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学中医丛书 一目了然学难经 作者:林政宏 著 出版时间:2010年版丛编项: 一目了然学中医丛书内容简介 《难经》原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书名前冠上“黄帝”的尊号,只是作者借用黄帝的名称而已,并非由黄帝所撰。本书以阐明《黄帝内经》中艰深而不容易理解的内容为主,并且以问答的形式记载下来,因此称为《难经》。《难经》究竟何时或是由何人所编纂,至今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根据大多数专家的考证,《难经》成书在《黄帝内经》之后,应该是东汉张仲景之前的医学家根据当时的医学资料编纂而成。《难经》全书包括八十一节问答,针对《黄帝内经》中的脉学、经络、藏象、疾病、穴位、针法等内容作了较深入的阐述与分析。由于《难经》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它的地位足以与《黄帝内经》并驾齐驱。历代以来,每位学医者都必然学习《难经》。然而,我们须留意到书中的某些内容有些牵强附会,这是古人在著述时偶尔会犯的毛病,即由于古人太过于强调医学理论的重要性,以至于造成与临床实际病证脱节的缘故。比如,第十九难认为“一般来说,男子的脉象,寸部偏盛。女子的脉象,尺部偏盛。男子的尺脉通常比较偏弱,女子的尺脉通常比较偏盛,这是男女脉象的一般规律。”这样的看法完全是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推测而来。并不符合人体疾病的实际情况。在临床病证中,男子与女子之所以会出现脉象的差异,通常是受到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饮食的营养与居处的环境等,而不只是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目录第一章 脉象解说篇/1第一难/2寸口的脉象。第二难/4寸口诊脉法之阴病与阳病。第三难/6脉象搏动的太过与不及。第四难/9脉象的阴阳属性。第五难/12寸口脉象的力度描述与指力的轻重差异,分为肺脉、心脉、脾脉、肝脉、肾脉。第六难/14阴盛阳虚证与阳盛阴虚证的切诊。第七难/16人体脉象会随着不同节气的变化而不同。第八难/19肾中元气衰竭的切诊。第九难/21根据脉象的迟、数来判断五脏六腑的病变。第十难/22五脏六腑之间会互相影响而出现不同的病证。第十一难/25脉象突然出现歇止的原因。第十二难/26由于不明白气血阴阳的变化与脏腑虚实的病证,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第十三难/28面色是否与脉象相克或是相生的情况。第十四难/31至脉与损脉的病证特点与治疗方法。第十五难/36人体在春、夏、秋、冬不同节气中,所出现的正常脉象与反常脉象的特征。第十六难/41要分辨脉象,必须同时兼顾脉象与症状。如果患者的脉象与症状可以互相对应,就能确定脉象。第十七难/45当人生病之后,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与脉象,来判断病情的变化。第十八难/48可以从寸、关、尺三部的脉象,来判断是与哪些病证相对应。第十九难/52男女的脉象各有不同。第二十难/54阴阳可以互相转化的原则与阴脉乘袭阳位的病证。第二十一难/56当人体生病时,患者所出现的脉象与病情的好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第二十二难/57“是动病”与“所生病”的区别。第二章 经络解说篇/59第二十三难/60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十二经脉),阴、阳跷脉,任脉,督脉的起止长度与经脉循行的顺序。第二十四难/64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的经气枯竭时,将会出现的症状表现与病情的预后好坏。第二十五难/68心包经三焦经具有表里相互络属的关系。第二十六难/69阳跷脉,阴跷脉与脾的大络,这三条络脉并没有十二经脉相互对应。第二十七难/70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是用来疏通十二条正经和十五条络脉满溢之后的气血。第二十八难/72奇经八脉循行的路线,以及病邪侵袭奇经八脉后,将会引起肿热的病变与治疗方法。第二十九难/73奇经八脉发生病变的病机与症状。第三章 脏腑解说篇/77第三十难/78人体内生成营气与卫气的机理,以及营气与卫气在人体内循行的路线。第三十一难/79三焦的生理功能与发生病变时的治疗方法。第三十二难/81为什么心、肺二脏位居于胸膈之上的原因。第三十三难/82肺脏与肝脏的生理特性。第三十四难/84五脏分别所主的声音、颜色、气味和味道与藏神,分别为: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和智,肾藏精与志。第三十五难/86为什么心、肺与小肠、大肠之间的距离会这么远?第三十六难/87肾脏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左边的肾脏具有肾脏的生理功能;右边的肾脏则称为命门。第三十七难/88当病邪侵犯六腑或是五脏之后,将会引起阴阳学不同型态的病证。第三十八难/91三焦的生理功能。第三十九难/91脏有六个的原因与腑只有五个的原因。第四十难/92说明了鼻能辨气味、耳能辨别声音的原因。第四十一难/93为什么肝脏有两叶?第四十二难/94五脏六腑的长度、大小、重量、容量等解剖形态。第四十三难/96为什么人七天不进饮食,就会死亡?第四十四难/97消化系统中七个重要的出入口,又称为七冲门。第四十五难/97脏、腑、筋、髓、血、骨、脉、气汇聚的八会穴。第四十六难/99为什么老年人比较难以入睡,而少壮年比较不容易醒?第四十七难/100为什么人体的面部特别能够承受寒冷的侵袭?第四章 病症解说篇第五章 穴位解说篇第六章 针法解说篇 上一篇: 一病一页速成系列 内科学 第2版 翻译版 张七一 等主译 2009年版 下一篇: 一读就懂的18堂中医入门课 李宇铭 著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