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学精华丛书 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精华 作者:陈雪功 编著出版时间: 2009年版丛编项: 新安医学精华丛书内容简介 《新安医学学术思想精华》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绪论,主要介绍新安医学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发明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学术思想形成的不同类型和主要特点等内容。中篇为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分十个专题分别介绍影响较大或较为独特的医家学说。下篇为新安医家理法方药发挥,分十九个小的专题,分别介绍与基础理论、诊断、临床、方药等有关以及有独特见解的学术观点。对于十大学术思想的每一个专题,再分为学术发明、历史贡献、临床应用、现代评价等四个层次进行讨论。理法方药发挥的每个专题,则以学术源流、基本内容、现代评价等三个层次进行讨论。这种层次安排,旨在突出该学术思想产生的学术背景、核心内容、学术价值及其潜在的科学原理。本书属于研究性专著,所讨论的新安医家学术思想都以原著为依据,并尽可能系统地摘录其精华内容,但非简单的抄录,而是进行多角度地发掘和凝练,以体现其精华价值所在。学术思想有以原文简短语句为标题者,亦有编者根据医家原意重新凝练为简短语句者。所涉及的新安医家古今文献,都尽可能著录清楚。古代文献多随文著录到原书的二或三级标题,少数难于理解的字义,均以随文设(注)的方式置于相关字词后,其他现代研究的文献采用现代通行的标注方式,著录在每个专题的后面。目录上篇 绪论一、新安医学及其兴起的历史原因(一)新安医学和新安医家的基本含义(二)新安医学兴起的历史原因分析二、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发挥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一)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根本原因(二)孔孟儒学,仁爱之心,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内在动因(三)宋明理学,格物致知,是新安医家学术发明的认识论(四)学风严谨,重视实证,对新安医家学术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新安医学温补培元学术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一)与汪机有师承渊源关系的医家传承(二)受汪机学术影响的医家及其运用(三)新安籍寓外医家对温补培元的发挥四、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的类型和特点(一)勤于思考,原创性的学术发明(二)善于继承,创新性的学术发挥五、新安医家的理法方药发挥(一)观察结合思辨(二)继承又有创新(三)善于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四)敢于冲破旧说,阐发新知中篇 新安医学十大学术思想汪机·营卫一气说一、“营卫一气说”的学术发明(一)阴阳气血有余不足的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汪机所处的学术环境与自身的理论基础(三)“营卫一气说”的基本内容二、“营卫一气说”的历史贡献(一)融东垣补气与丹溪补阴于一炉(二)提供“调补营气”的临床经验三、“营卫一气说”的临床应用(一)汪机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营卫一气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在脉管内外出入看“营卫一气说(二)从“卫津一体”和“人体热代谢”看“营卫一气说(二)从“人参、黄芪药对”的多效性看补营的多元价值孙一奎·动气命门说一、“动气命门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学术发明的环境和理论基础(三)“动气命门说”的基本内容二、“动气命门说”的历史贡献(一)对人体生命理论研究的贡献(二)重视温养元气的应用价值三、“动气命门说”的临床应用(一)孙一奎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动气命门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现代人体发生学看“动气命门说(二)从基因调控理论看“动气命门说(三)从整体调控系统看“动气命门说方有执·错简重订说一、“错简重订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认识上的混乱(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错简重订说”的基本内容二、“错简重订说”的历史贡献(一)开启伤寒三大学派争鸣,促进伤寒学的发展(二)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学术思想受到直接影响三、“错简重订说”的后世医家应用(一)喻昌大加阐发,“三纲鼎立”说基本形成(二)错简重订派医家思想活跃,又多有新发展四、“错简重订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伤寒论》版本流传看“错简重订说(二)从古今部分医家的赞赏看“错简重订说(三)从古今部分医家的批判看“错简重订说汪机·新感温病说一、“新感温病说”的学术发明(一)温病发病学认识的源流与不足(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新感温病说”的基本内容二、“新感温病说”的历史贡献(一)“新感温病说”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新感温病说”的提出,直接推动了伏气温病的深入研究(三)“新感温病说”促进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发展三、“新感温病说”的临床运用(一)汪机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新感温病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温病学的发展和当代温病学理论体系看“新感温病说”(二)从对“非典”发病机制认识的差异看“新感温病说”余国珮·燥湿为纲说一、“燥湿为纲说”的学术发明(一)学术源流与燥、湿二气认识上的复杂性(二)学术发明的环境与理论基础(三)“燥湿为纲说”的基本内容二、“燥湿为纲说”的历史贡献(一)早于石寿棠,实为发明“燥湿为纲”第一人(二)善从燥湿着眼,提供了燥湿诊治的宝贵经验三、“燥湿为纲说”的临床应用(一)余国珮应用验案举例(二)现代应用验案举例四、“燥湿为纲说”的现代研究评述(一)从温热、湿热分类诊治的研究看“外感独揭燥湿为纲(二)从“八纲两纪”辨证方法的现代研究看“燥湿为纲说汪昂·暑必兼湿说一、“暑必兼湿”的学术发明(一)暑邪发病认识的源流与不足(二)汪昂学术发明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支持……下篇 新安医学理法方药发挥 上一篇: 新世纪乡村医生培训教材 经典医著选读 王海亭,苏新民,袁秀英 主编 2010年版 下一篇: 新汉医学 颠覆传统中医的对策 廖桂声,洪耀铭 著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