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定时疼痛/133胃脘痛的辨证论治思路/135腰痛诊治心法/138短气验案1则/143自拟苍参消疹汤治疗慢性湿疹/144疑似证误辨3则/147医案医话5则/150自拟益气活血清肝汤治疗“乙肝”效果满意/153五苓散的临床运用/155周天寒学术思想管窥/158周天寒经验方验案4则/163第四章 学术争鸣/166“放虎归山”为上策/166中医就像一条船/168中医不是金字塔/170让中医这条船破浪前行/173继承传统中医理念走创新发展之路/175学习中医没有捷径/179发展中医需要实干家/182做中医不能迷失自我/184请不要曲解中医“姓中”/186“废医验药”该休矣发展中医正当时/189医院取消中药房弊大于利/192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194不必刻意打造“纯中医”/196现代中医不辱使命/199中医医院应更名为现代中医院/203为“反哺中医”叫好/205崇古尊《经》是与非/207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冷思考/211今天不能再造“纯中医”有五大因素/215综合医院建“大中医”值得推广/217问渠哪得清如许/219在实践中研习中医经典/223中医临床也应该按自身规律发展/226迎接中医发展的春天/229为中医、民族医找回行医资格/232中医要讲现代的话/234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38以史为鉴治未病/242中医用重剂治病不可取/244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246中医要坚持什么/249师承教育不能再搞“拉郎配”/251借“傍客”之力打好“科普牌”/253中医人要奋发图强/255中医“后浪推前浪”/257以人为本用“心”去做/259构建医患和谐技术精湛很重要/263我研习中医的心路历程/264 上一篇: 张仲景药物学 张仲景医学全集 下一篇: 妙用偏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