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师用书 作者:乐杰 等主编 出版时间:2008年版内容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发展也突飞猛进。医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物科学,而是融合或交叉生物、理工、环境、社会及人文等各门学科,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学科。医学内涵和模式的发展,决定高等医学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发展。为反映现代医学发展成果和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提出更高要求,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规划教材提出第七轮教材的修订,要在遵循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反映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注意全套教材的整体优化,应扩大教材品种,实现教材系列配套,以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为遵循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对新一轮教材修订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特编写了《妇产科学(第7版)教师用书》。本教材作为《妇产科学》(第7版)的配套教材,其章节编排与《妇产科学》(第7版)一致,部分章节未作扩充阐述。在每章或每节下,分“教材重点提示”和“教材解读与进展”(或“教材解读”、“争议与进展”)2个(或3个)部分撰写。“教材重点提示”列出了《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相应章(节)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和诊治原则。“教材解读”对《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相应章(节)中有关基本概念、疾病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诠释、强调、分析、展开或归纳,或对第7版教材中因篇幅或深度原因未作叙述的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也对第7版教材中已修改的重要内容阐述理由。“争议与进展”结合最新文献进展,对目前尚无定论的争议之处,介绍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说明第7版教材所采纳观点的理由。《妇产科学(第7版)教师用书》适用于使用《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掌握第7版教材内容及其最新发展动态,有利于教学时突出重点、深浅有度、条理清楚。本教材也可作为使用《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学生的参考书籍,以供学生在自学未安排课堂教学的有关章节时参考。目录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 外生殖器第二节 内生殖器第三节 血管、淋巴及神经第四节 骨盆第五节 骨盆底第六节 邻近器官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第二节 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第三节 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第四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第五节 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的周期性变化第六节 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第七节 其他内分泌腺对月经周期的影响第四章 妊娠生理第一节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第二节 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第三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第五章 妊娠诊断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第六章 产前保健第一节 孕妇监护和管理第二节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第三节 孕期营养第四节 产科合理用药第五节 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第七章 正常分娩第八章 正常产褥第九章 妊娠时限异常第一节 自然流产第二节 早产第十章 妊娠特有疾病第一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二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第三节 妊娠剧吐第十一章 异位妊娠第十二章 妊娠晚期出血第一节 胎盘早剥第二节 前置胎盘第十三章 多胎妊娠与巨大胎儿第一节 多胎妊娠第二节 巨大胎儿第十四章 羊水量异常第一节 羊水过多第二节 羊水过少第十五章 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第十六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第一节 胎儿窘迫第二节 胎膜早破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第一节 心脏病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第三节 糖尿病第十八章 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第一节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第十九章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第一节 淋病第二节 梅毒第三节 尖锐湿疣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第五节 生殖器疱疹第六节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第七节 支原体感染第八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第二十章 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第一节 遗传咨询第二节 产前筛查第三节 产前诊断第二十一章 异常分娩第一节 产力异常第二节 产道异常第三节 胎位异常第四节 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第一节 产后出血第二节 羊水栓塞第三节 子宫破裂第四节 脐带异常第二十三章 异常产褥第一节 产褥感染第二节 晚期产后出血第三节 产褥期抑郁症第四节 产褥中暑第二十五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癣第二十六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第四节 滴虫阴道炎第五节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第六节 细菌性阴道病第二十七章 宫颈炎症第二十八章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第三十章 宫颈肿瘤第一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第二节 宫颈癌第三十一章 子宫肿瘤第一节 子宫肌瘤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第三十二章 卵巢肿瘤第二节 卵巢上皮性肿瘤第三节 卵巢非上皮性肿瘤第三十四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第一节 葡萄胎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第三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第三十五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二节 闭经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第三十六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第三十七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第三十八章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第一节 盆腔器官脱垂第二节 压力性尿失禁第三节 生殖道瘘第三十九章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第四十章 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第一节 性欲、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 女性性反应和性反应周期第三节 女性性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第四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第五节 女性性卫生和性健康教育第四十一章 计划生育第一节 避孕第二节 输卵管绝育术第三节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第四节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第四十二章 妇女保健 上一篇: 高级助产学 李耀军 主编 2015年版 下一篇: 临床常见普外科疾病学 张玉国总主编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