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抗病毒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杨铭 著 出版时间:2009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核酸(DNA和RNA)与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为主线,分专题介绍该领域中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核酸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时所采用的新的理论和技术包括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生物微量热技术、细胞高内涵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结合常规的、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波谱学技术如多维核磁共振和激光拉曼谱学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总之,本书无论从研究内容上还是方法学上都力求反映当代这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很多是编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是关于研究“抗肿瘤抗病毒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共价结合的烷基化试剂与DNA作用的分子机制、稀土元素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小分子干扰RNA的作用途径与机制、凝胶阻滞实验研究小分子与DNA的结合对DNA与蛋白质结合的影响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目录专论篇第1章 核酸作为药物靶标的分子基础第一节 药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一、DNA分子的高级结构特征二、小分子药物与DNA的作用方式第二节 药物分子与RNA的相互作用一、RNA分子的高级结构特征二、RNA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黄金时代第三节 药物分子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力分析一、静电作用二、氢键三、范德华力四、疏水作用第2章 共价结合的烷基化试剂与DNA作用的分子机制第一节 DNA的基本反应一、水解反应二、氧化还原反应三、DNA与亲电试剂的作用四、DNA与亲核试剂的作用五、DNA的光化学反应六、离子化辐射对核酸的影响第二节 烷基化药物与DNA的作用机制和选择性一、烷基化试剂的化学反应机制二、烷基化试剂的作用位点三、烷基化药物与DNA作用的选择性四、高选择性的烷基化试剂第三节 烷基化作用的DNA损伤一、DNA损伤的类型二、抗肿瘤药物的DNA损伤三、代谢激活致癌物与DNA的作用第3章 DNA与抗癌铂络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第一节 顺式铂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一、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顺铂的研究二、卡铂与其他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三、含有手性胺配体的第三代顺铂类抗癌药物的研究第二节 反式铂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第三节 多核铂配合物的研究第四节 含Pt—S键的铂配合物第4章 天然核酸断裂剂的作用机制第一节 博莱霉素一、BLM的结构二、BLM的功能区三、BLM的作用机制四、BLM衍生物的合成五、展望第二节 烯二炔一、新致癌菌素二、生硝霉素和针棘霉素三、蒽环类抗生素四、其他烯二炔抗生素五、合成的烯二炔六、展望第三节 其他天然核酸断裂剂一、链黑霉素二、RNaseA第5章 合成核酸断裂剂的作用机制第一节 1,10一邻二氮杂菲一铜(I)络合物一、(OP)2Cu+的结构二、(OP)2Cu+对DNA的断裂作用三、(OP)2Cu+对RNA的断裂作用第二节 其他1,10一邻二氮杂菲络合物一、对映异构体对DNA结合的影响二、对DNA的断裂作用三、对RNA的断裂作用第三节 EDTA—Fe2+络合物一、断裂机制二、EDTA—Fe抖衍生物第四节 氨基酸与三肽一、磷酰化纽氨酸二、甘氨酸一甘氨酸一L一组氨酸(GGH)三、甘氨酸一L一组氨酸一L一赖氨酸(GHK)四、L一赖氨酸一L一色氨酸一L一赖氨酸(KWK)第五节 其他合成的核酸断裂剂一、铀酰阳离子二、卟啉三、其他金属络合物第6章 稀土元素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第一节 稀土荧光探针在检测核酸中的应用一、稀土荧光探针简介二、稀土荧光探针在检测核酸中的应用第二节 稀土及其配合物对核酸的断裂作用一、稀土元素对单核苷酸的断裂作用二、稀土离子对环核苷酸的断裂作用三、稀土离子对二聚体核苷酸的断裂作用四、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对寡核苷酸及核酸的断裂作用第三节 小结第7章 反义寡核苷酸作为基因表达抑制剂的分子机制第一节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一、反义寡核苷酸概述二、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制第二节 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与应用一、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及结构改造二、反义寡核苷酸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第8章 三链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反基因策略的分子机制第一节 三链核酸的分子结构一、三链核酸的形成和分类二、三螺旋DNA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第二节 三链核酸的生理功能及反基因技术一、调控基因转录二、反基因技术的应用三、问题与展望第9章 小分子干扰RNA的作用途径与机制第一节 RNA干扰的机制一、RNAi的机制研究二、miRNA的发生及其生理功能第二节 RNAi在抗肿瘤和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一、RNAi用于病毒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二、RNAi用于抗肿瘤治疗三、问题与展望第10章 G一四链体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第一节 DNA结构的多态性及G一四链体的结构一、DNA结构的多态性二、G一四链体DNA(G—qlaadruplex)的结构第二节 G一四链体可能的生物学功能一、G一四链体与端粒二、G一四链体的其他生物学功能三、G一四链体结合蛋白第三节 G一四链体在药学中的应用一、以G一四链体为靶点的端粒酶抑制剂二、作为H1V整合酶抑制剂第ll章病毒转录调控RNA为靶的HIV—l抑制剂研究中的分子识别第一节 HIV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HIV的生命周期第三节 Tat蛋白和TARRNA作为抗HIV药物靶点的结构基础第四节 以Tat-TARRNA相互作用为基础的HIV-1抑制剂一、以TARRNA的三核苷酸突起区为靶二、同时以三核苷酸突起区和环区为靶三、仅以TARRNA的环区为靶四、以Tat蛋白为靶五、反义核酸类拟肽类抑制剂第12章 小分子药物与DNA作用的特异性研究第一节 小分子药物与DNA作用的碱基特异性第二节 小分子药物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一、研究药物与DNA共价结合序列特异性的方法二、研究药物与DNA非共价结合序列特异性的方法三、研究有DNA断裂活性的药物与DNA作用序列特异性的方法四、利用序列胶获得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数据五、提高药物与DNA作用序列特异性的方法一药物一寡核苷酸偶合物设计方法与技术篇第13章 计算机技术在小分子与生物靶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第14章 小分子化合物作为探针研究DNA的结构第15章 凝胶阻滞实验研究小分子与DNA的结合对DNA与蛋白质结合的影响第16章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第17章 荧光染色与荧光探针技术第18章 高内涵筛选分析技术第19章 新型核苷酸的合成与核酸标记在基因芯片技术中的应用第20章 毛细管电泳在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21章 拉曼光谱技术在核酸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22章 NMR技术在小分子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第23章 小分子与生物靶分子相互作用的化学热力学研究技术第24章 其他研究DNA与小分子作用的实验方法索引 上一篇: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防范 艾义明,徐喆 主编 2011年版 下一篇: 抗肿瘤药物I期临床研究实践指南 周清 等译 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