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医书十八种 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 作者:王琦 编出版时间: 2012年版丛编项: 王琦医书十八种内容简介 《王琦医书十八种(14):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十四。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及附篇。上篇为科研篇,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医科学研究概论、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学两章,第一章主要从宏观上介绍中医科研的基本概念、内容、分类,其研究的任务、范畴、意义,传统科研和现代科研的关系等。第二章介绍中医科研具体的思路、方法和程序,包括课题设计、方案实施、论文撰写以及课题申请等具体的方法。本篇的第二部分是王琦教授数十年科研历程和科研成果的汇总,所选用的资料均为科研课题、科技奖励申报以及科技成果鉴定中使用的原始资料,内容涵盖了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以及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评价等。《王琦医书十八种(14):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的下篇为教育篇,分为两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教育思想,资料来源于王琦教授发表在期刊、报纸上的与教育有关的论文,以及在各类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为突显这些资料的现实感,仅对其作了整理汇编,基本保留文章和讲稿原貌。包括中医教育的总体思想、学位教育方面的主要思想,以及师承和研修教育思想。第二章对教育成就进行了总结,包括教育思想概要、编写教材和培养人才三个部分。《王琦医书十八种(14):中医科研方法与教育思想》附篇列出科研课题一览表、科技奖励一览表、有关科研与教育的部分珍贵手稿等。目录上篇 科研篇第一章 中医科学研究概论第一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内容一、中医科研的定义二、中医科研的分类与内容第二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任务、范畴与意义一、中医科研的任务与范畴二、中医科研的意义第三节 传统中医科研与现代中医科研的关系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内容二、现代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三、中医科研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关系第二章 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学第一节 中医科学研究的思路与一般程序一、中医科研课题的选定二、中医科研假说的提出三、中医科研课题的设计四、中医科研方案的具体实施第二节 中医科研方法一、中医科研方法学概论二、中医文献研究方法三、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四、中医实验研究方法第三节 中医研究资料的处理一、原始科研资料的处理二、研究资料的表现方法第四节 中医论文写作方法一、中医文献综述写作方法二、中医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三、中医学术探讨文章写作方法四、中医学术争鸣文章写作方法五、中医学术会议讨论纪要写作方法六、中医临床报道写作方法七、病案讨论写作方法八、整理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文章写作方法九、医案医话写作方法十、中医科普文章写作方法十一、书刊评价写作方法第五节 中医科研课题的招标与经费申请一、科研课题进行招标的意义二、课题招标及申请经费的办法三、影响中标的主要环节和因素四、提高中标率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章 科研课题分类汇总第一节 国家“973”计划项目一、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二、中医原创思维与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体系研究第二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二、中医痰湿体质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三、证候病机与体质的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四、痰湿体质易发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分子特征研究第三节 其他国家级课题一、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系统整理研究二、中医体质学研究第四节 部、局级课题一、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二、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研究三、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的开发与评价研究四、中医药养生文化普及性研究五、基于痰湿体质的筛查和干预构建中医药对糖尿病临床前期的“三级预防”体系第四章 科技奖励分类汇总第一节 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二节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痰湿体质的系列研究二、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系列研究三、生精方药提高人类精子质量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系列研究四、人群中个体差异现象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第三节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奖一、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及其标准建立的研究二、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构建中关键问题的研究三、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第四节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中药改善人类精子超微结构及子代安全性评价二、中医特色体检中体质辨识服务于公共卫生的应用研究三、《中医体质学》四、痰湿体质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五、《中医藏象学》六、体质辨识与“治未病”的应用研究七、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第五章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第一节 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一、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2006年)二、痰湿体质特征与分子机制研究(2005年)三、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年)第二节 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鉴定(1994年)下篇 教育篇第一章 教育思想第一节 中医教育总体思想一、中医人才知识结构二、中医临床人才的现状思考三、中医人才培养方向四、改革中医临床教育的措施第二节 中医学位教育一、培养创新型中医人才调查情况分析二、对中医本科教育和教材改革的建议三、对中医研究生基础课程改进的回顾与建议四、对中医研究生培养方向的思考第三节 师承与研修教育一、师承论二、论新一代名医的标准三、中医人要铸中医魂四、与高徒谈如何学习与整理名家医案第二章 教育成就第一节 教育思想概要一、重视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二、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三、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第二节 编写教材和讲义一、《中医体质学》创新教材二、《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方法》讲义三、《伤寒论》讲稿四、《藏象学说及其临床应用》讲稿五、《中医写作与科研方法》讲稿第三节 人才培养一、学术继承人二、博士后三、博士研究生四、硕士研究生五、岐黄国医实验班六、研修人才Ⅰ 科研课题一览表Ⅱ 科技奖励一览表Ⅲ 珍贵手稿一、科技成果鉴定专家意见手稿二、《九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论文修改手稿三、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担任教学工作手稿四、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办班材料手稿五、参加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并在会上发言 上一篇: 王琦医书十八种 中医文化与医学散论 王琦 编 2012年版 下一篇: 王琦医书十八种 歧黄传人 我的中医之路 王琦 编 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