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抗降解屏障:解构植物细胞壁产生物能出版时间:2010年版内容简介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性的非粮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将其降解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既可减缓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紧缺,又能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减缓温室效应的同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质抗降解屏障:解构植物细胞壁产生物能》是由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E Himmell尊士主编,针对纤维素类生物质是如何抗生物降解的科学问题,从生物炼制过程中遇到的需“解铃”的困难出发,指出要解决这一科学问题,须深入研究绿色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系铃”的。《生物质抗降解屏障:解构植物细胞壁产生物能》系统介绍植物生物质的化学组成、超微结构、合成酶系及其调控机制,强调了提高纤维素酶催化效率的相关基础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展开:植物中的纤维素超分子结构纤维素酶在天然生境中的多样性纤维素酶活性位点的构架纤维素酶的持续性降解纤维素的去晶体过程等《生物质抗降解屏障:解构植物细胞壁产生物能》可供从事生物能源研究、开发的研究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参考阅读。目录第1章 深入研究生物质降解屏障与生物转化的困难是当前的挑战1.1 现代木质纤维素的生物炼制1.2 生物质抗降解屏障1.3 植物在抵御微生物侵袭与酶解过程中的演化/演变1.4 生物质降解的相关酶类工作效率达到最大了吗1.5 化学预处理仍是暴露细胞壁纤维素的有效方法1.6 细胞壁糖类的发酵:系统/合成生物学时代参考文献第2章 生物炼制2.1 引言2.2 第Ⅲ代生物炼制——木质纤维素的生物炼制2.2.1 原料2.2.2 生化转化2.3 热化学生物炼制2.3.1 概述2.3.2 实现经济可行性的研发2.4 高级生物炼制2.4.1 高级大吨位原料供给系统2.4.2 研究系统生物学以改进工艺2.4.3 利用特定传热技术改进热化学工艺2.4.4 技术集成、规模经济和工艺优化的演化参考文献第3章 能源作物——玉米的细胞壁解剖结构及超微结构3.1 引言3.2 细胞壁解剖结构3.2.1 植物组织3.3 细胞壁的合成及分子结构3.3.1 生物合成3.3.2 细胞壁片层(cell walll amellae)3.3.3 宏纤丝与基元纤丝3.3.4 微纤丝3.3.5 纤维素3.3.6 基质聚合物3.4 用于表征细胞壁结构的新技术3.4.1 原子力显微镜3.4.2 生物光子和非线性显微镜3.4.3 单分子方法3.4.4 计算机模拟3.5 小结参考文献第4章 植物细胞壁的化学和分子结构4.1 引言4.2 细胞壁聚合物化学4.2.1 细胞壁多糖化学4.2.2 细胞壁蛋白质化学4.3 细胞壁聚合物的分子缔合4.3.1 细胞壁聚合物的非共价相互作用4.3.2 细胞壁聚合物的共价作用4.3.3 细胞壁聚合物间共价交联阻碍多糖的利用4.4 植物细胞壁的分子架构4.4.1 初生壁4.4.2 木质化的次生壁4.5 不同细胞壁的酶解过程参考文献第5章 细胞壁多糖的合成5.1 引言5.2 纤维素5.2.1 酶学5.2.2 纤维素沉积5.2.3 纤维素合成酶的调节5.3 半纤维素5.3.1 甘露聚糖5.3.2 木葡聚糖5.3.3 木聚糖5.3.4 混合糖苷键葡聚糖5.4 果胶物质5.4.1 果胶合成场所5.4.2 合成果胶的糖基转移酶5.4.3 甲基转移酶5.4.4 乙酰基转移酶5.4.5 其它果胶修饰酶5.4.6 同聚半乳糖醛酸合成5.4.7 木糖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合成5.4.8 芹菜糖半乳糖醛酸聚糖的合成5.4.9 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Ⅱ(RG-Ⅱ)的合成5.4.10 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聚糖I(RG-I)的合成5.5 细胞壁合成的细胞生物学及其区域化5.6 核苷酸糖5.6.1 发酵过程与核苷酸糖:悠久的研究历史5.6.2 糖激酶:NDP一糖合成的焦磷酸化酶途径5.6.3 NDP一糖的直接合成5.6.4 NDP一糖的相互转换途径5.6.5 StOPIYUDP-糖通用的焦磷酸化酶5.6.6 UDP-a一D_葡萄糖(UDP-GlC)5.6.7 ADP-a-D_葡萄糖(ADP-GlC)5.6.8 UDP-a-D-乳糖(UDP-Gal)5.6.9 UDFL-鼠李糖(UDP-Rha)5.6.10 UDP-a一D-葡萄糖醛酸(UDP-GIcA)5.6.11 UDP-a-D-乳糖醛酸(UDP-GalA)5.6.12 UDP-a-D一木糖(UDP-Xyl)5.6.13 UDP-D-芹菜糖(UDP-Api)5.6.14 UDP-阿拉伯吡喃糖(UDP——Ara)5.6.15 UDP-阿拉伯呋喃糖(UDF-Ara)5.6.16 GDP-a-D-甘露糖(GDP-Man)5.6.17 GDP-Pl-岩藻糖(GDP-Fuc)5.6.18 GDP-pL半乳糖(GDP-Gal)GDP-pL古洛糖(GDP-Gul)5.6.19 CMP-pKD(CMP-KDO)5.6.20 参与NDP-糖代谢的其它酶类5.6.21 今后的问题与方向5.7 展望参考文献第6章 植物细胞壁纤维素结构6.1 引言6.2 背景6.3 纤维素微纤丝6.3.1 分子模建6.3.2 拉曼光谱6.3.3 聚集体模式的变化6.4 解决结晶问题的新方法参考文献第7章 要质素:一个21世纪的挑战7.1 木质素:从水生到陆生生物演化的分子基础及作用7.2 维管束结构发育过程中木质素代谢途径的进化、木质素沉积及功能7.2.1 维管植物的多样性及木质化7.2.2 心材及应力(应压/应拉)木材组织7.3 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前体、最新进展及其代谢流分析7.3.1 苯丙氨酸的合成7.3.2 代谢流分析及木质素单体途径的转录谱7.3.3 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的解氨酶7.3.4 细胞色素P一450s及羟基肉桂酰CoA:莽草酸/奎宁酸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7.3.5 4一香豆酰CoA连接酶(4CL)7.3.6 肉桂酰CoA还原酶及肉桂醇脱氢酶7.3.7 COMTs及CMTs7.3.8 木质素单体代谢途径中生理/生化功能尚不清楚的蛋“CADl”与“芥子醇脱氢酶SAD”7.4 最新进展:拟南芥中木质素单体/木质素形成途径的代谢网络及目前数据库的注释/限制——机遇与挑战7.5 木质素分析中的固有难点:关键问题及迫切需求7.5.1 木质素分离程序7.5.2 木质素亚基及木质素结构的NMR谱分析7.5.3 木质素含量的确定、木质素降解方法及人工脱氢聚合物7.6 在木质素模板聚合过程中木质素单体途径及过氧化物酶步骤的调节对维管结构和有限底物简并性的影响7.6.1 PAL、C4H、pC3H、HCT及4CL的下调/突变7.6.2 CCR、CAD、F5H和COMT下调与突变,以及木质素单体自由基生成之谜7.6.3 转录控制下次生壁纤维的形成:对木质化及维管完整性的影响7.7 天然木质素大分子的结构7.7.1 早期研究:木质素的Freudenberg(随机偶合)和Forss(有规律重复单位)模型7.7.2 木质素结构模型进一步细化(20世纪70年代至今):重新评估7.7.3 全新开端:全面准确地确定天然木质素大分子构象7.8 展望:木质素大分子组装/构型、木质素复制模板及细胞壁的全合成研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参考寸献第8章 研究纤维素水解的计算方法8.1 引言8.2 分子力学8.2.1 力场方程8.2.2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interatomic potentials)8.2.3 非键作用的截断距离与长程静电相互作用8.2.4 分子模型的类型8.3 力场8.3.1 糖力场8.3.2 溶剂化模型8.4 分子动力学8.4.1 动力学方法8.4.2 有限差分法8.4.3 体系大小的限制8.4.4 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8.5 分析方法8.6 增强取样和自由能方法……第9章 要糖及要糖低聚物在酸预处理中的降解机制第10章 酶对植物细胞壁半纤维素的解聚作用第11章 好氧微生物的纤维素酶系统第12章 廇胃和大肠中厌氧微生物的纤维素酶系统第13章 纤维小结:细菌克服生物质抗降解的策略第14章 预处理提高原料降解效率第15章 认识生物质降解群落第16章 新一代生物质转化:统合生物工艺索引 上一篇: 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手册 下一篇: 生物质能技术与应用